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原話是出現在第三十五回“選得南漳逢隱淪,單福新野遇隱主”,水鏡先生對劉備說的原話“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而指明臥龍鳳雛到底是誰,則出現在第三十六回,徐庶走之前向劉備推薦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而后又有劉備三顧茅廬尋來諸葛亮。赤壁戰后,諸葛亮往東吳吊喪,推薦龐統來投劉備。至此,劉備臥龍鳳雛都得到。
雖有臥龍鳳雛,劉備卻始終沒有得到天下。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讖語,像“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左龍右鳳,飛入西川,鳳雛墜地,臥龍升天,一得一失,天數如然”等等,幾乎所有的讖語都應驗了。而為何偏偏這句卻沒有應驗呢?羅貫中明知道三分天下盡歸司馬,他寫下這番讖語我覺得不是另有失誤,而是解讀不對。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是二人均得不一定可以得到天下。
在當時,劉備想要得天下,先圖荊州,再占川蜀,然后北伐,最終一統,這個策略是必須的。完全按照當年劉邦的步子來。雖然龐統沒說,但我相信無論是臥龍還是鳳雛都得這樣。好,大的方向沒錯,但在小問題的處理上,臥龍鳳雛還是有不同的。諸葛亮小心謹慎,龐統較為激進。所以在取西川時,龐統是勸劉備速取得,而諸葛亮呢,沒做聲,也就是當時不贊成。后面呢,龐統死在了落鳳坡。徹底得罪了劉璋。
如果僅僅是諸葛亮一人的話,他會等到西川的劉璋自亂陣腳,就像荊州的劉表,然后劉備取川也是十分容易,還落得個好名聲。劉備也就算是徹底得到了川蜀的民心,在后面的北伐中也就不會向演義中發展的那么捉襟見肘。
如果是鳳雛一人呢。赤壁之戰,聯吳抗曹,這一定是必走的路子。但是,和東吳之后的關系不會有那么僵。龐統其貌不揚,周瑜壓根就瞧不起他。東吳也就不會那么快把劉備看做競爭對手。但是龐統手段也是夠黑的。速取西川,他會立馬統一整個川蜀,最后北伐。當年魏延的計謀早就用了。甚至說,在后面對抗司馬懿的過程中,會有更加齷齪的計謀。
條件是得一人,他卻得了兩人。因此,劉備沒有得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