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天下的明朝大太監劉瑾,如何一夜之間被皇帝消滅?

一談到凌遲,就不得不想到明朝劉瑾的案例,那么劉瑾是為何被凌遲處死的呢?

先來介紹一下劉公公——劉瑾,劉瑾是明孝宗和明武宗皇帝時期的宦官,陜西興平人,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因此改姓劉,凈身入宮當了宦官。弘治年間犯罪被赦免后侍奉明武宗朱厚照,就開啟了他的上位史。

正德元年(1505),他執掌鐘鼓司,與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一起以舊恩獲得明武宗寵幸,人稱“八虎”。劉瑾尤為狡詐陰險,曾仰慕王振(也是位善于察伺人心的奸宦),將王振的事跡當做自己的教科書。劉瑾每天向皇上進獻鷹犬、歌舞、摔跤等游戲,引導皇上微服出行。皇上玩得不亦樂乎忘乎所以,于是就開始重用劉瑾,將劉瑾調進內官監,總督團營。明孝宗遺詔要廢除宦官監槍和各城門監局,劉瑾加以阻止,不予執行。

朝廷官員知道是這“八虎”引誘皇帝玩樂,不理朝政事務,于是多次上書進諫,但皇帝都沒有采取行動。劉瑾聽說朝廷官員在激烈的討論要不要誅殺自己,感到非常害怕,連夜率馬永成等人圍著皇上哭泣,拜倒在地,皇上受到感動。劉瑾隨即說:“陷害奴才等人的是王岳,王岳勾結內閣大臣想限制皇上出入,所以先要把他們所忌恨的人除掉,況且飛鷹獵犬何損于國事?如果司禮監任用得人,這幫文官怎敢這樣!”明武宗聽信劉瑾的話,馬上命劉瑾掌司禮監。劉瑾從此就開始了囂張跋扈、胡作非為的新生活。

劉瑾行權力之便貪污腐敗,使得民不聊生。他作威作福,打擊報復自己不喜歡、不利于自己利益的人,可以說是眾矢之的了。劉瑾在權勢的路上越走越遠,最后竟動了篡位之心,企圖尋機奪位。但是劉瑾只顧自己耀武揚威,沒想到其他的七虎正注視著他的一言一行。因為他們向劉瑾要權辦事時,劉瑾總是不肯照顧,時間一長,矛盾便逐漸激化。

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武宗派都御史楊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監張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亂。叛亂平定之后,他們在向武宗報告戰況時,趁機揭發了劉瑾的十七條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驚,命令將劉瑾抓捕審問。第二天,武宗親自出馬,去抄劉瑾的家,結果發現了印璽、玉帶等禁止任何人私自擁有的禁物,甚至在劉瑾經常拿著的扇子中發現了兩把匕首,武宗見了大怒,劉瑾隨身帶刀的目的可想而知,這是會直接危及性命的事,終于相信了劉瑾謀反的事實。因為謀反是第一重罪,所以等不到秋天霜降以后就行刑了。

據記載劉瑾被凌遲共行刑了三天,第一天被剮了357刀,胃口還很好,第二天割了幾十刀就受不了死掉了,不過死掉后還是繼續剮直到滿3357刀,劉瑾的這個結局可以說是無比凄慘,但也是罪有應得的!

古代王朝權力大多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全憑心意分配權力,而這種的權力分配的隨意性帶來的恰恰會導致奸人亂政,給了狐貍不善用虎威,自以為是老虎的希望,與野心的膨脹相對比的是實力的不足,那么便是自取滅亡。虎威可以借,也可以收,可狐貍承擔得起嗎?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