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慘敗源于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的戰敗。
當時,日本對戰爭的結果準備了三種預案:如果海戰失利,日本退守本土,如果獲勝,則在大陸登陸,打平的話,就在北韓半島和大陸拉鋸。可見,中日海上決戰是一場決定兩個國家未來命運的事件,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上的“決定性會戰”。正如以后眾所周知的那樣,我們在那場決定性的海上會戰中嚴重受挫,從而完全喪失了制海權。接著在日本海陸進攻下,輸掉了整個甲午戰爭,并以李鴻章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而告終。
中日甲午海戰,大陸艦隊輸在什么地方?
中日甲午海戰前海軍實力對比(以1887年數據為參照對比)
清朝一共建設了四支海軍:北洋艦隊、南洋艦隊、廣東水師、福建水師。其中福建水師隸屬福州船政局,以訓練為主,在1884年中法海戰后幾乎全軍覆沒。廣東海軍有魚雷巡洋艦兩艘,其中一艘“廣乙號”參加了豐島海戰并被擊沉。南洋海軍實力同樣很弱,缺乏能在大洋作戰的艦艇。這三支海軍實力之和,尚不如北洋艦隊一支。1887年,大陸海軍總噸位6.9843萬噸,居世界第10,但超過日本海軍總噸位。
據《德意志海軍年鑒》1891年統計,1887年日本海軍擁有戰斗艦艇27艘,共3.9682萬噸。但此后7年,到1894年中日海軍開戰前夕,日本海軍總噸位已經達到6.1373萬噸。而北洋水師則在4年中沒有添置一艘新型軍艦。
李鴻章根據丁汝昌、劉步蟾的建議給朝廷上奏折要求“添船更炮”,翁同龢等“清流”昏庸無知,慈禧腐敗奢侈,朝廷決策者們居然在1891年中日海軍競爭已經白熱化時反向操作,不僅不追加軍費,而且還停止海軍撥款兩年,并挪用海軍衙門750萬兩白銀,修繕“形象工程”頤和園以供皇室驕奢淫逸。臨戰前,北洋艦隊準備花32萬輛銀子購買12門速射炮,居然因無法湊到這筆款子而放棄。
日本海軍戰前實現了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裝備了最新式的大小口徑速射炮共173門。如果戰前750萬兩銀子不被清朝廷挪用,可增添最先進的大小口徑速射炮280門,這樣一來,在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要比日本艦隊多107門速射炮(原有小口徑速射炮和“廣丙”艦3門大陸120毫米速射炮尚不計算在內),即使不能徹底擊潰日本的聯合艦隊,起碼也能在兩軍對壘中占據上風。
清廷先是戰前停止撥款,繼而要求北洋海軍決戰必勝,實際上陷入到“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荒唐邏輯中,這就直接決定了李鴻章和北洋將士們的悲劇命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海軍此時第一線主力艦為13艘,總噸位3.72萬噸。這些艦艇在航速、火炮數量、火炮口徑、射擊速度和彈藥威力上幾乎全面超越了北洋水師過去引以為驕傲的艦艇。
以1894年9月17日12點55分開戰后一小時內雙方實際參戰軍艦為基準,經過反復計算后發現:中日雙方100毫米主戰火炮的理論發射數據為,日軍聯合艦隊為46242發,北洋艦隊為2368發,雙方的射速比是18.76︰1。顯而易見,日方的軍事火力幾乎是大陸的20倍。
并且,在戰前,北洋海軍的密碼其實已經被日軍破獲,要命的是北洋海軍一無所知,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更換密碼。
也許有人說,如果不是昏君當朝,而是秦皇漢武當道,大陸就不會有如此的歷史命運。問題在于,幾千年雄才大略的“明君”畢竟寥寥幾人,國家長治久安豈能依賴人治?
所以,從根本上講,封建專制制度導致軍事的失敗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