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炸毀南滿鐵路鐵軌,炮轟北大營、攻占沈陽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回望過去,銘記歷史。由浙江省檔案館、浙江廣電集團城市之聲聯合推出的紅色檔案資源征集項目之“老兵檔案”,記錄了102歲高齡的陳仁濟老人的戰爭往事,以史為鑒,警鐘長鳴。
陳仁濟
1918年7月出生,臺州市路橋人。1939年,被編入寧波防守司令部,在寧波象山、奉化、寧海等地參與對日作戰。
面前這位端坐在門前藤椅上,身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的老人就是陳仁濟。
陳仁濟:“我是自愿去當兵的,心想把日本鬼子打出去。”
1941年2月26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封鎖中國沿海的命令。1941年4月19日拂曉,從海上南下的日軍第5師團和海軍陸戰隊在大量軍艦和飛機的掩護下,在浙東沿海的鎮海、石浦、海門、瑞安實施登陸,其目的是封鎖浙江沿海港口,掠奪物資,并企圖占領寧紹地區。
寧波的棉紗與桶裝鐵釘被日軍搶走
日軍在寧波搜掠面粉
寧波老江橋橫跨奉化江,是寧波最古老的大跨度浮橋,也是市中心的主要橋梁,周邊分布著人流量密集的街區和居民區。作為一條重要的戰略交通要道,這座橋也成為當時日軍首要的轟炸目標。
當時,陳仁濟在部隊里擔任班代一職。日軍發起進攻時,他正在橋附近值班,任務正是守護老江橋。至今,他仍能清晰地記得日軍轟炸時的情形。
寧波老江橋(靈橋)橫跨奉化江,連接城內與江東。原為船排連鎖而成的浮橋。后改建為鋼質拱橋,1936年6月舉行通車典禮。
陳仁濟:“老江橋打的時候,飛機飛來炸掉,泥土把人埋掉。三架(飛機組成)小隊,九架(飛機組成)大隊,飛來的飛機炸(老江橋),死了很多老百姓。”
日軍對老江橋進行集中轟炸,鋪在老江橋上的石板被炮彈炸飛,碎片飛濺到老百姓的房頂上。日軍頻繁的轟炸讓寧波市民處于極度恐慌中。陳仁濟為了守住老江橋,帶領士兵們用步槍進行防御。但日軍飛機輪番上陣,不分時間、地點地進行轟炸,讓他們很難有喘息機會。陳仁濟和士兵們不敢有半點松懈,只有在敵軍飛機剛走的時候,才敢輪班地閉眼休息幾分鐘。當時的情況可以說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隨時都有犧牲的危險。在一次轟炸中,陳仁濟死里逃生。
當時,敵軍轟炸時陳仁濟就趴在戰壕里,炸起來的泥土幾乎把整個人都掩蓋在土里,但他沒有死,最后自己爬了出來。
如今的靈橋(老江橋)
寧波市區(局部)地形圖影像
戰火的硝煙未散盡,老江橋在戰爭中屹立不倒。
陳仁濟說,由于當時交通不便,消息無法及時送達家中,家人都以為他在槍林彈雨中犧牲了,父母天天以淚洗面,直到陳仁濟托人把消息送到家里后,家人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正式結束。這一天,陳仁濟興奮得一夜未眠。
雖已過期頤之年,但陳仁濟身體十分硬朗。在家經常打軍體拳,前幾年還經常受邀參加軍體拳表演活動。雖然不像年輕時那樣敏捷,但一招一式仍強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