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的兩塊大洋相當于現在多少錢?

民國三年二月(1914年),北洋政府為整頓幣制,頒布了《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共同開鑄一圓銀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或”袁大頭”。

袁大頭的推出,逐步取代了滿清時期的“龍洋”、外國銀幣“鷹洋”、以及“孫洋”和“船洋”等小眾幣種。

(袁大頭)

在人民幣出現之前,袁大頭作為大陸市場流通的霸主,稱霸了整整幾十年,那個時代,被稱為銀圓時代。

這幾十年間,銀圓的價值一直很穩定,雖然時有小波動,但是相比其他銅元、兌換券、金元券等紙幣的不斷貶值,簡直好得不要太多。

1918年,清華外教狄登麥調查了北京西郊第一區的195家居民,其中有100家漢族,95家滿族,計算得出平均五口之家,至少需要年收入100銀圓,才能維持得了基本生活。

狄登麥指出:“年收入100銀圓的家庭,可以買到粗劣的食物充饑,刮風下風有間爛屋遮頭,此外,過年還能有剩錢添2件新衣服,買夠過冬的煤炭,甚至還能擠出5圓錢備用,頭疼腦熱抓點藥,或者誰家有紅白喜事湊個份子,要是腐敗一點過幾年過節還能買點肉吃。”

按狄登麥的說法,他調查的是首都郊區擁有“小康水平”的居民,全國各地農村更窮的他沒有調查到。

1912年到1919年,這段民國之初,物價是比較穩定的,到了1920年,才開始物價飛漲,5、6年間的物價上漲了三分之一。

根據孟天培與甘布爾的調查,從清末1900年到民國初1926年的北京物價,制成了一張表格,請看下圖(截取部分):

可見1918年那時候的北京物價,1銀圓約等于2009年的100塊人民幣。

魯迅在北大一個月平均工資是260大洋,相當于2009年的月薪2.6萬,國學大師辜鴻銘給老外講課,一次每人收兩個大洋,那就是2009年的每人200塊一人,一次講課,至少得幾十人吧?大家自己腦補一下。

我們以實物價格,看看當時1塊銀圓的購買力是多少。

1911年——1919年,上海米價比較恒定,每石(178斤)6銀圓,即每斤大米要3.4分錢,1銀圓可以買30斤上等大米;那時豬肉每斤1角2分錢,1銀圓可以買8斤左右的豬肉;棉布每市尺1角錢,1銀圓可以買10尺;白糖每斤6分錢,植物油每斤7-9分錢,食鹽每斤1-2分錢……

北京的物價與上海相比,差不了多少。

1916年,北京豬肉價錢為每百斤(老秤)13圓3角,約等于每斤(新秤)1角1分錢。(老秤每斤596.82克,新秤每斤500克)

由此可以計算得出,1913年,魯迅剛在北大任教時的月薪是220塊大洋,即可以買2244斤豬肉;1916年,他被加薪到300塊大洋每月,可以買2692斤豬肉,真是吃豬肉都吃到怕。

按國人的習俗,有錢了當然要買田買地買大屋了,于是魯迅開始囤房產。

1919年,五四運動過后,魯迅在西直門內買了一座四合院,花了3500塊大洋,因為魯迅積蓄不夠,賣了紹興祖宅得了1000塊大洋,又去銀行貸款了500塊大洋才買的。

1924年5月,魯迅在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買了一座小四合院,花了800塊大洋。

(就是這一座800塊大洋)

另外,那時候北京郊區一畝良田不足半塊大洋,城區一畝宅基地也才幾十塊大洋,王府井附近兩進兩跨,裝修好的四合院,甚至150塊大洋就能買下,房價與他工資相比,簡直便宜得要人老命。

不過魯迅花錢大手大腳慣了,根本沒啥積蓄,要是他那時候瘋狂囤積房產田地,將會在今天留給他后人無盡的財富。

難怪那時候的魯迅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知識果然改變命運。

因此,1918年的兩塊大洋相當于2009年的200塊,筆者估算約等于現在的800塊左右。你同意筆者的估算嗎?

參考:《歷史上銀圓的購買力》、《魯迅北京買房花費》

文:梁生

4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魯迅16年月工資按豬肉比價相當于現在8萬左右,想買四合院是做夢吧[靈光一閃],可見現在房價高的離譜了

  2. 魯迅時代的北京房價有個特殊情況,就是國民政府雖然正式定都南京是1928年,但在這以前北洋政府的號召已經遠不象以前,前期北洋政府建都北京所以北京是首都,設立了大量的政府部門,大量的國家公務人員都在北京,但國民政府興起之后大量的人員外流,造成北京空房很多,房價低落。

  3. 魯迅要是囤積田產地產的話,會給后人留下無盡的麻煩

  4. 說的有理有據,佩服,也學習了[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