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不僅建立了中國歷史上首個大一統的國家,也在世界舞臺上留下了精彩亮相。大秦帝國的威名,在亞歐大陸一直向西,傳至歐洲。當時的西方世界,把這個東方帝國稱為“Chin”。如今的韋氏拼音法,仍把“秦嶺”拼為“ChinLing”。英文后綴“a”用來表示“地域”,“China”就成為了西方對中國的稱呼。
隨著西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大秦帝國迅速衰落,二世而亡。與此同時,秦始皇陵也成為了一個謎團,幾個世紀以來僅留下一些傳說。
1974年,陜西臨潼的幾位村民在挖井時看到了從土中露出的紅色陶制頭部,這讓他們大吃一驚。隨后,他們又發現了黏土制成的軀干、四肢和青銅箭頭。從那一刻起,聚集在地下兩千年的大秦帝國之師,再次現世。
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了世界,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秦俑地下奇觀,也成為西方世界最想進入的“中國文化密室”。
在陜西省文物局的幫助下,英國著名作家愛德華·伯曼利用三年時間遍訪秦代文化古跡,查閱大量中外文獻,包括18世紀法國漢學家的著作,創作了《秦俑兩千年》。書中,不僅講述了秦國歷史始末、秦始皇陵和兵馬俑的謎團、最新的考古發現,還首次公開了許多珍貴照片。這些都將帶領我們走入那段兩千年前,所向披靡的傳奇歲月。
統一,是始于祖先的心愿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周孝王的一段話,“昔伯益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贏。今其后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這就是在說秦始皇的祖先“伯益”和“秦非子”,這兩人都是馴馬高手,專為皇室效力。由于表現突出,周孝王給“非子”改名為“秦贏”,并賞賜了封地。 到了秦莊公時期,因為擊敗西戎有功,又被周王室封為西陲大夫。秦襄公護送周王室東遷去洛陽時,正式被封為諸侯。秦國也開始了逐漸崛起之路。
周王室東遷,秦人抓住機會由西部向關中渭水一帶遷移。到秦孝公時,周王室已經賜予他“伯”的待遇,這是非王室血統能達到的最高等級。秦孝公任用精明干練的商鞅進行富國強兵的改革,任人唯才、鼓勵耕織、改革戶籍…這些都在不斷昭示著秦國的雄心。 到了秦惠文王的時候,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家,他不斷改良武器,利用謀略跨越了“蜀道之難”,征服了巴蜀。就連他娶的楚國姬妾羋八子,都絕非弱質女流。羋八子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宣太后”,她以太后之位長期主政秦國,設計引誘義渠王入秦,并一舉殺之。此舉使得秦國再無西部大患,此等功勞堪比攻取巴蜀。從此,秦國可一心向東,再無后顧之憂。
《戰國策》中,秦惠文王已有宏圖大志,但是“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史記》中,秦莊襄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可惜并未實現。
數代秦國統治者做出的努力,都圍繞著同一個夢想。最終,秦人迎來了新一任統治者、秦莊襄王的兒子嬴政。司馬遷記載,秦始皇嬴政消滅敵軍,就像“蠶吞食桑葉”。他的鐵腕政治一舉實現了祖先的夢想,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華夏大一統的王朝——秦朝。
不朽,是最大的野心
秦始皇的許多思想,都受到他的仲父及宰相呂不韋的影響。呂不韋主持編撰的《呂氏春秋》中曾提到,“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也就是說,國家越大,家庭越富裕,葬禮就越復雜。秦始皇的野心隨著政治力量和軍事征服的增長而不斷膨脹,而這一切都將以某種方式體現在陵墓之中。 秦始皇38歲時,開始命人為自己修建陵墓。就像他追尋長生不老,秦始皇花費大量人力、財力修建陵墓,也是為了延續大秦帝國、繼續影響他的后繼者。兩千年后的今天,秦始皇陵享譽海內外。從這一點上來說,秦始皇也真正實現了不朽的野心。 整個秦始皇陵規模龐大,雖然我們熟知的兵馬俑區已經十分壯觀,但那只是整體方案中的一小部分附屬。除了兵馬俑區,還有內墻陵墓區和外墻的陵墓附近區域,包含一些官員坑、石甲坑、馬廄坑、工匠墓等等。最引人注目的兵馬俑坑,位于陵寢以東1.5公里的位置,分為四個俑坑。
一號坑是迄今發現的最大俑坑,長230米,寬62米。坑內的10個夯土墻,形成了11條等寬的平行走廊,站立著大約6000名兵馬俑,以及大量戰車和馬。軍隊主體面向東,前三排武士為先鋒。在南、北、西,也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側,擔任著護翼和后衛的角色。位于中部的戰車,由四匹陶馬牽引,還配有一名御手和兩名車士。
1996年3月20日,著名秦俑考古專家、秦俑考古隊隊長袁仲一在二號坑發掘現場發掘清理跪射式弩兵俑。 考古學家在一號坑的東北方向,又發現了一個獨立的俑坑,即二號坑。二號坑長96米,寬84米,面積雖然不是最大,但是兵種更齊全,布陣更復雜,也是最壯觀的軍陣。二號坑可以分為四部分,每一部分都對應一種軍事功能。 跪姿射俑區,采取了陣中張陣的編列,弩兵們立、跪起伏輪番射擊,整齊劃一;戰車區,64乘木質戰車排成正方形,每輛車前有4匹陶馬,車后一字排開3名兵傭,左右手持長柄兵器,中間的兵傭手拉馬轡;將軍俑區,有8個騎士俑立于馬前,一手牽韁繩一手拉弓,這個區域的19輛戰車除了各配3名車士,每輛車后面還跟隨幾十個步兵;騎兵區,由108名騎兵排成長長的11列縱隊。
三號坑面積非常小,呈凹字形。這里有一輛駟馬戰車,表明這是一個高級軍官的戰車。考古學家推斷,這里應該是一二號坑的指揮部。春秋戰國之前,指揮官要身先士卒。但隨著戰爭規模擴大,指揮官已經移至中軍位置。到了秦朝,指揮官已經獨立出來研究制定作戰方案。這也是古代軍事戰術發展成熟的標志。 四號坑是一個空坑,從未使用過。考古學家推斷,可能是因為秦始皇突然駕崩,工程并未完工,從而留下了一個空坑。
東西文化交融,在不經意間出現
秦俑的身材高大,最高將近2米,最矮也有1.7米。雖然數量巨大,但是每個秦俑都栩栩如生、形態各異。如果要完成如此宏偉的工程,離不開高效的組織生產體系。
工匠們在制造秦俑時,采用模塊化流程。先分別制作出軀干、空心臂、空心腿,以及頭部、手部,然后再用黏土漿連接起來。
工坊先提前制作出8個基礎臉型,隨后工匠像化妝師一樣,用黏土塑造出不同表情和細節,再用油漆在眉毛上方點綴出白色、棕色還有一點點紅色,然后用毛刷細致地漆出僅有0.02厘米寬的黑色睫毛。嘴唇的厚度和膚色,也會各有不同。
手部,也能體現出秦俑不同的個性特質。比如牽著韁繩的騎士俑,或者需要拉伸手指射箭的射俑。這些就需要工匠單獨精心制作了。 當時的工匠能制作出如此高大、數量多、逼真的秦俑,實在令人驚奇,畢竟此前的墓葬中只出現過微型雕像和浮雕。秦俑的出現,不禁讓人聯想起同時期西方的古希臘雕塑傳統。
西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帝國已經是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亞歷山大大帝統一希臘,帶兵橫掃中東,占領埃及,蕩平波斯,甚至一度到達了印度河流域。隨著版圖的擴展,古希臘文化也得以大面積傳播。 亞歷山大的遠征軍,許多都留在了當地,建立新的殖民地。比如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這個王國所處位置,正是通往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絲綢之路。巴克特里亞的一位歷史學家寫道,“從喀布爾到巴克特里亞的大篷車經常出現,當時希臘的豪華城鎮對樣式新穎的絲綢需求量很大”。 再比如阿伊哈努姆城址,它是希臘-大夏王國的城市,被譽為當時“亞洲最東部真正的希臘城市”。這座城市就在帕米爾山南側,向東即是中國。 而當時秦國的發源地甘肅,連接了周王室和西部的游牧民族,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的位置。這些游牧民族,就成為了秦國的溝通媒介。比如,與秦國風俗相近的“義渠戎”,以及后來被匈奴驅逐,不得已來到巴克特里亞的大月氏部落。通過種種戰爭與交流,秦國最初崛起的地方,不經意間就成為了一個文化交流融合的所在。
正如耶魯藝術史學家理查德·M·巴恩哈特所說,“中國在西元前3世紀首次制成模擬真人大小的雕像,是以文化和藝術的形式將中國和西方世界的希臘和波斯聯系在一起,只是我們對實際的聯系過程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