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約西元前2146年-前1675年,約延續471年)始于夏禹,終于桀,共17帝,
夏朝
商朝(約西元前1675年-前1029年,享國646年)始于商湯,終于商紂,共30帝,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稱殷商,商朝時奴隸制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并在文化,青銅冶煉等發面達到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
商朝
商朝
周朝分為“西周”與”東周“(前11世紀—前256年,共計約791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近一百年,問題在于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西周始于周武王-姬發,終于周幽王-姬宮湦東周始于周平王-姬宜臼,終于周赧王-姬延(東周分為”春秋“及戰國,)周朝共傳30代38王,
西周
東周
東周
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享國14年)始于嬴政,終于胡亥,共2帝,秦朝是由戰國時代后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大帝國,秦朝開國君主秦王政自稱始皇帝,從此有了皇帝一詞語,國號秦,王室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別于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
秦朝
漢朝主要分為西漢和東漢,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西漢(西元前202年-西元8年12月)西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不久爆發綠林赤眉起義,西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西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后東漢名存實亡,西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后,劉備建立蜀漢延續漢室,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西漢(共15帝、享國210年)
新朝(共1帝、享國16年)
玄漢(共1帝、享國3年)
赤眉漢(共1帝、享國3年)
東漢(共14帝、享國195年)
蜀漢(共2帝、享國42年)
漢朝多少年歷史呢?有以下幾種說法:
只計算東漢和西漢的時間為405年,西漢和東漢之間的時間以及之后沒有計入,
從西漢建立到東漢滅亡,漢朝的時間為422年,
如果從西漢建立到蜀漢的話,就是469年,
西漢(共15帝、享國210年)
前206年漢高祖劉邦自稱漢王,前202年稱皇帝,建立漢朝,
西元8年王莽稱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一共210年,
劉邦
西漢
新朝(共1帝、享國16年)
新朝(西元8年—西元23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后出現的朝代,為西漢外戚王莽所建立,西元8年12月,王莽廢西漢最后一位君主孺子嬰(劉嬰)為安定公,改國號為新,取自于其最初受封的新都侯,又因為新朝為建興帝王莽所建,故世稱“新莽”,建都長安(今西安),并更名為常安,
玄漢(共1帝、享國3年)
地皇三年(西元22年)七月,平林人陳牧率千余人起義,回應綠林軍,號“平林兵”, 在此避難的劉玄,隨即加入平林兵,擔任安集掾的職務,
地皇四年(西元23年)平林兵與下江兵合并,并于此年的二月初一在淯水(今河南白河)擁立更始將軍劉玄為帝,恢復漢朝國號,建元更始,史稱更始政權,
更始二年(西元25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投降,隨后被殺,“更始政權”告終,
赤眉漢(共1帝、享國3年)
自西元25年稱皇帝,至西元27年投降劉秀,共在位3年,
新朝、玄漢、赤眉漢
東漢(共14帝、享國195年)
西元25年—220年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他在綠林軍的協助下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朝,奪得帝位,劉秀建都洛陽,年號建武,重新恢復由劉氏統治的漢朝,史家稱此漢朝為東漢,
西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東漢宣布滅亡,共195年,
東漢
蜀漢(共2帝、享國42年)
蜀漢(221—263年),三國之一,為漢皇室后裔劉備所建立,蜀漢始于昭烈帝劉備,終于蜀后主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二年,
蜀漢
三國時期簡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中國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后世史家多稱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稱作“后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蜀漢又稱季漢(221—263年)(西漢、東漢的延續),國號為“漢”,而由于劉備所建立的政權以蜀地為根據地,所以多被稱為“蜀”,以其地稱其國,其實是對劉備政權的蔑稱,但后人逐漸習慣了這個稱呼,而又為了承認劉備建立的漢室政權,所以稱其為蜀漢,
吳國(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割據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于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于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三國時期持續了多少年?有多少位皇帝?
三國(220年—280年)三國從曹丕篡漢計算,三國持續了60年,(從黃巾起義開始計算的話(184年-280年)三國持續了96年,)
魏朝(220年—266年)共5帝(曹丕追封曹操)、享國46年,
蜀漢(221年—263年)共2帝,享國42年,
吳國(229年—280年)共4帝,享國52年,
三國
晉朝156年歷史,
晉朝(西元265—西元420年),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西晉為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王朝之一,兩晉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其中東晉屬于六朝之一,
西晉(西元266年—西元316年)是中國歷史上短暫的大一統王朝之一,另與東晉合稱晉朝,西晉國祚僅51年,共5位皇帝,若以滅東吳始,則僅立朝37年,
東晉(西元317年-西元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后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西晉
南北朝持續了169年
南北朝時期(西元420年~西元58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西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開始,至西元589年隋滅陳為止,
南朝(西元420年-西元589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存在于漢人于南方建立的四個朝代的總稱,
[南朝]劉宋(西元420年~479年,享國:59年)
[南朝]蕭齊(西元479年—502年,享國:23年)
[南朝]蕭梁(西元502年-560年,享國:58年)
[南朝]南陳(西元557年-589年,享國:32年)
[南朝]西梁(西元555—587年,享國:32年)
[南朝]侯漢(西元503年-552年,享國:49年)
北朝(386年——581年),指中國南北朝時期存在于北方五個朝代的總稱,
[北朝]北魏(西元386年—557年,享國:171年)
[北朝]東魏(西元534年―550年,享國:16年)
[北朝]西魏(西元535年―556年,享國:21年)
[北朝]北齊(西元550年—577年,享國:27年)
[北朝]北周(西元557年—581年,享國:24年)
南北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西元420年,宋武帝劉裕取代東晉政權,改國號宋,定都建康(今南京),因國君姓劉,為與后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因劉裕故鄉為春秋宋國故地,故以之為國號,又以五德終始說,劉宋為水德,故別稱水宋,
南朝宋
齊朝(479年—502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二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個,僅有二十三年,為蕭道成所建,定國號為大齊,改元建元,源于讖緯之說,史稱蕭齊或南齊,《讖書》云:“金刀利刃齊刈之”,意即“齊”將取代“宋”,
齊朝
南梁(502年-560年),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第三個朝代,由南齊宗室蕭衍取代齊朝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國號為梁,因皇室姓蕭,又稱蕭梁,
南梁
陳朝(557年-589年),史稱南陳,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后一個朝代,陳霸先代梁所建立的,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地區,南陳建立時已出現南弱北強的局面,南陳剛建立時面臨北方政權的入侵,形勢十分危急,
陳朝
西梁(555—587年),又稱為后梁,為中國在南北朝時代出現的國家,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殺梁元帝、立蕭詧為梁朝皇帝,史稱西梁或后梁,蕭詧是梁武帝之孫、昭明太子蕭統的第三子,字理孫,廟號中宗,西梁是梁朝宗室蕭詧在西魏扶持下建立的一個封建小朝廷,都江陵(今湖北江陵),統治地區位于梁的西邊,故又稱為西梁,
梁朝
西元551年侯景篡位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漢”,稱南梁漢帝,史稱“侯景之亂”,其后,江州刺史王僧辯、揚州刺史陳霸先先后發難,率領軍隊進攻侯景,侯景軍隊一觸即潰,侯景死后,尸體被分成好幾份,被人搶食,
漢
北魏(386年—557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
北魏
東魏(534年―550年)北朝的朝代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都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河南安陽市北),以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為別都,高歡坐鎮晉陽遙控朝廷,有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僅有一位皇帝,約十七年,
東魏
西魏(535年―556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由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由宇文泰擁立魏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為帝,與高歡所掌控的東魏對立,建都長安,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經歷兩代三帝,歷時二十二年,[1-2] 管轄今湖北襄陽以北、河南洛陽以西,原北魏統治的西部地區,
西魏
北齊(西元550年—577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方割據王朝,東魏權臣高歡死后,長子高澄繼專魏政,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殺,其弟高洋襲位,這位“內雖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廢掉東魏的傀儡皇帝孝靜帝,于西元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史稱北齊,
北齊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稱后周(唐宋以后鮮用),宇文周,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其子宇文覺正式建立,歷五帝,共二十四年,西魏恭帝三年(西元556年),實際掌握西魏政權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覺繼任大冢宰,自稱周公,次年初,他廢西魏恭帝自立,國號周,建都于長安(今陜西西安市),史稱北周,
北周
隋朝經歷了38年,歷6帝
隋朝(581年-618年,一說619年或630年)是中國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重要朝代,因唐朝與隋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故史學家常將兩朝合稱為隋唐,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定國號為“隋”,北周覆亡,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619年王世充廢隋哀帝,隋朝滅亡,享國38年,
隋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
西元618年李淵在長安(今西安)稱帝建立唐朝,626年,唐太宗繼位后開創貞觀之治,其后唐高宗承貞觀之遺風開創永徽之治,之后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革命后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后勵精圖治,開創了經濟繁榮、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歷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后國勢復振,末期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唐
唐
宋朝(西元960年2月4日—西元1279年3月19日)是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十九年,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后的朝代,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共九位皇帝,享國167年,北宋定都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并先后設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與東京合稱四京,
南宋(1127-1279年)是宋朝靖康之恥以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三年,
宋
元朝可以分為3個部分,元朝統治了中國98年(不計算大蒙古國和北元)
大蒙古國,由蒙古奇源部、包姓、博爾濟錦氏、鐵木真,于1206年在斡難河河源建立,尊汗號為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是元朝潰退到蒙古高原之后的政權,共七位帝王,享國35年,
元
元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歷經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西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 明初定都于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 ,而在應天府設立南直隸,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國力強盛,政治清明,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后經弘治中興、萬歷中興國勢復振,后期因政治腐敗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于煤山自縊殉國,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權,隨后清朝趁亂入關,擊敗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政權,1662年永歷帝朱由榔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占臺灣,明鄭結束,
明
清朝(1644—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也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歷經十二帝,享國267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李自成率大順軍攻占明朝國都北京,一片石之戰后,清軍趁勢入關,政治上推行首崇滿洲、圈地投充、剃發易服、遷海令、文字獄等等,軍事上打擊農民軍和南明諸政權并大規模屠城(詳見滿清大屠殺),逐步掌握全國,后經康雍乾三朝發展至鼎盛,這一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奠定了近現代中國的領土主權,同時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
清
中華民國西元1912-194937年南京江蘇南京孫中山,張作霖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轉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