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于應天府(南京)登基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并在當年遣大軍北,于閏七月攻克大都(北京),迫使元順帝北逃,明朝成為中原新的主宰者,朱元璋即明太祖。
太祖在立國之初,軍國大事繁雜,而且諸子也年幼,所以并沒有馬上著手建立完備的宗藩制度,除即位時冊立長子朱標為皇太子外,其余諸子皆未封授爵位。
洪武三年(1370年),天下初定,太祖決定建藩,以屏護皇室。他在和諸臣的朝議中總結宋元興衰治亂的經驗時提出“宋元敗亡、在于主弱臣強,宗室無力;我朝當引以為鑒,廣建宗藩,以衛社稷”。
同時,太祖又吸取了漢晉宗室藩王裂土建國、形同自立、權力過大,導致威脅中樞,最終野心膨脹舉兵作亂的教訓,制定了一套有別于漢唐宋元諸代的宗藩制度,并親自編寫《皇明祖訓》,把這些規章制度一一加以詳解,詔命后世子孫以其中的規定作為自己平日的行為規范,不得有違。
明朝宗藩制度,其主要內容是
“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世襲罔替、禁絕四民之業”。
藩王分封不授實際疆土,有封國而不領民政大權,地位尊崇但不得無故結交地方官員,爵位世襲,不得從事士農工商之業。
自太祖創立宗藩制度、到成祖靖難成功后收回諸藩軍事指揮權,英宗時確定親藩不再入朝、二王不相見,明朝宗藩制度逐步完善,藩王的權力和地位也一再被壓縮。最后除了尊崇的地位和優渥的待遇外,明朝藩王基本上只能做一個富貴閑人,政治上毫無影響力了。
洪武三年、十一年、二十四年(1370年、1378年、1391年)太祖三次建藩,把除皇太子之外的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侄孫冊立為王,建藩于全國各地,用以“眾建宗親以藩王室”,并給諸藩設立了
“授金冊金寶,府置官屬,護衛甲士三千人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皆伏而拜謁,不得鈞禮”的優厚待遇。
洪武九年(1376年),太祖再定諸王歲祿
“諸親王歲供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紗、羅各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綿二千兩,鹽二百引,花千斤。馬料草月支五十匹。緞匹紗羅者歲按價給予匠料,由王府自造。”(靖江王歲祿米二萬石,鈔萬貫,其余為親王之半,馬料草月支二十匹。)
此后,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歷、泰昌、天啟,至崇禎元年(1628年),明朝歷代皇帝所冊立親王、建藩計七十九位(指始封親王、承繼者不計),其中實封六十二位,追封十七位,另靖江王一位,合計八十藩國。(崇禎帝實封親王二位、追封四位,都在崇禎元年以后;建文帝次子朱文圭被追封潤王是在南明隆武時期。)
其中,因事犯法被廢、舉兵作亂被廢、自盡除國、無子除國、入承大統升為帝系等原因,先后有五十個藩國沒有傳承至崇禎元年(1628年)。
至崇禎元年(1628年),明代諸藩尚存者—————
一、太祖位下
秦王:始封者太祖次子秦慜王朱樉;秦藩秦肅王朱誼漶薨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秦世子朱存樞歷經十年等待,尚未襲封,秦藩此時無親王在位。(秦世子薨于崇禎二年(1629年),非《南明史》中記載后來承襲秦王爵位,然后被李自成俘獲,之后又降清,最后被殺于京師的經歷。)
晉王:始封者太祖三子晉恭王朱棡;此時在位者是晉裕王朱求桂(晉裕王薨于崇禎三年(1630年),非《明史》記載被李自成俘獲,再降清后被殺的結果。)
周王:始封者太祖五子周定王朱橚;此時在位者是周端王朱肅溱(薨于崇禎八年(1635年)。)
楚王:始封者太祖六子楚昭王朱楨;此時在位者是楚王朱華奎(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起義軍破武昌,朱華奎被投入長江溺死。)
魯王:始封者太祖十子魯荒王朱檀;此時在位者是魯憲王朱壽鋐(薨于崇禎九年(1636年)。)
蜀王:始封者太祖十一子蜀獻王朱椿;此時在位者是蜀王朱至澍(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起義軍破成都,朱至澍投井自盡。)
代王:始封者太祖十三子代簡王朱桂;此時在位者是代康王朱鼎渭(薨于崇禎二年(1629年)。)
肅王:始封者太祖十四子肅莊王朱楧;此時在位者是肅王朱識鋐(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義軍西征,破蘭州,俘獲并處死了朱識鋐。)
慶王:始封者太祖十六子慶靖王朱栴;此時在位者是慶王朱倬漼(尚未受朝廷冊封)。(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義軍西征,破寧夏鎮城,俘朱倬漼,次年將其殺于山西。)
岷王:始封者太祖十六子岷莊王朱楩;此時在位者是岷王朱禋洪(薨于崇禎元年(1628年)。)
韓王:始封者太祖二十子韓憲王朱松;此時在位者是韓王朱亶塉(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義軍破平涼,俘獲并處死了朱亶塉。)
沈王:始封者太祖二十一子沈簡王朱模;此時在位者是沈王朱效鏞。(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部將劉芳亮破潞州,朱效鏞被俘,下落不明。)
唐王:始封者太祖二十三子唐定王唐定王朱桱;此時在位者是唐端王朱碩熿。(薨于崇禎二年(1629年),其孫朱聿鍵在隆武元年(1645年)稱帝后,追謚為端皇帝。)
崇禎元年(1628年),太祖位下尚存親藩者十三王。另十一王中,四子燕王入承大統,為成祖(永樂帝);九子趙王、二十二子安王、二十四子郢王絕嗣;八子潭王牽扯謀反案,惶恐自盡;七子齊王、十九子谷王作亂被廢;十二子湘王反抗建文帝削藩,憤而自盡;十五子遼王、十七子寧王、二十五子伊王后裔犯法,被廢藩。
二、成祖位下
趙王(第二次建趙藩):始封者成祖三子趙簡王朱高燧;此時在位者是趙順王朱慈斡(斗改火)。(薨于崇禎二年(1629年)。)
崇禎元年(1628年),成祖祖位下尚存親藩者僅一王。另一王,次子漢王因謀反,于宣德元年廢藩。
三、仁宗位下
鄭王:始封者仁宗次子鄭靖王朱瞻埈;此時在位者是鄭敬王朱載壐(薨于崇禎十三年(1640年)。)
襄王:始封者仁宗五子襄憲王朱瞻墡;此時在位者是襄忠王朱翊銘(崇禎十四年(1641年),張獻忠起義軍破襄陽,殺襄王朱翊銘。)
荊王:始封者仁宗六子荊憲王朱瞻堈;此時在位者是荊王朱慈煙(薨于崇禎十五年(1642年)。)
淮王:始封者仁宗七子淮靖王朱瞻墺;此時淮王朱翊鉅已去世,淮世子朱常清尚未承襲王位,淮藩無親王在位。(崇禎四年(1631年),淮世子朱常清承襲王位。)
崇禎元年(1628年),仁宗位下尚存親藩者四王。另五王,三子越王、四子蘄王、八子滕王、九子梁王、十子衛王皆絕嗣。
四、宣宗位下
郕王:始封者宣宗次子郕王朱祁鈺,后承襲大統,為代宗(景泰帝)。
崇禎元年(1628年),宣宗位下無親藩存世。
五、英宗位下
德王:始封者英宗次子德莊王朱見潾;此時在位者是德王朱常潔(薨于崇禎五年(1632年)。)
崇王:始封者英宗六子崇簡王朱見澤;;此時在位者是崇王朱由樻(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起義軍破汝寧,俘崇王朱由樻,封其襄城伯。朱由樻不從,逃跑途中被殺。)
吉王:始封者英宗七子吉簡王朱見浚;此時在位者是吉王朱由棟(薨于崇禎九年(1636年)。)
崇禎元年(1628年),英宗位下尚存親藩者三王,另四王,四子許王、五子秀王、八子忻王絕嗣,九子徽王后裔犯法,被廢藩。
六、憲宗位下
益王:始封者英宗六子益端王朱祐檳;此時在位者是益定王朱由本(薨于崇禎七年(1634年)。)
衡王:始封者英宗七子衡恭王朱祐楎;此時衡憲王朱常㵂已去世,衡世子朱由檡尚未即位,衡藩無親王在位。(崇禎元年(1628年),衡世子朱由檡去世,崇禎五年(1632年),衡憲王朱常㵂第三子朱由棷承襲王位。)
榮王:始封者英宗十三子榮莊王朱祐樞;;此時在位者是榮憲王朱由枵(薨于崇禎二年(1629年)。)
崇禎元年(1628年),英宗位下尚存親藩者三王,另七王,四子興王朱佑杬子朱厚熜入承大統,為世宗(嘉靖帝);五子岐王、八子雍王、九子壽王、十一子汝王、十二子涇王、十四子申王皆絕嗣。
七、孝宗位下、武宗位下
孝宗次子蔚王早夭,武宗絕嗣
崇禎元年(1628年),孝宗、武宗位下無親藩存世。
八、世宗位下
裕王:朱載坖,后承襲大統,為穆宗(隆慶帝)。
另五王,四子景王絕嗣,五子穎王、六子戚王、七子薊王、八子均王均早夭。
崇禎元年(1628年),世宗位下無親藩存世。
九、穆宗位下
潞王:始封者穆宗四子潞簡王朱翊鏐;此時在位者是潞王朱常淓(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南下,破南京,俘弘光帝;潞王朱常淓在監國,后降清,被殺于京師(北京)。)
崇禎元年(1628年),穆宗位下尚存親藩者僅一王,另一王,長子靖王早夭。
十、神宗位下
福王:始封者神宗三子福王朱常洵,此時在位。(崇禎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起義軍破洛陽,殺福王朱常洵。子朱由崧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即位后,追謚為孝皇帝。)
瑞王:始封者神宗五子瑞王朱常浩,此時在位。(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起義軍破重慶,擒獲并處死了避難在此的瑞王朱常浩。)
惠王:始封者神宗六子惠王朱常潤,此時在位。(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南下,避難于紹興的朱常潤降清,后在京師(北京)被殺。)
桂王:始封者神宗七子桂端王朱常潤瀛,此時在位。(弘光元年(1645年)十一月病薨于梧州,子朱由榔在永歷元年(1646年)即位后,追謚為禮宗孝端皇帝。)
崇禎元年(1628年),神宗位下尚存親藩者四王,另三王,次子邠王、四子沅王、八子永思王早夭。
十一、光宗位下
信王:承襲大統,為思宗(崇禎帝)。
另五王,次子簡王、三子齊王、四子懷王、六子湘王、七子惠王(和神宗第六子同王號)皆早夭。
崇禎元年(1628年),光宗位下無親藩存世。
十二、靖江王
始封者為太祖侄孫朱守謙,此時在位者為靖江榮穆王朱履祜(薨于崇禎七年(1634年)。)靖江藩為太祖長兄朱興隆后裔,是明代唯一一位非太祖后裔的宗藩,其位稍低于親王,高于其他郡王,所以靖江王的冠服、車輅儀仗、朝賀禮儀等制度和親王基本相同,王府官屬、護衛也用親王制度,唯祿米同郡王標準。
十三、興宗(懿文太子)位下
長子虞王早夭,三子吳王(廣澤王)、四子衡王(懷恩王)被廢,五子徐王被降封甌寧王,皆絕嗣。
崇禎元年(1628年),興宗(懿文太子)位下無親藩存世。
寧藩,徽藩,伊藩,遼藩只是大宗被廢,小宗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