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把自己稱朕的稱呼是從秦始皇開始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后,開始了一系列的統一建制。同時也包括了建立了皇帝制度,也是大陸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當時丞相李斯建議設立一個皇帝的第一人稱,秦始皇就選擇了“朕”這個字。而后,歷朝歷代都遵循了秦始皇的這個規矩,把自己稱作“朕”。此后普通人也是不能隨意用“朕”,只有皇帝才能說。
而太子的出現要稍晚一些,漢代以后,皇帝所立嗣子稱太子,又稱皇太子,多系嫡長子。被立為太子的人,都是儲君,算是以后的皇帝,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所以太子的稱呼還是要講究的。
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對皇帝、皇后、太后。太子一般把自己稱為“兒臣”。
二、太子對同輩和同朝官員,一般會把自己稱為“本宮”和“孤”,因為太子是以諸皇子之首和儲君的身份,地位僅次于皇帝,理所當然地應該居住在除正殿,即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之外的等級最高的地方,一般來說,太子(儲君)是住在皇帝正殿的東邊,所以也叫做東宮,而東宮也就成了太子的代稱。所以,太子本身也以“本宮”自稱。
三、而同輩及同朝官員對太子的稱謂則稱為“殿下”。漢代開始,官員稱皇太子、諸侯王為“殿下”,也是與太子的居住地有關。這是一種敬稱,是對太子的尊重和敬重。
對太后(祖母)稱兒臣?
太子對皇帝稱臣,兒臣是電視劇的說法
秦始皇是寡人
太子居東宮 稱本宮或本王
太子稱本宮[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