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秦始皇)在平定嫪毐之亂、賜死相國呂不韋之后,終于達到了集權目的。
西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嬴政把秦國大權牢牢掌控在手中,于是開始了他統一六國的宏偉大業。
嬴政推行丞相李斯“遠交近攻”的戰策,經過7年的死磕,于西元前230年滅掉了近鄰韓國。
秦軍厲兵秣馬,接下來經過5年的時間(前225年)滅掉了魏國。
2年后(前223年),嬴政又滅掉了楚國。
西元前222年,也就是在滅楚的第二年,嬴政滅了趙國和燕國。
西元前221年,秦國最后滅掉齊國。
就這樣經過16年的不斷兼并和擴張,嬴政終于一掃六合、實現了一統天下的宏偉大業。
嬴政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德比三皇,功蓋五帝,因此自稱“皇帝”,皇帝這個詞就是這么來的。由于他是秦國的第一位皇帝,又稱“始皇帝”。
秦始皇先后滅了六國,普遍認為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其實不然。在滅了六國以后,當時還有一個小小的衛國存在。這就令人奇怪了,秦始皇為什么沒滅衛國呢?
衛國名存實亡
衛國是一個小國,國都在朝歌(今河南鶴壁市南部淇河邊),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
衛國的第1代國君是周文王的嫡九子康叔封。
我們都知道,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只要有戰爭就有兼并,有的諸侯國越來越強大。
比如“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強大的諸侯國是掠奪兼并起家的,戰爭造成了諸侯國之間力量的不均衡。
由于衛國和周朝屬于嫡系,是個聽話的孩子,衛國遵守道德不會違背周天子的旨意,衛國不會通過戰爭來擴張自己的國土。沒有戰爭沒有兼并,所以衛國的國土一直沒變過,一直是一個弱小的國家。
到了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禮崩樂壞,戰爭成了諸侯國之間的首選,除了衛國以外,各諸侯國都不把周天子視為共主,由此衛國也就成了被欺負的國家。
當時周天子自顧不暇,也就沒有辦法幫助衛國了,相反衛國還要維護周天子的尊嚴。
衛國雖然人才濟濟,卻無用武之地,因為衛國始終奉行周朝的禮儀,反對戰爭,衛國成了一股清流,成了諸侯國的另類——道德模范國家。
在那種叢林社會,諸侯國之間不再講周禮,而是講究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
有道是“君子國永遠斗不過小人國”。
西元前254年,衛國被魏國吞并,衛國的領地成了魏國的一個封君之地,也就是說衛國的國君成了魏國的傀儡,作為一個國家,此時衛國已經消亡了。
到后來,魏王甚至把自己的女婿立為衛國國君,此時衛國的國土已萎縮到只剩下濮陽這個地方了。
西元前241年,秦國進攻魏國,秦國攻取了濮陽等地,時任衛國傀儡衛元君被迫遷往野王縣(今沁陽市),衛國名存實亡。
到了西元前225年,秦國滅了魏國,衛國的宗主國都亡了,衛國也就成了秦國的一個下轄“自治區”了。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后,雖然沒有宣布衛國滅亡,實際衛國早已滅亡。
這就好比一個人被判了500年的拘役,再宣布死刑也沒什么意義了。“拘役”聽起來名聲還好一些,實際和“死刑”沒啥區別。
衛國是君子國
秦始皇之所以沒宣布衛國滅亡,是給衛國一個面子,給世上道德君子一個面子。
前面咱也說了,衛國是一個講道德的君子國,奉行周禮反對兼并。
衛國人才濟濟,但在本國卻無用武之地。比如商鞅和呂不韋,這兩人都是秦國的國相。
“商鞅變法”為秦國的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這樣說:“沒有商鞅的變法,就沒有后來的秦始皇統一六國”。
呂不韋之于秦始皇的父親贏異人,呂不韋有“從龍之功”。換言之,如果沒有呂不韋,也就沒有秦始皇的皇位,甚至有野史說呂不韋是秦始皇的生父。
秦始皇滅了六國以后,考慮到商鞅和呂不韋對秦國的貢獻,出于二人的母國是衛國的原因,故沒有宣布衛國滅亡。
另一方面是秦始皇出于對孔子的崇拜。
春秋時期,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在衛國游學10年,期間感受到了衛國的君子之風,不由贊嘆道:“衛國多君子,其國無患也”。如果秦始皇宣布衛國滅亡,豈不是“啪啪”打臉孔子嗎?
再就是秦始皇名義上留下衛國,是為世人樹立一個道德模范,如果君子國都被滅亡了,誰還做君子呢?
秦始皇滅六國不是要建立一個野蠻的世界,相反要建立文明社會,統一了天下,不需要再打打殺殺了,要和諧相處。
留下衛國起到昭示的作用,表達出秦始皇內心的理念,也是給還沒來得及統一的那些邊陲蠻夷小國一個訊號:“只要走向開化,遵守道德,小國也能生存”。
相反,強大野蠻的六國就是你們的下場。
總而言之,秦始皇沒有宣布衛國滅亡,是經過深思熟慮打出的一張政治王牌。
在秦始皇的有生之年都沒有宣布衛國滅亡。
秦始皇死后,即西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廢衛國最后一位君王——衛君角為庶人,衛國徹底滅亡了。
有意思的是,衛國最后是以“廢”的名義亡國的,說起來總比“滅”要好聽些吧?這給君子國保留了最后的一點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