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國民政府經過多次會議商討和軍事論證才從幾個城市中選定了重慶,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非常正確的,在幾個備選城市里本來就沒有成都。川西平原號稱天府之國,成都自古就是國家重要的糧食基地,但沒有工業基礎,二戰已步入現代戰爭,任何一個政府的首腦都不會選擇一個農業城市來作為首都,而且是國難當頭之時。當時大陸的城市規模都不大,像成都那種集中式的平原城市,城區就集中在老皇城一帶,無任何的山體等自然屏障,根本無法承受日軍的一次無差別戰略轟炸,歷來戰爭打到成都城都是一攻即破。重慶清朝時就開埠,是大陸最早的開放口岸之一,在民初時就已經是西南最大的商業基地,也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再加上重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水資源豐富,袍哥幫派講的是忠義,人民的斗志高,在戰爭時期無疑是最好的大本營據點。當時的大陸幾乎無防空能力,重慶能抗住日本長達6年又8個月的無差別戰略轟炸,換做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恐怕早已被徹底摧毀了不知幾十幾百次了,特別是成都這種無水資源的古代小皇城,被轟炸幾次,僅污染缺水就能引發內部騷亂不攻自破。大餅城市在大陸太多而且根本無法承受現代戰爭,而重慶這種既是江城又是山城的城市在大陸是絕無僅有,就算是核戰爭,平原城市只能承受一枚核彈,而重慶的山地天然屏障可以削弱沖擊波,自帶防御屬性,這優勢是平原所無法相提并論的,所以,國民政府立法將重慶定為永久戰時首都,是有道理并且是最明智的。
農專非,而且是南路人。😂// @好多丹丹好美麗: 成都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假,雖然我也是成都人
比起長江嘉陵江交匯的重慶肯定算不上豐富!// @簡單60211947: 不曉得都江堰算什么,成都真缺水!
從后來的事實看,國民政府抗戰時選擇重慶是極其正確的。即便是現在,在重慶的駐軍數量也是多于成都的,國家更重視重慶。重慶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更適合設為軍政重鎮。816全世界最大的人防核工廠為什么建于重慶?
為了保護成都古跡,因為當時古跡太多怕炸了。所以選重慶!
有道理[贊]
這個評論十分中肯。[贊][贊][贊][贊]
是大陸最早的開放口岸之一[捂臉]
這是一個作者分析南北方經濟差異提到的一個觀點:凡是離海近的都比較發達,重慶既處于內陸,又有水陸通江達海,真是非常難得的老天賞飯吃的城市,在往上游河水枯萎狹窄已失去利用價了,重慶剛剛好[呲牙]:\n所謂的“南北經濟發展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說不過是南方城市沿長江和沿海的航運能力帶來的。在大船時代,長江是大陸唯一一條能夠走大船的河流。珠江流域也僅僅珠江口幾個城市能夠借助航運條件發展出口導向的制造業。在北方,有些海港冬天結冰,不結冰的港口又缺乏內河航運配合,局限了制造業的腹地。\n一個地方距離沿海大港口的遠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程度。就實際情況來看,離大港口越遠的城市,其GDP規模往往就越小。而就到沿海大港口的距離這一個變量,對大陸城市之間GDP規模的解釋力超過所有其他因素的總和,而這還是在國家大力扶持中西部和東北發展的情況下\n在改革開放之前相對封閉的計劃經濟時期,東北和華北擁有大陸最強大的制造業,那時海港條件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并不像改革開放之后那么重要。在改革開放之后,大陸區域經濟格局經歷了巨大的調整。東南沿江沿海地區更加適合發展出口導向型的制造業,一些大城市有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優勢,由此形成了新的區域發展格局。
那時交通工具落后,下游工業重裝備只能航運.選重慶是正確的。
你說長江水是那里來的,沒得上游水,你那重慶有個鏟鏟水,上游的水從重慶過一下路而已,而且大部都是四川流過切的。你那是下水,不過下水比較貴。😂// @憑月把酒嘆秋風: 你說算什么?小河溝而己,長江是母親河哦 // @簡單60211947: 不曉得都江堰算什么,成都真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