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悟空邀請。這不是一個好問題,命題不對,起碼不確切。太子楊勇不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隋朝二世即亡,與隋煬帝剛愎自用,好大喜功有關系,但完全歸結到“廢太子立晉王”上似乎不妥。剛剛回答了類似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在這里簡單地再說一下。
01
廢立乃政治需要
歷史上任何一位太子的廢立都不會是皇上一句話那么簡單,無論是以何種方式進行,最終誰廢誰立,都無非是政治需要以及政治勢力斗爭的結果。太子楊勇的廢立更是如此。
隋文帝楊堅四十歲登上皇帝之位,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并且在開皇九年(西元589年)滅掉陳朝統一了大陸。作為開國之君,深知創業之艱,更明白守業之難。他之所以在開皇二十年廢立太子,當然有諸多因素存在,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為隋朝長遠安定考慮。
太子作為皇位繼承人,是未來國家最高的統治者。作為在位帝王,確定繼承人時自然有個人偏好因素的影響,但絕不會僅僅以此作為最重要的因素,特別是隋文帝這樣打天下,有作為的首位帝王,考慮最多的還是選定能夠掌控天下,繼承大統,傳承萬代的接班人。
02
太子楊勇難當大任
楊勇,隋文帝楊堅長子。家有長子,國有大臣。楊勇一直是被作為繼承人來培養的。北周時,曾任洛州總管、上柱國、大司馬,統領禁衛,隋文帝很早就立為世子。隋建國后第三天,就立為太子,軍國政事等,皆令楊勇參與決斷。可見作為政治家的隋文帝,對楊勇寄予的信任和期望。
然而,身處高位的楊勇,既沒有沒有管理的才能和手段,更沒有令人信服的工作業績,這不僅是不稱職的,更是危險的。最大的問題還是楊勇缺乏政治家的韜略和愈挫愈勇的斗志。
太子楊勇悠哉悠哉的時候,他的兄弟晉王也就是他的政治對手都在干嘛呢?
晉王楊廣知道獨孤皇后對太子楊勇厭妃寵妾十分不滿,于是只按照規制確定姬妾,而且只和蕭妃廝守。于是獨孤皇后更討厭楊勇,并對楊廣的德行大加稱贊。獨孤皇后每次抱怨云氏專寵、感嘆元氏夭亡時,楊廣也跟著痛心疾首,讓皇后更加喜愛次子楊廣。
楊廣知道他的父親崇尚節儉,隋文帝巡視揚州,幸臨楊廣的府邸,看到樂器的琴弦大多斷絕,又有塵埃,好像沒有使用,以為楊廣不喜歡歌舞藝妓,很贊賞他,當時人們稱他仁孝。
楊廣不僅在品行上與大老板保持高度一致,而且戰功赫赫,政績斐然。
開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興兵平南朝的陳,剛二十歲的楊廣是領銜的統帥。
開皇十年(590年),江南各地發生反叛。隋文帝派楊素去討伐,徹底平定了江南之后,楊廣奉命到江都任揚州總管,十年之功,揚州大治。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孰優孰劣,不言自明。
楊勇在太子之爭中都不能勝出,在隋朝初立,政權不穩固,地方勢力虎視眈眈,面對如狼似虎的各方諸侯又能如何擺的平?!
大多詬病楊廣采取欺騙手段上位,更沒有道理。一個政治家不懂得韜光養晦,戒急用忍,是不會有作為的。
雖然太子楊廣最終被歷史證實未能擔當起讓大隋長治久安的重任,但是,他的失敗主要是當上皇帝以后盲目追求發展速度,好大喜功的結果。他的這種性格,在當皇帝之前并未充分暴露。僅以當時的情況而言,廢立太子,其實并沒有什么錯誤。 魏征在《隋史》傳論中批斥隋文帝及獨孤皇后廢立太子,其邏輯起點在于證明李唐取而代隋朝的合理性,把隋煬帝戰略錯誤上升為罪行,有失公允。
[祈禱][贊][玫瑰]
[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
👍👍👍👍
他這兩個兒子都“極端”,一個文弱,一個剛猛。
分析深入,很在理[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
世家支持楊廣[呲牙]
辛勤作答,閱讀理解長知識![贊][贊][玫瑰][玫瑰][玫瑰]
閱讀理解長知識![祈禱][祈禱]
楊勇也不是當皇帝的料。
[祈禱][贊][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