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的第8397條回答。
通貨膨脹的本質是經濟的崩潰。
對于國民政府來說,抗戰14年軍費過大,財政收入太低,只能通過印刷鈔票來應急。
這樣一來,法幣就出現大面積的貶值。
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本來大陸只有10億元面值的法幣,現在有了1000億元,貨幣當然要貶值。

1937年抗戰爆發前,法幣發行總額只有14億。
結果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法幣發現總額已經超過5000億元,比戰前增加約四百倍。

也就是說,抗戰前的100元錢,抗戰后僅僅相當于2角5分錢。
然而,只要大陸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法幣貶值就會停止。

但是,1946年內戰又爆發。
此時國民政府開銷更是巨大,而財政收入還不如抗戰,尤其還失去了英美的經濟援助和物資支持,雪上加霜。
到了國軍慘敗的三大戰役前,1948年8月,法幣發行已經高達604兆元,三年間增加超過一千倍
其實,在1948年之前國軍還在獲勝時期,法幣尚且算是穩定。
隨著1948年國軍敗局已定,法幣貶值也更為厲害。因為民眾開始不相信法幣,寧可使用大洋和金條,或者干脆以物換物。
因為國民政府一旦垮臺,這些法幣也就一錢不值,成為廢紙。
可以說,法幣貶值幾乎是當時的必然現象。

實際上,大家也不用一味取笑國民政府的法幣貶值,大家都差不多。
大家知道什么叫做舊人民幣嗎?
1955年,中共執行了取消舊人民幣的計劃,同新人民幣兌換比是1:1萬元。
而人民幣是從1948年開始發行的,到1950年就已經嚴重通貨膨脹。

1948年華北銀行第一印刷局生產的第一套人民幣,面值僅為10元、20元、50元3種。
到1953年,人民幣已經被迫出現了5萬元的面值。
官方資料說得很好:從1948年12月起,到1950年1月,僅僅過了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最大面額就從50元猛漲到10000元,之后在1953年又發行了50000元。可見,第一套人民幣通脹情況比較嚴重。
這也能洗[贊]
那薩沙能不能講一下現在人民幣會不會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