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盡可夫”現在是個貶義詞,是說女人放蕩不知廉恥,換男人如同穿衣服,全憑喜好,用身體換取利益,這種道德敗壞的女人當然被人所不恥和唾棄。“人盡可夫”出自《左傳》一文,但并非用來貶低女人,而是另有含義。
一、“人盡可夫”的背后是另一種對生活妥協的悲哀
我記得一個段子這樣說道。
見一貌美女子站在街頭,正是花開正艷,風情萬千的年紀,我開始相信緣分,這不就是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嗎?為了脫單的大業,于是我麻著膽子上前套近乎,看著她甜甜的笑,我覺得我愛了,她說500;我黯然神傷,轉身離去,沒有情,光剩下愛有何意義?
雖然人選擇不了人生,但可以選擇貧窮地笑著保持自尊,沒有富貴,但要有不愧天地的正氣。
“人盡可夫”其實是種侮辱性的話語,不管對方是什么人,都不要給別人戴上這頂帽子,用這個詞侮辱了別人的一生。生活,不是每個人都能選擇光鮮體面,更多的是對生活的妥協和自賤的無奈。
人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所以無須過多指責,花美麗站在一邊觀看就好;不要想著將花整個摘回家,摘不到就胡亂貶低,惡狠狠地往下賤里說。
二、“人盡可夫”古文是強調父與夫之間的從屬關系
“人盡可夫”出自《左傳》,原文意思強調的是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標準,而不是一個帶有侮辱性的貶義詞。
這個故事比較有趣,里面含有很多東西,比如孝道,比如大義滅親,比如權勢與親情的選擇,還有點老婆和媽掉水里先救誰的矛盾——選擇父親活還是選擇丈夫死。
1、殺機
這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鄭國,國君鄭厲公心里不大舒服,因為大臣祭仲權勢很大,把持著朝政,自己這個皇帝活得很憋屈,就跟祭仲的孫子似的,所以就尋思著把祭仲殺了。
鄭厲公摸了一把胡子,老子的江山老子做主,祭仲休要猖狂!
為了做得隱秘,防止祭仲勢力反撲,鄭厲公于是威逼利誘選到了祭仲的女婿——雍糾。
俗話說女婿半邊兒,雍糾這個女婿倒是很勢力,不念父子情義,轉手就把老丈人賣了,磨刀準備下手。
厲公四年,祭仲專國政。厲公患之,陰使其婿雍糾欲殺祭仲。
2、反殺
雍糾之妻看見雍糾看自己的眼光很復雜,憐憫、痛苦、內疚摻雜其中,心下忐忑,便問他發生了什么事,大不了自己去求父親祭仲幫忙。
雍糾嘆息一聲,搖頭不語。
夜晚無意中夢囈出殺岳父之謀,糾妻大驚,一晚輾轉難以安睡。
天明后逼問雍糾,雍糾無奈告知實情,以夫妻之情請求保密,否則自己性命難保。
糾妻得知實情,哭成淚人,父與夫,該何去何從?
思慮半天后,糾妻向母親請安后,隨口問道:“:母親,你覺得父親與丈夫誰會更親一點呢?”
“小丫頭今兒怎么問這么奇怪的問題?”
“我就想知道你怎么想的唄,母親。”
祭妻笑了笑,摸摸女兒的頭,笑罵道:“父為子綱,當然父為重,夫為輕,自古以來皆如此。兒啊,父親給你生命,并撫養成人,不圖報恩,只盼你一生富貴榮華,最是無私。丈夫只是你人生的過客,即使沒了,還可以再找,天下男子皆可入你眼。父親與你只有一次的緣分,沒了就再也找不回了,所以父親是最親的;而丈夫只是陪你一段路程的過客而已,次之。”
糾妻含淚向父道出了雍糾殺父之謀,祭仲得知真相,當即下令在鬧市處死了雍糾這只養不家的白眼狼。
糾妻,祭仲女也,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母曰:“父一而已,人盡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殺雍糾,戮之于市。
3、尾聲
鄭厲公知道刺殺失敗,自己勢力無法對抗祭仲,也怕祭仲借機殺了自己或者逼宮,于是大罵著雍糾,收殮其尸體倉皇而逃。
“殺千刀的雍糾,你大事和女人商量,你不做死不會死,老子卻被你害慘了!”
鄭厲公棄國逃跑,心中有恨,難免要以謀害親夫的罪名來數落糾妻,并拿其母口中“人盡可夫”來敗落其名聲,說糾妻就是個放蕩不守廉潔的破爛貨;由此“人盡可夫”開始用來形容不貞潔的女人。
厲公無柰祭仲何,怒糾曰:“謀及婦人,死固宜哉!”
媽媽是個明白人[贊]
被老太太套路了,老太太的意思是不要殺我老公。
因為媽老了,而媳婦難娶,成本太高。
漲知識了!
盡善盡美之文。
[捂臉]這么說,這特么還是個褒義詞[捂臉],意思是,爹就一個,老公人人都可以是[捂臉]
到底是出自史記還是左傳?
原來 這個意思,跟男人常說的:媽就一個,妻子可以換人。異曲同工之意。
這個成語應該叫:老子的老公要殺媽的老公后來媽的老公殺了老子老公!
詮釋很全面清楚。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