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現在是一個3A旅游景點,凡是到安徽桐城旅游的人們,都會去游覽一番。其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角,全長100米,寬兩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間。
過去小巷的南邊是清朝宰相張英的府邸,北邊是吳氏家的宅院。
形成現在我們看到的六尺巷,是北邊吳家翻蓋宅院引起的。
換言之,在清朝康熙年間,“六尺巷”其實是不存在的。
六尺巷的南邊原先住著清朝宰相張英及其后人,是時張英官拜文華殿大學部士兼禮部尚書,位高權重,是康熙的紅人。
六尺巷的北邊是吳家的院落,是地方上一富戶。
也就是說在過去兩家之間是一墻之隔,是沒有6尺巷的。
事情是這樣:有一年,吳家翻蓋房子的時候,吳家說這一隔之墻的“墻”是他家的。
張家卻認為這堵墻是自家的,為這一道墻,雙方爭執不下。
吳家覺得自己家有錢,張家覺得自己勢大,誰也不服誰就把官司打到了縣衙。
縣令有鑒于雙方家庭背景深厚,想調解各退一步,但是達不成和解。
張家后人為了盡快結案,于是就給張英寫了一封信,信中大概意思是說吳家要獨占一堵墻,乞望幫我們出口氣。
張英看罷信明白了這是宅基地糾紛,這種事農村很普遍。都是由于上輩人沒有形成契約文字,或者明示權利,在翻蓋房的時候就會出現糾紛。
張英心想,雖然只是一墻之爭,如果處理不好鄰居關系,低頭不見抬頭見,出出進進會很尷尬。
張英沒有利用權勢壓制吳家,而是給自己的家人回了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的意思是:不就是為了一墻之爭嗎?咱們讓給吳家三尺,這不就解決了。
張英給家人上了一堂“政治課”,意思是不要在這上面斤斤計較,人活著爭來爭去,一閉眼還不是一了百了。
什么你的我的,一切都是浮云,長城依然在,當年修建長城的秦始皇去了哪里?還用問?早死了!
張家后人有所感悟,老爺子說得話有道理既然老爺子發話了,張家后人大度讓出了三尺地。
吳家一看這種情況深受感動,于是也讓出了三尺地。這樣一來,兩家之間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六尺巷。
現在桐城六尺巷口兩端立著石牌坊,上面刻著“禮讓”二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到糾紛要本著禮讓三分的態度處理問題,用行動感動對方,于是就會出現“你推我讓”美好的結局。
現在六尺巷成了教育人們禮讓的宣傳基地。
文/秉燭讀春秋
記得當時我的政治老師給我們上課時講過到現在為止都記憶猶新。只要我碰到與人有糾紛時就會想起這個故事禮讓一點,以后做什么事都順順利利到今天。
千里修書為一墻′讓他一墻又何妨,昔日長城存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濟南有條九尺胡洞,又稱仁義胡洞。千里修書只為墻,不禁使我笑斷腸。鄰里相處和為貴,讓出三尺又何仿。
這事發生在明朝時,河南省安陽市北大街向西‘仁義巷’當時郭首輔在北京做官,現在郭首輔家廟就在仁義巷南邊保存完好。
我就想想知道現在兩家的房子屬于誰
這故事是禹州明兵部尚書馬旭升的勸鄰居的故事,至今六尺仁義巷還在。
這是宋朝余靖在廣東韶關市的故事吧
非常有教育意義,做人要有大量,
到底六尺巷從那里傳下的,不是鄭板橋的典故嗎
為了蓋房子,我也讓三尺給鄰居做路。也是受這典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