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史記》記載:【籍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憚籍矣】。
秦統一時大尺一尺相當于現在27.72公分,小尺一尺相當于現在23.1公分。
經過換算,項羽身高在2米2米到1米9之間,但是司馬公沒有記載鼎有多重。
雖然我不知道鼎的準確重量,但有一個人能從側面反映出鼎的重量,這個人就是比項羽早近百年舉鼎的秦武王。
秦武王嬴蕩(前329~前307)是秦惠文王之子;是秦始皇曾祖父的哥哥。他比項羽早生97年。
史書記載秦武王喜歡比武角力,19歲繼承王位后重用大力士,以武治國。
當時一些著名的大力士成了他的手下,比如任鄙、烏獲、孟賁等人。(隋唐演義中羅士信號稱“孟賁”)
有一天,武王和三個大力士旅游來到周天子周赧王的宮中,武王看到了夏禹王鑄的九鼎很好奇,于是找來周赧王問這九鼎的來歷。
周赧王說:“相傳這是禹王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成一鼎,每鼎各代表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州,從夏傳到商,商傳到周,這是上輩留傳下來的文物。
秦武王指著刻有“雍”字的龍文赤鼎說:“雍鼎代表秦鼎,這是俺家的東西,我應該把他帶走”。
周赧王用略帶嘲諷的口吻說:“自有鼎以來,未曾有人移動”。
秦武王問:“這鼎有多重?”周赧王說:“聞人傳說每鼎有千鈞之重,誰人能舉?”
周赧王告訴武王龍文赤鼎每個重千鈞,“鈞”是古代的一種重量單位。一鈞等于30斤,千鈞就是3萬斤,換言之,龍紋赤鼎有15噸重。
秦武王要在周赧王面前賣弄一番,于是對手下的三位大力士說:“你們誰能把它舉起來?”任鄙和烏獲連連擺手,孟賁在旁邊說:“讓我來試試吧”。
孟賁使出吃奶的才把鼎離開地面半尺左右,由于用力過猛,眼珠都迸出來了。
武王一看哈哈大笑,說,“你們這些笨蛋,看我的”。
三個大力士急忙勸阻道:“大王萬乘之軀,不要冒險舉鼎”。武王不高興地說,你們舉不起來,不代表我也舉不起來,閃一邊兒去。
還別說,武王一叫丹田力,兩膀一較勁,大喝一聲,真把大鼎舉了起來。
有道是:“舉起來難,但放下來更難”,武王此時已經力竭,實在支撐不住,大鼎落下來正好砸在他的腳丫子上,直疼的武王“哇哇”大叫,不消半刻就死了,年僅23歲。
回過頭來我們說項羽,武王舉鼎要早項羽舉鼎近百年,按歷史名氣來看,項羽的名氣大于秦武王,隨著生活的提高,項羽的力氣肯定要大于秦武王。由此推論,項羽舉的鼎不會低于3萬斤。
據說秦滅亡后,項羽把九鼎沉沒到了泗水彭城,自此以后,九州寶鼎再沒出現過。
我覺得現代普通人肯定舉不起15噸的重量,也許世界大力士能舉起15噸重的大鼎。我對體育紀錄不太熟悉,有知道的請告知。
文/秉燭讀春秋
古代沒有舉三萬斤的人 那金字塔的石坱是怎樣壘上去的
不談15噸。就談武器。如果真能舉起15噸 那項羽不可能是死于烏江。我要是項羽能舉15噸 我他媽就穿一身無死角的青銅戰甲 橫沖直撞。天下無敵。早就統一天下
以前我們那有個預制板場老是被偷,于是老板有一天守夜,抓到偷預制板的人,此人家窮,蓋房子買不起預制板,老板告訴他,要是他一個人扛回家,他家用的預制板就送給他,必須是一個人扛回去,白天此人真的,一次一塊扛回家了
嬴蕩和項羽曾經舉起大鼎就是一個夸張至極的描述(無考的記錄),根本當不得真。目前有據的結論:即使一個訓練有素的舉重運動員(大力士),最多也就只是能夠舉起將“近”自己體重三倍的杠鈴。比如,一個150公斤訓練有素的舉重運動員(大力士),撐死也只能舉起450公斤杠鈴而已。如果不苛求于舉重規則所限,舉起500公斤也就是其上限了。那也不過半噸而已呀!所以,就當個故事聽聽吧,萬萬不要當真才是。
你確定項羽舉的鼎和秦武王舉的是同一個鼎嗎?
秦武王被鼎砸到腳丫子上,一會兒就死了?看來他的命門在腳丫子上咯!
這牛吹大了吧,項羽舉三萬斤,要知道這是15噸。古人力人是事實,項羽舉個兩千斤我信,三萬斤絕無可能!
胡編亂造,15頓,是人就一定舉不起,1.5頓也舉不起。150公斤還差不多
我是查資料計算出來的結果,司馬公說項羽力拔山兮,我也沒見過本人,依據史料,親們可以討論,有沒有這樣的人我也不知道。
古代有句成語叫千鈞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