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為什么會傳位給義子柴榮,他沒有侄子嗎?

后周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十七,后周皇帝郭威病重,即將不起。臨終前,他召見養子:侍中、開封尹、判內外兵馬事、晉王郭榮進宮,拉著他的手囑咐說:“我去世后,靈柩不要長久停在宮中。你等我一死就馬上修建陵墓,不要大肆動工,不要在陵前立石人獸,也不要派軍士宮人守陵。只安排陵墓附近人家三十戶守陵即可。然后在陵前立一塊碑,刻上‘大周天子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嗣天子不敢違也’,就可以了。”

安排好后事后,郭威再召見外甥、殿前都指揮使李重進,加封其為武信節度使,命他在病榻前向晉王郭榮行君臣禮,以定名份,同時也有消除其覬覦皇位之心的用意。李重進毫不猶豫,在郭威的駕前向年齡比自己小的晉王郭榮行君臣大禮,從而使得后周權力交接在接波瀾不驚中平安地進行。

當晚,心中再沒有遺憾的郭威駕崩于汴梁皇宮滋德殿,時年五十一。朝臣為其尊謚號圣神恭肅文武孝皇帝,上廟號太祖。四月,后周太祖郭威下葬于嵩陵。

身為皇帝,卻沒有將皇位傳給兒子,而是留給了養子,后周太祖郭威和他的養子郭榮之間,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呢?我們接下來詳細的加以敘述,為大家解開這歷史上的真相。

郭威,是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縣)人,父親名叫郭簡,曾擔任過晉王李克用(即后唐莊宗李存勗之父)勢力范圍下的順州(今北京順義縣)刺史,后來在五代亂世中被與李克用為敵的幽州節度使燕王劉仁恭殺害。當年只有幾歲的郭威只得跟隨母親王氏及家人前往潞州(今山西長治)投親,途中母親意外病逝,幸好同行的外姨母韓氏撫養了這個幼兒,郭威才能長大成人。

成年后,郭威長得魁梧雄壯,勇力過人,因此被李克用屬下的澤潞節度使李繼韜看中,將其招募至麾下,成為“牙兵”(即節度藩帥親兵),這一年,郭威十八歲。

在軍中郭威為人豪爽、好勇敢斗,經常給別人打抱不平。一次,郭威和駐地一個欺行霸市的屠戶紛爭中,失手殺死屠戶,結果被抓(后世水滸中魯智深擊殺鎮關西一段,應該就是從這里得到的啟發)。事情報到李繼韜那里,李繼韜有感于郭威勇氣和膽識,以及平時作戰時的奮勇,于是把他放了,之后又暗地里把他收到軍中。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李繼韜因暗地里勾結后梁、背叛后唐事發,被后唐莊宗李存勖召回洛陽,斬殺于天津橋,澤潞鎮也被廢除。當時還在澤潞軍中的郭威也隨之被收編進后唐軍隊,因為勇武有力,后唐莊宗把他編入了自己的親軍“從馬直”。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四月,后唐莊宗李存勗在興教門之變中死于亂軍,繼位的后唐明宗李嗣源將大批莊宗后宮妃嬪遣散回原籍,其中有一個姓柴的美人,是邢州龍崗(河北邢臺)人,也在遣散之列,于是攜帶多年積攢的金帛財物,準備返回刑州。

在北歸刑州途中,柴氏和前來迎接自己的父母相遇在黃河南岸,但是遭逢大雨,一連十幾天沒有停,柴氏全家被阻擋在河南岸驛館中,暫避于此。

一天,在驛館中,柴氏無意中看見一個身軀偉岸、氣度不凡的軍士從門口走過,雖然衣服襤褸破爛,可是相貌堂堂、威武有度。

于是柴氏問驛館人:“此何人?”,驛館吏員回答說:“此馬步軍吏郭雀兒也!”郭雀兒,就是郭威。

柴氏見郭威相貌不凡、氣度堂堂,于是讓驛館吏員喚他進來,給他換上干凈衣服,送他食物,并攀談起來。談話中,柴氏得知郭威也是刑州人,心中更是欣喜。一來二去之下,柴氏決定要嫁給這個剛剛認識的青年軍人。

得知女兒要嫁給一個窮軍人,柴氏的父母堅決不同意,說:“你怎么說也曾經是皇帝身邊的人,回家后當要嫁給節度使,為何一定要嫁這個此素味平生的人呢?”柴氏說:“我在宮中時間很久,能夠分辨貴賤,這個男子有貴人像,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堅決要嫁給當時還默默無問、地位低下的郭威。

郭威無意中路過驛館,沒想到居然白白撿了一個美女妻子,簡直是喜出望外,對于這樁婚事沒有任何意見,一萬個同意!當年,郭威二十三。

于是,柴氏把隨身所帶的財物分一半給父母帶回老家,另一半就作為嫁妝,和郭威在黃河邊的驛館中成親。因為是在貧賤低微之中和柴氏結婚,而且柴氏從不嫌棄自己,所以郭威和柴氏夫妻感情一直非常好,對她敬重有加,倍加愛護。

成親后,依靠柴氏的嫁妝,郭威逐步改善了自己的境遇,在軍中一路升遷,從后唐禁軍馬步軍一個普通軍士,逐漸成為后唐、后晉大將,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劉知遠麾下的親軍將領,為劉知遠出生入死,立下過很大的功勞。

在地位逐漸提升的同時,郭威和柴氏成親后卻遲遲沒有生下兒女,多年都無子。但是郭威毫不在意,并沒有任何怨言。

此時,柴氏的兄長柴守禮因家道中落,所以讓自己的兒子柴榮前去投奔姑姑柴氏。這樣,當年還不滿十歲的柴榮從老家刑州堯山(河北隆堯縣,即郭威的老家)便告別父母,來到姑父郭威和姑母身邊。

柴榮從小早熟,又為人謹厚,生性樸實,來到姑父郭威家后即開始幫助郭威處理家務事宜,機靈乖巧,深受郭威的喜愛。而柴氏無子,對于這個侄兒視同己出,關愛非常。見妻子深愛侄子,這個外侄確實也是自己所喜愛,于是敬重柴氏的郭威在得到柴氏同意、并與柴守禮商議后,正式收養柴榮為養子,改名郭榮。

當時,郭威尚未發跡,家境不是很富裕,少年柴榮為了郭家開支家用,小小年紀就承擔重任,外出經營茶葉及貨物生意,長期往返南北各地等地,為郭家操持家業,很是辛苦。成年后,在郭威的扶持下,郭榮才棄商從戎,隨養父南北征討,建立功勛。

后晉天福十二年(947年)六月,郭威的主公:后晉檢校司空、侍衛馬步都指揮使、點檢隨駕六軍諸衛事、許州節度使、朱州節度使、檢校太傅、北京(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政權。之后劉知遠擊敗契丹留守軍隊,攻克開封,建都于此,劉知遠即后漢高祖。

時任劉知遠帳下右牙(衙)指揮使的郭威在劉知遠稱帝前就主動勸說其早日稱帝,稱帝后又屢立戰功,成為劉知遠建立后漢的主要功臣。于是,劉知遠加封郭威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統領后漢軍隊。而郭榮則被封為左監門衛大將軍。

后漢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后漢高祖劉知遠病重,臨終前向史弘肇、王章、蘇逢吉、郭威等大臣托孤,隨即駕崩于汴京皇宮,時年五十四歲。其子劉承祐在諸托孤大臣的協助下繼位,即后漢隱帝。

后漢隱帝年幼,繼位后藩鎮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等不服,相繼起兵造反,對抗后漢朝廷。

后漢乾祐元年(948年),后漢隱帝下令郭威率兵出征,討伐三鎮。郭威不復所望,一舉攻破河中,殺李守貞。趙思綰、王景崇害怕郭威軍鋒,相繼歸降,后漢政權得以穩定。之后,郭威乘勝再北伐燕京,大破契丹,消除了北部威脅。

戰后,郭威因功被晉封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兼管河北諸州郡。成為后漢軍事第一人。此時,他的原配妻子柴氏已死,而郭威也有了郭侗(青哥)、郭信(意哥)兩個親生兒子,但是對于養子郭榮,郭威從來沒有流露過疏遠冷淡,還是一如既往地親近和信任,父子感情絲毫不受任何影響。

后漢隱帝起先依靠郭威平定內外叛亂,得以穩定社稷。但是在朝野穩定后,又擔心郭威手中權力過大、威脅皇權,于是對郭威等輔政老臣等猜忌日深,準備逐步將他們鏟除,以衛護皇權。

后漢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后漢隱帝突然動手,把輔政大臣史弘肇、楊邠、王章等全部誅殺,然后密令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殺郭威,鎮寧軍節度李弘義誅殺侍衛步軍指揮使王殷。不料李弘義卻把詔書密告王殷。王殷立即向郭威告急變。

領兵駐守魏州(河北大名)的郭威見事情緊急,于是采用軍中謀士魏仁浦計策,偽造隱帝詔書,宣稱其令郭威誅殺諸將,致使魏州軍士群情激憤,然后推舉郭威起兵討伐朝廷,號稱“清君側”。郭威出兵后,留養子郭榮留守魏州,主持后方軍政事務。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十四,郭威率大軍渡河,并上奏隱帝,要求隱帝將攛掇其發動政變的“奸臣”李業交出,隱帝大怒,在朝會上出示郭威的奏章。大臣們都說郭威反狀已明,必須出兵嚴懲并夷滅三族。

于是,隱帝下令,把郭威留在京師汴梁的家屬:兒子郭侗(青哥)、郭信(意哥)、兩個女兒;侄子郭守筠、郭奉超、郭遜(定哥);養子郭榮的兒子郭宗誼(宜哥)、郭宗誠(尚在襁褓、無大名、名系追賜)、郭宗諴(尚在襁褓、無大名、名系追賜);郭威的繼妻張氏、郭榮的發妻劉氏等郭氏滿門,不論男女,全部押上刑場,夷滅全家。

之后,隱帝親自率領大軍,出城征討郭威。但是在七里坡之戰中,后漢軍大敗于郭威之手,后漢隱帝劉承祐倉惶出逃,途中被親隨郭允明所殺。郭威于是得以入京,在覲見李太后之后,推舉太后臨朝聽政,并提出擁立后漢宗室、武寧節度使劉赟為新帝,以穩定局勢。

后漢乾祐三年十二月(陽歷已經是951年1月)初一,北方有報契丹兵大舉南下,于是李太后命郭威率軍北上抵御,郭威在十二月十五率大軍出發。十二月十九,大軍途經澶州時,軍士發動兵變,把一面黃旗加在郭威身上,大呼萬歲,奉其為新帝。于是郭威順勢在十二月二十四返回汴京,奏報并逼迫李太后,授其為“監國”,自此奪得后漢國政(這就是日后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原始版。而且這個時候,趙匡胤已經投入郭威的軍中,很有可能就在澶州軍中,也許全程參與了這一次兵變)。

后漢乾祐四年 (951年)正月初五,郭威在汴京正式稱帝,建國號大周,改元廣順,史稱后周,郭威即后周太祖。

太祖即位后,追封原配柴氏為圣穆皇后,并在此以后沒有更立新皇后,以表達對于妻子的思念。

太祖以崇節儉、用仁德、輕徭薄役來治理天下。改革前朝弊政、整頓吏治綱紀、治理河患、招撫流民,發展農業。在他的統治之下,后周迅速強大,中原長期混亂分裂的局面開始向統一方面轉變,后周統治區域國富民強顯現,日后中原的一統,是自后周太祖時開啟了堅定的基礎。

在治理國家的同時,太祖也在考慮自己百年之后的儲君人選。他的親兒子、侄子等人已經被后漢隱帝全部殺害,現下自己的年紀也過了五十,再生下子嗣也很艱難。即使再有了兒子,后周太祖已經是近五十歲的人,不知道還能再活幾年(實際上,太祖也只活到五十一),如果自己幾年后去世,那么又是一個主少國疑的局面,后周社稷必定會傾覆。

于是,太祖決定不再寄希望于再誕育子嗣,而是從幸存的幾個子侄輩中,擇賢者立為皇儲,以延續社稷安寧。

太祖可供選擇的人選一共有三個:第一個就是發妻的侄子、也是自己二十多年的養子郭榮;第二個是自己的妹妹福慶長公主郭氏的兒子、外甥李重進;第三個是自己的女婿、四女兒壽安公主的駙馬張永德。因為他們年紀較長,跟隨自己從軍,后漢隱帝殺害郭氏一門時,都在魏州軍中,所以得以幸免于難。

三個人中,論血緣是李重進最親,為太祖的親外甥;論名份是張永德有利,是親女婿;而論感情和才能,則養子郭榮優勢明顯。三個人都很優秀,無論把社稷大位傳給誰,太祖都覺得不會有遺憾。

在經過長期的考慮后,太祖在廣順元年(951年)正式授予養子郭榮皇子的身份,任命他為澶州(今河南濮陽)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保,封太原郡侯,而外甥李重進 則封 為內殿直都知 、泗州刺史,女婿張永德為內殿直小底四班都知、和州刺史。這樣,在名份上,郭榮得以勝出,成為太祖的實際繼承人。

后周廣順二年(952年)正月,泰寧軍節度使慕容彥超作亂,太祖出兵平亂。戰事一度不利時,太祖曾對宰臣們說:“如朕不可行,當使澶州兒子(指郭榮)擊賊,方辦吾事。”顯示了他已經視郭榮為自己的皇儲,有重用并托付江山的意思。當年十二月,郭榮晉封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廣順三年(953年)正月,郭榮自澶州入朝,覲見太祖,同年三月,郭榮被晉封為晉王,就任開封府尹。在五代之際,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各朝不明立太子儲君,而一旦皇家子弟擔任了開封府尹,并封晉王,那么就意味著他已經是王朝的儲君了(日后宋朝建立,宋太宗就是先擔任了晉王、開封府尹,最后成為了皇帝)。

明確了郭榮的儲君之位后,太祖再授外甥李重進為大內都點檢兼馬步軍都指揮使,女婿張永德為小底第一軍都指揮使 。廣順三年(953年)再授李重進為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為殿前都虞候 ,讓自己這兩個僅存的后輩掌管殿前親軍,為郭榮護佑左右。

后周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太祖病逝于汴京,如同之前所描述的一樣,在臨終前,太祖親手把江山交給了養子、皇嗣郭榮,并讓外甥李重進在自己面前向郭榮行君臣大禮,明確了二人的名份,使得天下人都知道郭榮是嗣皇帝人選,同時也保護了李重進不至于被猜忌而導致危險。之后才心滿意足地離開人世。

而郭榮,則在太祖靈柩前即位,成為后周第二代皇帝,這就是后周世宗。

太祖的苦心沒有白費,后周世宗即位后,對于表兄李重進、妹夫張永德信任有加,委以重任。李重進被授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張永德接任殿前都指揮使,分別掌管后周侍衛親軍和殿前親軍。在后來的戰爭中,李重進、,張永德都展現了過人的軍事才能。為世宗和后周建立赫赫功勛。李重進以戰功拜歸德節度使、同平章事、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成為“使相”;張永德也以戰功加檢校太傅,授義成軍節度使。

世宗對于太祖的恩德和關愛,一生都不曾忘記,嚴守父子名份,從未有過恢復柴姓,回歸柴氏宗族的念頭。即位后,對于尚在人世的生父柴守禮,世宗厚加官祿,賜官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同時多加田地美宅,侍奉甚厚。但是,世宗沒有奉柴守禮為“太上皇”,而是從養父的角度出發,以生父為“元舅”,即以柴守禮為母親(其實是姑母)的哥哥,加以優渥對待。為了不使天下人認為自己獲取皇位后就冷淡對待郭家,世宗自成為皇帝后,就再也沒有和生父柴守禮見面,直至駕崩。

后周太祖和養子世宗,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他們的父子感情卻一直保持得深厚和真摯,甚至比有些親生父子還要深,這也是世宗在他一生中,除了那些文治武功之外,最為世人所稱道的優秀品質,后周世宗郭榮,不愧為五代第一明君。

最后,再特別說明一下:后周世宗自被后周太祖收為養子那一天起,就是叫做郭榮,在之后的日子里,從來也沒有叫過柴榮。他的兒子,即后周恭帝,也是叫做郭宗訓,從沒有叫過柴宗訓。

我們后世所熟知的“柴榮”稱謂,是宋太祖趙匡胤在篡奪后周社稷后,為了掩飾自己篡位的真相,所以把世宗改名為柴榮,意思是世宗也是以外姓人的身份自后周太祖郭威的手中繼承了江山,那么自己奪取了柴家的江山,也不算失德和無禮了。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沒看過五代史和宋史,不過柴榮繼嗣了正常要改姓,寫進族譜(皇室的話為宗室譜)的名字應該是郭榮。血緣是傳承的重要樞紐,但沒有血緣的養子或者繼子,改姓之后都是獲得承認的。ps:我阿公就是領養的,和曾祖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所以肯定改姓寫入族譜最終繼嗣,是沒有問題的

  2. 個人感覺趙匡胤不想傳位趙光義的,自己沒想到自己死的太突然而已,趙光義為什么弄個金匱之盟什么的?又為什么匆匆改年號什么的,肯定有鬼

  3. 歷史上有幾位帝王曹操、楊廣、柴榮、拓跋宏、袁世凱都是格局開闊,能力超強,開創一片大業.沒有趕上好的時代,沒有一統天下長治久安.

  4. 是柴榮還是郭榮,一頭霧水。

  5. 柴榮是真心把養父郭威當父親來看待?

  6. 郭威確實選對了接班人,柴榮的能力不在唐宗宋祖之下,可惜就是去世太早,要不就沒有趙匡胤什么事了

  7. 你都不理解宗族秩序。女婿和外甥是外性,已是別家人了。養子是繼承香火的,是一家人。古人表親能結合就是這道理,你聽說堂兄妹結合的嗎?還有同性封王,異性有封王的嗎?你見過哪個皇帝給他女婿、外孫,姐夫、妹夫、 外甥封王的。他們是外戚,說破天也只能封侯。只有給兄弟,子侄封王,因為他們是宗室。養子和入贅的女婿要傳承香火,是需要祭拜養父的,繼承權要比侄子大。侄子只會祭拜他的祖父和父親,卻不會祭拜伯叔父。

  8. 柴榮有雄才大略,定邊之能,擊敗南方實力最強的南唐,還從契丹人手里奪回石敬瑭賣的幽云十六州中的三州,可嘆三十九就病亡了。沒有這道屏障,中原王朝門戶洞開,游牧民族的騎兵來去自如。五百多年的敵占區

  9. 這篇文章寫的真好,史實準確,文筆流暢,行文如行云流水一般,且條理清晰,是不可多得的史家之言

  10. 柴榮如果還多活幾十年,哪有趙家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