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龍虎,為何諸葛亮的兒孫卻是草包?

歷史上的司馬懿,是一個善于偽裝,又心狠手辣的人。而且他還極端厭惡他的正妻,為此和兒子們鬧得很不愉快。可以說,司馬懿的家風,是相當不正的。諸葛亮不是這樣的人,他的家風非常正。他嚴格按照儒家的那一套來教育孩子,讓他們從小做一個忠臣孝子。他的《誡子書》,可以稱得上是中華文明史上,最優秀的家風家教成果之一。

(司馬懿劇照)

我們知道,如果有一個好的家風,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是很優秀的。如果家風不好,教育出來的孩子,品質肯定會很惡劣。

然而,我們看看司馬懿的孩子和諸葛亮的孩子,情況似乎完全不同。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成了坐鎮一方的諸侯。最后在他們的努力下,曹魏的江山,順利平穩地落入司馬家族的手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率領精悍的御林軍,卻打不過鄧艾的兩萬疲弱之師,自己也戰死在綿竹。死前,諸葛瞻自己還哀嘆,說自己“外不能制姜維,內不能除黃皓”。總之,他的一番話,以及他戰死在綿竹這件事,說明他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都是失敗的。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會出現這種奇怪的情況呢?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由此認為,古代儒家所講的那一套“溫良恭儉讓”是虛假的,古人實際上尊奉的并不是這些,而是權謀機巧和叢林法則。統治者所倡導的道德信條,不過是騙人的罷了。

我認為,這種說法,顯然是很偏頗的。關于司馬懿兒子和諸葛亮兒子的情況,還得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司馬師劇照)

最為關鍵的是,不能狹隘地理解成功的意義。

誠然,司馬師和司馬昭成為了一方諸侯,掌控了魏國的政壇,最后在司馬炎的時候,把魏國的政權,變成了司馬家族的政權。這看起來是一個巨大的成功。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司馬家族并沒有往后延續多久,就從內部產生了巨大的分裂,“八王之亂”由此爆發。而內部的這一次巨大的動彈,也造成外族入侵。剛統一不久的司馬政權,最終也只能南下偏安江左。北方爆發了“五胡亂華”的惡性事件。這個惡性事件,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司馬家族不但自己不昌盛,還遭到了后世的唾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司馬家族并不算成功。

而司馬家族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悲劇,與他們有一個惡劣的家風是密不可分的。司馬懿為了奪取政權,發動了高平陵政變,把曹爽一家老小給殺光了,還夷其三族。曹爽的同黨,也遭到了清算。后來,司馬懿又把整個曹魏的皇室軟禁在鄴城。接著,又殺掉并打擊了反對的王陵等人。

司馬師和司馬昭上臺后,也跟著司馬懿學,多次發動政變,殺了一撥又一撥的人。甚至隨意廢黜皇帝曹芳,殺掉皇帝曹髦。他們所做的這些事,給后世做了一個極壞的榜樣。以至于后來在“八王之亂”中,內部為了權力,也互相廝殺,血流成河。也就是說,司馬家族后人干的這些惡事,都是跟著老祖宗學的。

(諸葛亮劇照)

司馬懿惡劣的家風,不但害了國家和老百姓,也害了自己的后代子孫。司馬家族并不算成功,只能算失敗。

反觀諸葛亮。不錯,蜀國滅亡了,諸葛亮的兒子孫子都戰死了,諸葛亮算得上絕后了。但那并不算是諸葛亮家教的失敗,那是時勢的原因造成的。蜀國在那時候,實力不濟,時運不濟,就該滅亡。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就算水平再高,也救不了蜀漢。

反而是,諸葛亮父子的故事,在后世流傳了下來。后世為他們修廟,把他們的塑像供奉起來,給他們建立豐碑。同時,體現諸葛亮家風的《誡子書》,成為了中華文明的瑰寶,代代往下流傳,為后世反復學習景仰。

從這個角度來說,諸葛亮父子不是失敗了,反而是成功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如果以功名利祿為成就,那司馬家贏了。如果認人以德流芳佳名者諸葛家好樣的。惡人有惡人的看法,良人有良人的看法。

  2. 教育體系的根本區別:諸葛是大包大攬型,司馬是自力更生型

  3. 教人行善道,其時是智者聰明人領導層人的陰謀。其實背地里他們做的都是些見不得人的。

  4. 我不同意此文作者的看法,諸葛家族被歷代修廟流傳,是統治階級的需要,就像曹操,他本是當時最為成功的人,由于他狹天子就被歷代帝皇打壓成奸臣,你是個書生,不懂統治術。錯誤認知司馬懿和諸葛亮家族的興衰。

  5. 司馬懿傳的是帝王之術,諸葛亮教的是臣子之道

  6. 人的成功離不開三點:世界觀,方法論,時勢。儒家強調世界觀,方法論欠缺。

  7. 諸葛亮很聰明,不可否認,但在用人、培養人才方面是欠缺的,是遠遠比不上司馬懿的,這就是諸葛亮失敗、蜀國必敗的根源。諸葛亮后代與司馬懿后代是無法相比的,三國歸晉,天下姓司馬家,還要比一百代?

  8. 吵了半天誰也沒說到點子上,關建是劉備與曹操相差太遠。劉備沒有培養起人才,而曹操文武人才有多少,歷史的必然性

  9.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諸葛亮沒有司馬懿長壽,才是最失敗的地方,還是不能愚忠。

  10. 他們所娶的媳婦智慧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娶女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