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為什么會娶個丫環做老婆呢?

1973年的春天,合肥二鋼擬在安徽省合肥市大興集雙圩大隊黃泥坎生產隊那興建石灰窯,要求當地限時遷走包拯墓,如果逾期將按照無主墓平掉。

當地文物保護部門不得不對包拯墓進行搶救性發掘,據當時參與發掘的工作人員記載,包拯墓墓室很小,只出土了一口金絲楠木棺材,另有幾塊破碎的墓志銘,經鑒定,其中一塊上書《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而另一塊尚缺一角的墓志銘上則寫著《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銘》。

一個墓中同時出土兩塊墓志銘極為罕見,經專家鑒定,墓中遺骨卻為包拯,而這兩塊墓志銘也為后人解開一段鮮為人知的秘辛。其中就包括包大人的家事。

據墓志銘記載,包大人原配董氏,出身官宦人家,“父浩,鄂州武昌令”。宋朝的鄂州武昌就是今天武漢市武昌區,只不過是個縣區級單位。董氏相當于縣委書記的女兒。

嫁過門的董夫人是個賢內助,墓志銘記載:“夫人佐公,承顏主饋,內克盡婦道,外不失族人歡心者,蓋十三年”。而在包拯死后,包夫人獨立持家,恪守婦道:“教子于外舍,未嘗少假溫色”。

董夫人活了68歲,在當時可謂高壽,皇帝欽冊:永康郡夫人。董夫人生有兩子兩女,“二子:長曰繶,早卒;次曰綬,大理評事。二女:一適硤石縣主簿王向;一適文效,皆士族佳器。”

如果單從墓志銘來看,包拯的兒子都是董夫人所生,但從其他資料來看,并非如此。

據《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傳第七十五》記載:

初,有子名繶,娶崔氏,通判潭州,卒。崔守死,不更嫁。拯嘗出其媵,在父母家生子,崔密撫其母,使謹視之。繶死后,取媵子歸,名曰綖。有奏議十五卷

崔氏就是包拯長子包繶的妻子,包繶早亡,有一個兒子叫做包文輔,五歲就夭折了,崔氏沒有改嫁,還在包繶死后,取“媵子歸,名曰綖”。

媵,原本指隨嫁的人或物,媵女單指陪嫁出去的女性。在古代,陪嫁出去的丫鬟經常被男主人納為小妾,可見包綖是小妾所生。

至于為什么掛在董氏名下倒是可以理解,董氏是正妻,所以即便不是她親生的兒子,也一樣是她的兒子。

包綖由嫂子崔氏撫養成人,后世傳說中包拯是由嫂子撫養大的,有“嫂娘”一說,其實是張冠李戴,把兒子的事情搞到老子身上。

說到這大家就明白了,包拯并沒有娶丫頭做老婆,只是要為家族留后(包拯有倆哥哥,都夭折了),納了老婆的丫頭為妾,生了兒子。


我是歷史達人日慕鄉關,歡迎關注!

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考古專門挖古墓

  2. 二鋼這里不是李鴻章墓嗎

  3. 為什么國人如此喜歡考古呢?

  4. 人沒有事,戲幾百年包拯,有意思嗎?

  5. 考古就是搶救性發掘

  6. 遷墓?讓包公開鍘!看哪個孫子再嚷嚷/

  7. 國家挖墳取保叫考古,個人挖墳叫盜墓是要判刑的

  8. 我是位讀者,想說倆句。對于歷史上的名人,你不要去亂說。因為你沒有確實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