“二十四節氣”,肯定不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人單獨創立的。
最簡單也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盡管“二十四節氣”的全部名稱,在西漢才見于古籍記載,但最晚在戰國時期,這一系統已全部形成了。
進一步說,“二十四節氣”的雛形,要前推至距今6000年以前。
即是說,“二十四節氣”的創立,經歷了幾千年的時間,凝聚了無數上古先民的天象觀測、智慧計算才形成的。
至于說哪位上古或遠古“圣賢”創立了“二十四節氣”,還包括其他的著名文化科學創見,所體現的,是大陸自古流傳下來的祖先和英雄崇拜的優秀傳統和可貴情結。
“二十四節氣”,直白地講,是在把“太陽回歸年”的太陽運行軌道平分為二十四份基礎上,給每一個節點上太陽直射與地面氣候物候變化相結合后,所取得名稱。
這有“二十四節氣歌”在,不多贅述。
可以肯定,“二十四節氣”的創立,須以對“太陽回歸”運行極其軌道有成熟的認識。
大陸古人何時做到這一點,目前尚無十分確定的考古證據。現有的文獻證據都是后人所寫,不足為憑。
不過,考古已經證明,距今6500年前,大陸古人,已經達到了可以測定“二分二至”的太陽觀測水平。
“二分二至”,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這是了不得的重要成果,古人可以根據這四個最基本的“時點”,構建起一整套時空體系。
古人,是通過“立表測影”的方法,準確觀測到“二分二至”的。
“表”,曾被稱為“圭”,也稱“髀”。“髀”,是人的大腿,亦指大腿骨。6500年前的古墓葬中,確實發現了以髀骨作為“測影之表”的遺存。
可見,古人的“立表測影”,是從人在太陽之下影子的變化受到的啟發。
6500年前大陸古人的這一創造和發現,極其偉大。現代天文學證明,“二分”,是太陽直射在赤道上;“二至”,則是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上。
“二分二至”,古人稱為“氣”,又稱為“四時”,還通過東南西北“四方”來表現,表現的方式是“四風”。
甲骨卜辭中,有“四方神”和“四風神”。
宋玉《風賦》云:“夫風者,天地之氣。”
《春秋繁露.五行對》曰:“起氣為風”
賈公彥《周禮疏》說:“風即氣也。”
“二分二至”之“氣”,是后來“節氣”一詞之“起始”。
在此基礎上,古人的認知進一步深化,將“四氣”長度平分,創立的“四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這是最早的“節氣”體系——“四氣和四節”。即 “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啟:立春、立夏;閉:立秋、立冬。
“四氣和四節”,亦稱“八節”。
之后,古人繼續深入和精細化,在“八節”基礎上,將每節的長度“三分”,最終形成了“二十四節氣”。
具體來說,這個時候,古人將包括“啟”“閉”在內的“四立”等,凡排于“奇數”位置的,稱為“節氣”;將包括“分”“至”在內的“四氣”等,凡排于“偶數”位置的,稱為“中氣”。
最早最全記錄“二十四節氣”的,是《漢書.律歷志》。
漢代以前,雨水和驚蟄、清明和谷雨的位置,曾經互為顛倒。漢以后至今,“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及順序從未變化。
人們的印象里,“二十四節氣”,每十五天一個。
其實不然。
前面說到了,“二分二至”,是古人對太陽觀測,建立在“太陽回歸年”基礎之上的。
太陽運行一周天,實為365又1/4天。“二十四節氣”十五天一個,加起來只有360天,不足的5天多怎么辦?
安徽阜陽雙谷堆西漢早期汝陰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宮式盤”銘文,記錄了古人處理上述問題的“思路”。其自子位左行至西北維依次記曰——
冬至,汁蟄。四十六日廢,明日立春。
立春,天溜。四十六日廢,明日春分。
春分,蒼門。四十六日廢,明日立夏。
立夏,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夏至。
夏至,上天。四十六日廢,明日立秋。
立秋,玄委。四十六日廢,明日秋分。
秋分,倉果。四十五日,明日立冬。
立冬,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冬至。
銘文中記錄了“八節”,“八節”中說到了五個“廢日”。“廢日”,是對這個“節氣”中安排十六天多出那一天的“叫法”。
就是說,“二十四節氣”中,并非每個“節氣”都是十五天,而是通過添加“廢日”,從而保證“二十四節氣”的天數,與“太陽回歸年”一致。
插上一句,距今5500年前的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器殘片中,已發現“九宮式盤”。
《黃帝內經下.靈樞.九宮八風》中,有與汝陰侯墓銘文相同記載。而且,其只說到“八節”之間有四十六日,而無“廢”字,當年代更早,約與《尚書.堯典》所記載的天象相合。
限于篇幅,亦不贅引。
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其實有兩種辦法。
一種是,將一個“太陽回歸年”分為二十四份,一份就是一個“節氣”。這種從“立春”開始安排全年其余“節氣”的方法,叫“平氣”法。
另一種,是在北齊天文學家張子信通過長期觀測,發現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并不均勻之后,由隋代劉焯提出的以太陽黃道位置確定節氣的方法,叫“定氣”法。
顯然,“定氣”法更為科學準確,可惜直到清代的《時憲歷》才被采用。
最后還要說到的是,現在電視臺里說到某月某日某時幾分,人們常常感嘆能這么精確。
其實,早在將近3000年前,大陸古人就已經做到“精確預報”了。春秋之前,古人通過大約幾百年對冬至“立表測影”發現,如果今年的冬至的最短日影在“正午”,那么第二年冬至就會推遲四分之一日,第三年再推遲四分之一日,直到第五年冬至重新回到“正午”。據此,古人將第一年冬至到第五年冬至之間的日數除以四年,就可以得到一個“年”的日數。
這種方法,叫作“四分歷”;除后得到年的日數,叫作“歲實”;“歲實”與實際應用歷法的年的日數之差,稱為“歲余”。“歲余”是安排“閏月”的依據。
我敢肯定,現在的人根本無法跟古代的人比,現在的人只會拿人家的東西來說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真是博學![贊][贊][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古人智慧,偉大![贊][贊][贊]
后羿射日,就是十月陽歷向十二月陽年歷過渡,目的就是平衡二十四節氣,更精準適應農時氣候!
古人之智慧,賽過現代之科學。在無電腦,計算機的境況下,能將二十四節氣計算得幾點幾分,且并非一成不變,每年每個節氣的時刻時分。
其實,現在五行八卦中,統一把上半月的叫節,下半月的叫氣,這個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