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說一說漢武帝為什么要賜死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也就是趙婕妤,生下漢武帝最小的兒子劉弗陵。劉弗陵小小年紀卻很懂事,讓漢武帝非常滿意,決意立他為皇太子。
此時漢武帝年紀已經老邁,去日無多,劉弗陵卻只有八歲。漢武帝很清楚,這個孩子做了皇帝之后,將會出現“子幼母壯”的局面,趙婕妤很可能會成為另一個呂后,給劉氏皇族帶來巨大的災難。
漢武帝要防止這種局面重演,于是找了一個借口,在甘泉宮把趙婕妤賜死,埋葬在云陽。
而在唐高宗李治這里,并不存在“子幼母壯”這個問題。
李治活著的時候,幾個兒子都已經成年,皇太子李哲甚至生下兒子李重潤,儀表俊美,李治很喜愛這位嫡長孫,為他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淳,又把孩子立為皇太孫。
至于“女主武氏”的說法,只是當時民間的一種傳言,唐太宗一直將信將疑,唐高宗自己大概更不愿意相信,而且就算相信,他也很難除掉武則天。
唐高宗即位之初,身邊有一大幫前朝留下的重臣,比如長孫無忌、于志寧、褚遂良、李勣這些人,一個個大權在握,讓唐高宗感覺礙手礙腳。
唐高宗是一個意志薄弱的人,很難與這些重臣抗衡,于是借助武則天,把這些重臣降服或者扳倒,武則天也登上了皇后的寶座。
在這個過程當中,武則天的權勢越來越大,朝廷內外到處是她的親信,漸漸將唐高宗架空。此外,唐高宗的身體不好,許多事務交給武則天處理,進一步強化了她的權力。
唐高宗當然不甘心大權旁落,嘗試擺脫武則天的控制,借助王伏勝一案,讓上官儀擬了一道圣旨,要廢掉武則天。
這也是唐高宗殺掉武則天的最后機會,結果卻被武則天輕易翻盤。武則天躲過一劫,她的親信許敬宗指控廢太子李忠、上官儀、王伏勝等人謀反,這些人全部被處死。
唐高宗敗得很丟臉,那以后他徹底放棄抵抗,大唐王朝的大權完全由武則天掌控。
這樣的局面,雖然讓唐高宗無奈,但也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唐高宗的兒子先前已經死掉幾個,活著的這些兒子都不堪大用,需要武則天這個強勢的母親掌控局面。
于是,當初漢武帝努力要防止的漢室劫難,在唐朝上演了。
原來背后有這么多故事,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