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可以分為四種情況,四組,也就是四個層次,每個層次三位皇帝:
第一個層次是康雍乾三位皇帝
康雍乾sheng世是大陸封建社會最后的輝煌,應該說康熙皇帝清圣祖玄燁、雍正皇帝清世宗胤禛、乾隆皇帝清高宗弘歷,三位算得上雄才大略,在各自的任期內都有很多政績:康熙皇帝在位61年,擒鰲拜、平三藩之亂、收回待灣、親征葛爾丹、編輯康熙字典等等。
雍正皇帝在位13年,實行新政,創設軍機處、平定青海之亂,再康乾晟世承上啟下。乾隆皇帝在位60年,又當了3年多太上皇掌權,自命為十全老人,應該說在乾隆皇帝在位前期還是比較勵精圖治的,國家也到了鼎盛,但是乾隆中后期走下坡路了,整體能力功績不如父祖。
排序就是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
第二個層次是天天順三位皇帝
這是前三位的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年號天命,實際上他建立的后金,稱大汗,并未稱帝,皇帝是后來追認的。他奠定了清朝的基礎,十三副鎧甲起兵,統一女真各部,以七大恨宣布與明朝決裂,薩爾滸之戰大敗明軍,后又攻占了遼陽沈陽等地。努爾哈赤肯定是一代梟雄,但是畢竟還是局限于遼東一隅,影響上小一點。
清太宗皇太極,繼任大汗后改年號天聰,他是清朝的實際建立者,也是第一位皇帝,1636年改國號為清后,他年號也改為崇德,所以皇太極是清朝唯一有兩個年號的皇帝。他在位期間主要是繼續對明朝取攻勢,還曾攻入喜峰口包圍北京,袁崇煥還因此原因被捕最終被殺。皇太極還徹底征服了北韓,使北韓成為清藩屬國。但是皇太極也沒能等到入主中原那一天就暴亡了。
清世祖順治帝福臨,繼位時還是個小孩,由叔叔多爾袞攝政王掌權,但是他是清朝第一個入主中原的皇帝,也因此稱祖,在多爾袞死后,順治也親政了幾年,那時候清朝初入主中原,形勢復雜,應該說福臨還是有一定軍政才能的,無奈壽命太短。但是他還是要強于許多不爭氣的后世子孫的。
排序就是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帝。
第三個層次是嘉道咸三位皇帝
這是三個清朝開始走下坡路的皇帝。清仁宗嘉慶皇帝颙炎,在父親乾隆皇帝手中其實已經接過一個爛攤子,他也想勵精圖治,初年也曾殺大貪官和珅、整肅權貴、停止文字獄等,但是總體來說回天乏力,白蓮教起義風起云涌,官僚系統不負責任得過且過,曾經發生皇帝神武門遇刺的險情和林清而天理教徒攻入紫禁城的驚天大事!
清宣宗道光皇帝年輕時貌似很厲害,天理教攻入紫禁城他還兩槍放倒了教徒,穩定了局勢。但是面臨西方殖民者的堅船利炮,他束手無策,徒喚奈何,簽訂了大陸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大陸開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清文宗咸豐皇帝奕詝雖然在皇位繼承上贏了,但是他接手而是一個內憂外患的爛攤子:太平天國運動占領江南半壁河山,英法聯軍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攻入北京,咸豐皇帝倉皇逃亡熱河,最后一籌莫展的他死在了熱河,也不過才三十歲。他還有一大失誤就是留下了一個禍國殃民的慈禧太后那拉氏!
順序:嘉慶皇帝道光皇帝和咸豐皇帝
第四個層次是同光宣三位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載淳、清德宗光緒皇帝載湉和末代皇帝宣統溥儀,是三個傀儡皇帝,因此也談不上能力和貢獻,不過相比之下,光緒皇帝還曾經領導過百日維新,因此三人中他排第一,而溥儀只當了不到三年清朝皇帝,根本還不懂事,更是在成年以后走錯了路,因此排外最后。
康熙應該放到最后 他自己學習西方文化 應該懂的西方文化優勢 卻不發揚導致中華民族失去了追趕先進科學的機會 以致到現在也趕不上 悲哀
乾隆排不了那么高
乾隆就算了吧
乾隆肯定太高了,我心中是這樣:康熙、雍正、皇太極、努爾哈赤、順治、嘉慶、乾隆、道光、光緒、咸豐、同治,溥儀太小了就不排列了
不長眼,乾隆應該排最后,清朝就是敗在他手上。
排名是康熙,雍正,皇太極,清太祖,道光,光緒,嘉慶,乾隆,順治,咸豐,同治
康熙確實千古一帝,雄才大略,開疆拓土,文治武功,奠定了大清王朝的基業。一輩子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親征橫掃周邊,雖然說沒能跟上世界潮流,那也只能說明是封建農耕制度的巔峰和局限性。反過來看,歷史上的哪個君王又沒有局限性呢?
滿清十三王朝,加上多爾袞
?收回待灣?
對清史研究得如此透徹,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