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帽子王”絕對是清朝皇帝賜予宗室子弟的最高榮譽,縱觀滿清順治入關后到同治這二百多年間,皇帝都沒有賞賜過這個待遇,就足見它的稀缺了。
此前被授予“鐵帽子王”的都是什么人
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讬、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八人都是大清的開國功臣,在清初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才獲得了王位世襲罔替的殊榮。
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有何功勞,能夠得此勛勞
奕訢
奕訢因與哥哥咸豐皇帝奕詝面和心不和,在咸豐朝基本就是靠邊站的人物,基本就靠皇弟和先皇之子的資本混飯吃。
1861年咸豐病死在承德避暑山莊,臨終確立了“八大臣”的托孤體制,結果能力、血緣都是首屈一指的奕訢卻不在這八人之列,自然氣憤非常。
恰巧兩宮皇太后也對以肅順為首的這八個大臣極為不滿,叔嫂三人一拍即合,隨即發動了辛酉政變把國家大權奪了回來。
恭親王奕訢留守京師,聞喪奔赴,兩太后為言載垣等擅政狀。九月,奉文宗喪回京師,即下詔罪載垣、端華、肅順,皆至死,并罷黜諸大臣預贊襄政務者。—《清史稿》
也正是憑著這個“不世之功”,奕訢才當上了“鐵帽子王”。
奕譞
奕譞和哥哥奕訢不同,他是靠兒子上位的。
1875年,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病逝。
本來皇帝駕崩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讓他的兒子做接班人接著干就行,屌絲男士偏偏同治無嗣,導致大陸國家元首緊急“出缺”!
最后在嫂子慈禧太后的千挑萬選之下選中了醇親王奕譞的四歲小兒載恬,想要讓他過繼到自己這里,讓他來接替咸豐的皇位。
光緒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坐上了皇帝寶座,奕譞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太上皇”,這樣看起來做個“鐵帽子王”也沒什么稀奇的了。
奕劻
相比其余十一位,奕劻就顯得有點相形見絀了:無論是文韜還是武略都是處在最下層。
他最出名的兩個特點就是見風使舵和貪得無厭,
(奕劻)受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斷送在奕劻手里。—溥儀
就因為在戊戌變法中擁護慈禧、清洗維新派中立下功勞,因而被慈禧重賞,成為了第十二位“鐵帽子王”。
總評
“鐵帽子王”的濫封與晚清的一派衰敗景象也可以說的上是相得益彰了吧!
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你把怡賢親王胤祥置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