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子
大陸和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首先出現于北宋,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一項重大貢獻。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笨重的金屬貨幣已經不能適應流通的需要,人們不得不另找方便的流通手段,于是作為紙幣的交子便應運而生。交子最早出現于四川,時為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起初為私營性質,由十幾戶富商主持發行,可以兌現,也可以流通。十二年后,即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由官府接管,改為國家辦理。朝廷在四川設置交子務,作為發行交子的專門機構。交子作為地區性的貨幣,行用地區大體限于四川。交子的幣面價值,最早限于一貫至十貫,數額在發放時臨時填寫,這與近世的支票有相似之處。后來改為定額印刷,即在交子上印好一定的價值數額,這就與近代紙幣很相似了。北宋交子的一個重大特點是分界發行,定期回收。所謂界,就是交子的有效使用期限。二年或三年一界。從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開始,到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為止,前后共發行了四十二界官營交子。交子的發行總額,起初受到嚴格控制,規定每界的發行是一百二十五萬貫,絕不濫印濫發,因此幣值穩定。后來,朝廷為了彌補財政虧空,或者兩界并用,或者濫印濫發,造成交子貶值。在這種情況下,朝廷為了挽救財政危機,采取換湯不換藥的辦法,在大觀元年(1107年)將交子務改名為錢引務,從第四十三界起,將交子改名“錢引”。錢引取代交子后,仍作為四川地區性的紙幣,分界發行,沿用到南宋。
(二)錢引
紙幣之一。意為領錢的證書,猶兌換券。大陸最早的紙幣是宋代的“交子”。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將交子改名錢引,和交子一樣,也是行用于四川的一種地方性紙幣。四川錢引以鐵錢為幣值本位,上印界分、年號、面額,并飾以圖案花紋。面額分一貫和五百文。三年換發一次,稱為一界。據《蜀中廣記》記載,錢引的形制,要比交子美觀得多。南宋時,由兩界通行改為三界,濫印濫發,不能兌現,因而不斷貶值。
(三)會子
南宋行用的紙幣名。因廣泛行用于東南地區,故稱東南會子或行在會子。最初由商人發行,稱便錢會子。官營的會子由戶部發行,始于紹興三十年(1160年),起初只行用于兩浙,后來擴及淮、浙、湖北、京西。納稅和交易都可使用。三年為一界,按界發行,隨界造舊換新,定期收回,但展界(延長使用期限)的事也屢有發生。會子以銅錢作幣值本位,面額計有四種:一貫、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會子的式樣是長方豎形,上半的中央為賞格,印有“敕偽造會子犯人處斬。賞錢一千貫”等字。賞格的右邊為票面金額,如“大壹貫文省”,左面為號碼,稱第若干料。賞格下面一行大字:“行在會子庫”。此五字下面為圖案花紋。宋寧宗開禧(1205——1207年)以后,因應付軍費開支而發行過濫,造成嚴重貶值。會子共發行十八界。
(四)年號錢
以皇帝年號命名的錢。大陸最早的年號錢是十六國漢李壽所鑄的“漢興錢”(338——343年),稍后又有南朝宋的“孝建五銖”(454——456年)和北魏孝文帝的“太和五銖”(477——499年)等。
年號錢成為制度始于宋代,從北宋太宗到南宋度宗的近三百年間,年號錢連綿不斷。宋代年號改得比較頻繁,所以年號錢也特別多。宋代以后,歷代所鑄的錢都是年號錢,如元代的至元通寶、明代的洪武通寶、清代的乾隆通寶等都是。
(五)對錢
成雙配對的錢,其銅質、大小、厚薄和內外廓完全一樣,只是錢文書體不同。鑄造對錢始于五代十國時的南唐,其“唐國通寶”就是對錢:一種錢文用隸書體,另一種錢文用篆書體。
鑄造對錢盛行于宋代,從北宋仁宗開始,到南宋孝宗為止,歷朝都鑄有對錢。有的是真書與蒙書對,有的是隸書和篆書對,有的是行書和篆書對。宋徽宗時的圣宋元寶、政和通寶、宣和通寶等對錢,制作精美,尤為后世貨幣收藏家珍愛。從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起,不再鑄對錢,而在錢的背面鑄上表示年份或鑄造地方的字樣,如淳熙七年的錢背面鑄一“柒”字,八年鑄一“捌”字。歐洲的錢幣,到十五世紀才鑄明年份,比大陸晚了約三個世紀。“紹熙通寶”鐵錢,背面鑄有“春三”二字,就表明是紹熙三年(1192)蘄春地方所鑄。
(六)鐵錢
用鐵鑄造的錢幣。西漢未年,公孫述在四川鑄鐵質五銖錢,這是大陸最早的鐵錢。大規模使用鐵錢,始于梁武帝普通四年(523)。當時鐵錢和銅錢比價,約兩文當一文,任昉詩中有“鐵錢兩當一”之句(《南史-到溉傳》)。此后,五代、兩宋、遼夏也都用過鐵錢。
使用最多的是兩宋,主要通行于四川地區。據史記載,“川峽鐵錢十,值銅錢一”(《宋史-食貨志》)。
有深度,有歷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