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疆的鑄錢局有哪些?

新疆各地成立的官錢局,因各自為政,事權不統一、遇事不協調,貨幣發行混亂,早已嚴重妨礙錢法、影響商業發展。有鑒于此,光緒三十三年(1908年),巡撫聯魁主政新疆,更新疆官錢局為新疆官錢總局,由藩司布政使王樹楠督辦,為本省金融重心。總理本省財經支付,軍政糧餉,金融通貨。總局設于省城迪化,并于鎮迪、喀什噶爾、阿克蘇、伊塔設立大局,哈密、吐魯番、烏什、庫車、莎車、于闃、和闐等地設立分局,由各道府督辦。為擴張業務,以分局為推行紙幣兌換銀錢據點,服務省民及納稅交款中心。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首先在葉爾羌(今莎車設錢局開爐鼓鑄南疆通用的普爾錢,俗稱“紅錢”,后陸續在喀什噶爾(今喀什)、阿克蘇、烏什、和闐庫車等地設局鑄造。北疆各地通行與內地相同的制錢,以銅、鉛、錫合金鑄成,俗稱“青錢”,乾隆四十年在伊犁設寶伊局鑄造。紅錢一枚值抵制錢五文,道光八年(1828)在阿克蘇第一次鑄造抵值十文制錢的當十普爾錢。成豐初,各地鼓鑄大錢,寶伊局于成豐三年(1853)鑄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成豐八年,迪化(今烏魯木)建寶迪局,開鑄當八、當八十大錢;建省后改稱寶新局,光緒十ニ年(1886)除制錢外添鑄普爾錢。新疆鑄造銀幣始于道光七年的阿克蘇局,重一錢,仿普爾錢,抵16枚,流通時間短暫。光緒初年,清軍收復新疆,將阿古柏侵占南疆期間所造銀錢改鑄成5分小銀幣,以應市場急需。光緒六年,督辦新疆軍務大臣左宗棠奏準清廷,在庫車正式鑄造銀幣,外圓內方,仿制錢形式,直徑為22.5富米,重3.73克,鑄漢、維文“足銀一錢”字樣;光緒十五年,迪化繼續開鑄2錢、3錢、5錢銀幣,用漢、滿、維三種文字鑄“光緒銀圓×錢””等字樣。 光緒十一年,新疆巡撫劉錦棠設立迪化官錢局;十四年伊犁將軍色楞額設伊犁官錢局,用白布印制后再漬以桐油,俗稱“油布帖”,面值為制錢200、500、1000文不等;十六年迪化官錢局發行面額為紅錢400文的新疆官錢票,亦油布質。喀什噶爾、阿克蘇等地亦先后設官錢局。光緒三十四年新疆布政使王樹枬升迪化官錢局為新疆官錢總局,鎮迪、伊塔、阿克蘇、喀什噶爾四道各設大局,各地再設分局。同年,總局發行面額為紅錢400文折合紋銀一兩的紙幣,稱“老龍票”。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