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性格復雜,到其統治后期,幾近變態,如果不是死得早,他很可能淪為像孫皓那樣的殘暴之君。我感覺他是個內心比較自卑的人,自卑的人,往往外在表現是非常自尊甚至自大,對于別人的任何輕視,是睚眥必報。其實,曹丕想殺曹洪決不是特例。
第一,曹丕的自卑心從哪來
首先,是從太子之爭來。
古代立太子,向來是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在曹昂死后,從長、嫡來看,曹丕理所當然成為太子。然而,曹丕的太子之路,卻是一波三折。他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就是曹植。大家都知道,論文才,曹丕是遠遠不及曹植的,父親曹操對曹植又有偏愛,這些原因,讓曹丕有一種很強的自卑感。
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據《三國志》所述,曹彰“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后來曹彰率軍平定匈奴之亂,是非常出色的將領。曹彰對王位也有染指之心,曹操死后,他當著賈逵的面問父親的印璽在哪兒,頗有覬覦神器之意。
在曹丕登基后,首先就對自己的兄弟報復。據一些史料的記載,曹彰是被曹丕毒死的,曹植也差點被曹丕殺害,最后是母親的阻止才未能如愿。從這里可以看到,曹丕的自卑心,導致強烈的報復心理。
第二,三征東吳的失利,加深曹丕的挫敗感
曹丕登基后,想學老爹曹操的樣子,招撫天下英雄。當時孫權與劉備開戰,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假裝欲歸附曹魏政權。此時的曹丕當了皇帝,想成就一統天下的大業,孫權來降,豈有不應之理?然而,孫權在打敗劉備后,就翻臉不認人了,這件事,大大挫傷曹丕的自尊心。為此,曹丕發動三次南征之戰。
然而,南征之戰,不僅沒能挽回曹丕的面子,反而讓他顏面盡失。三次南征,全部以失敗告終。特別是第三次南征失利后,曹丕在撤退過程中,遭到東吳一支五百人奇兵的襲擊,皇帝用的副車、羽蓋都被吳軍給奪走。皇帝出行要講排場,除了正式御車外,還有副車,相當于是備用御車,對皇帝也是重要的。羽蓋是皇帝御車的裝飾物,別人不能用的,皇家專用。
這次偷襲對曹丕心理打擊太大了,皇帝親征,不僅顆粒無收,人家區區幾百人就把皇家車輛搶走了,叫他這個皇帝顏面何存呢?
大家想想,一個自尊(bei)心很強的皇帝,非常好面子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小小對頂觸,就會被他視為一種惡意的嘲諷。就在這個時候,兩個人撞上門了。一個是鮑勛,一個是曹洪。
第三,曹丕狂燥癥暴發
鮑勛犯什么事呢?
在曹丕第三次南征前,宮正鮑勛極力反對:王師屢屢出征卻一無所獲,原因是吳蜀聯合,唇齒相依,憑借山河之險,難以拔取。去年陛下親自乘龍舟親征,身陷危境,大臣們都嚇壞了,宗廟差點就毀于一旦了,這應該作為一次教訓。現在又要勞師遠征,日費千金,國家的錢財都消耗殆盡,狡猾的敵人卻在耀武揚威,臣以為萬不可出兵。
曹丕一聽勃然大怒,把他貶了官。后來南征果然失敗,曹丕的作法,與袁紹一樣,你鮑勛肯定在偷著樂,在看朕的笑話。于是他找了個理由殺了鮑勛,這個理由,小得不能再小了。
當時鮑勛在軍中的職務是治書執法,就是檢舉揭發違法亂紀之事。他的朋友陳留太守孫邕到兵營晉見皇帝后,順便去拜訪鮑勛。兵營里的路可不能亂走,孫邕為了省事,走了條捷徑,結果被逮了正著。鮑勛對朋友網開一面,認為營地還沒修好,不予治罪。
這件事,就算鮑勛有點過錯,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曹丕卻抓住小辮子,冶了鮑勛死罪。按照律法,頂多就是罰金兩斤,結果卻被處死。由此可以看出,曹丕已經喜怒無常,暴虐無度了。
第四,曹洪撞到槍眼上
殺鮑勛并不是一個特例,開國大將曹洪也差點成為曹丕的手下之鬼。
曹洪是曹操的從弟,曹丕的從叔,他不僅是曹氏集團重要的一員大將,在與董卓的戰爭時,還救過曹操的性命。作為曹丕的長輩及魏國功臣,曹洪怎么也差點人頭落地呢?原來曹丕跟他有仇。
曹丕當太子時,手中不寬裕,打算向曹洪借一百匹絹。曹洪是票騎將軍兼都陽侯,此人善于斂財,是個守財奴,吝嗇得很,不肯借出一百匹絹。曹丕是個相當記仇的人,自己是國家的儲君,未來的君主,在他看來,曹洪與鮑勛一樣,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這筆賬得記著,以后老子要讓這些人付出代價。
第三次南征失敗后,曹丕的神經質已到極點,幾乎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似的,先是以微不足道的罪名處死鮑勛,而后屠刀又揮向曹洪。在他看來,曹洪與鮑勛一樣,都是瞧不起自己。
曹洪犯什么法了呢?
沒有。又是一件離奇的案子。犯法的人不是曹洪,而是曹洪的門客。門客犯法,曹洪就算有過失,也不足以致死。偏偏曹丕殺人殺得起勁,他心里老惦記著當年曹洪不借絹給自己,今天就要讓你瞧瞧,誰才是真正的主子。他再次作出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逮捕曹洪,判處死刑。
朝臣大駭,紛紛出手相救,然而曹丕根本不為所動。如果說鮑勛只是個小人物,曹洪可是個大人物啊,哪能說殺就殺。今天能殺曹洪,明天還有誰殺不得呢?怎么辦?大家想來想去,只有一個人可以救曹洪,這個人便是曹丕的母親卞太后。
卞太后一聽,差點氣得吐血,她氣沖沖地教訓曹丕:“當年要是沒有曹洪相救,我們哪會有今天!”老母出手了,曹丕會聽嗎?還真不一定。大家想想,曹丕與親兄弟相室操戈,相煎何急,母親眼看兒子們內斗也毫無辦法,可見她講話份量還是不夠的,不一定能起到關鍵作用。卞太后知道這一點,所以她轉而威脅皇后郭氏道:“曹洪要是死了,明天我便讓皇帝廢了你這個皇后。”以恐嚇手段把郭皇后拉下水。
人總有弱點的,曹丕就是不聽老母親的話,也不能不聽心愛女人的話。郭皇后擔心卞太后真的會報復,在曹丕面前極力向曹洪求情,甚至痛苦流涕,眼淚如珠兒串串落下。在兩個女人淚水的輪番進攻下,曹丕終于敗下陣來,撤回處死曹洪的決定。不過,曹洪雖保住小命,官職、爵位、封地被統統削去,再也牛不起來了。
還行。沒那么不堪。起碼當權時候司馬懿沒敢叛變吧
小編兒說“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那么反過來豈不是“曹丕武勝曹植,文蓋曹彰”?你這種分析沒深度!!!
沒說到重點,曹丕是個睚眥必報的人,當時找曹洪借錢,,曹洪守財奴沒借,所以記恨在心,掌權后要收拾曹洪,太后求情才放了
你錯了,曹植武不如曹丕,曹彰文不如曹丕,當君王需要的是均衡型實力,偏強一邊的只是將才
說太多都是曹丕和曹叡死太早,他們有一個能活到兒子成年,也沒其他人什么事。
演義野史看多了,曹操幾個兒子里老二確實是最適合當繼承人的,而且曹氏夏侯兄弟很厲害無疑,但越厲害作為宗親對皇權威脅越大,司馬就是扶持起來制衡宗親的,做到士族和宗親成制衡之勢,帝王把握其中,后來繼任者用力過猛,士族獨大,是曹老二在位無法預料的,曹老二做的很好,也絕非狹隘之人,這種文章教育小孩子做人基本美德行,頭條就別發了
曹丕要爭太子,那曹操得是皇帝才行。
曹丕絕對是潛龍,殺曹洪是因為曹洪本來就是曹植的支持者,不擁護曹丕
曹丕是有些愚蠢,如果不殺曹彰的話,以曹彰的軍事才能,滅掉蜀漢和東吳其中一個也是沒問題的。曹丕殺了曹彰,難道他不想一統天下了?
曹丕這么差勁么?不見得吧!曹操與曹植的傳世文章令人嘆服,曹丕雖然沒多少作品留傳至今,但也位列三曹,為何不是四曹五曹,只因這三人其它人比不上,曹丕的文章也是很好的。在國家治理上,曹不首創推行九品中正制,歷史上很多政治改革都很難,如,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等等,哪個不是血雨腥風,而曹丕卻能順利推行,怎少得了能力與手段。曹丕登基以來,政治經濟都大有起色,吸引大量人才,國力蒸蒸日上,即使征伐東吳屢次失利,但季漢丶公孫度丶涼州與北方等少數民族都不敢乘機攻打曹魏,諸葛亮也只有等曹丕死了才敢攻打。可惜曹丕實在太短命了,要不然統一大陸,將在他手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