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柴窯存世、柴窯特征問題,你怎么看?

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據記載,柴窯創建于五代后周顯德初年河南鄭州。 鄭州下屬新密市牛店鎮有個月臺行政村,離市區20多公里,農歷每月單日有集。”月臺”原來叫”陽子臺”,還是春秋時期鄭國的屬下弭邑城,后來才改名為”月臺”,并且與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有關。2008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將月臺”唐宋瓷窯遺址”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出產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制作精美光彩絕倫,是當時諸多窯中最佳的。

唐氏《肆考》說,柴窯起于汴,相傳在設計這個瓷器的時候,世宗要求道:”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今論窯器者,一定會提到”柴汝官哥定”這幾個窯。然而柴窯已經消失很久了。即使得到了殘器碎片,制為冠飾、絳環、玩具,亦足珍貴。世傳柴瓷片,”寶瑩射目,光可卻矢。寶瑩則有之,卻矢未必然,蓋難得而重言之也。”

歷史相關資料記載:

1、明宣德三年(西元1428年),呂震編寫的《宣德鼎彝譜》記載:”……內府收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其柴、汝、官、哥、鈞、定中并選二十九種。”

2、據傳,明朝權相嚴嵩父子,借皇帝之名,舉全國之力,窮其一生搜羅到十數件柴窯瓷器。

3、《清稗類鈔》記載,周竹卿藏柴窯小水盂;又記,清人徐應香收藏一柴窯小盂,色鮮碧,質瑩薄,人間罕有。

4、清汪啟淑《水曹清暇錄》記載,有柴窯茶盞。

5、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清人何夢華為阮元購得柴窯一片,鑲作墨床,色亦蔥倩可愛。而光彩殊晦,疑為均窯混真。

6、清代劉體仁《七頌堂識小錄》中,記其親眼所見:”柴窯無完器,近復稍稍出焉,布庵見示一洗,圓而橢,面徑七寸,黝然深沉,光色不定,’雨過天青’未足形容,布庵曰:’予目之為絳青’。”

7、清宮內府曾有收藏記載,《清高宗御制詠瓷詩》中,有四首詠柴窯器的詩:《詠柴窯碗》兩首,《詠柴窯枕》、《詠柴窯如意枕》各一首。

8、邵蟄民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刊印的《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記載:”琉璃廠某古玩肆有殘瓷一片,就琢為園形,周徑約三寸余,厚分許,釉淡青色,光足可鑒人,四周露紫砂胚。柴瓷青如天,明如鏡,雖色光俱佳,而薄如紙一節已屬不符。”

9、民國趙汝珍《古玩指南》書中記載:”柴窯傳世極少,故宮中尚可見之。”

10、據傳,民國時期,袁世凱的管家、大收藏家郭葆昌以一處宅子、二十畝良田與人交換了一件柴窯器。

附:2011年元月1號至3號,央視尋寶論壇在北京舉辦了有中外人士參加的聯誼會。有一個日本人展示了一件自稱為“柴窯百合花瓶”的器物,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瓷器部主任呂成龍老師被邀觀看,其時呂成龍老師始終未發表任何看法和見解。其實這件所謂的“柴窯百合花瓶”是九十年初河南禹州地區現代仿鈞窯廠生產的,根本就不是柴窯,它的胎釉就是現代仿鈞窯器。



以上相關資料來源:互聯網 百科。 附加,轉載自網易部落格 莫林道人日志。上述內容僅供學習參考。

9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我有實物作證

  2. 汝窯瓷器就是仿造柴窯瓷器

  3. 柴窯即便是真的存在,我們的專家認識嗎?

  4. 芝麻醬色,乳濁釉,釉面像和田玉一樣,胎顆粒狀細沙樣!!!

  5. 柴窯當下就一傳說,無實物。應是秘窯的改良版,在宋就可能失傳。汝窯很可能就是仿柴窯的山寨版。。。

  6. 歷史絕不會空穴來風,柴窯存在一定是事實。但是因為沒有找到窯址,所以無參照物進行對比分析。但有很多史料記載可以參考,分析其特征。首先柴窯存世絕少,在明時已經十分珍稀。其二,其器型一定是五代的特征。其三,胎釉應該是極其細膩,以天青色為主色調,光可卻矢。其四,按宋代瓷器推論,底部不應有款,柴字和柴世宗款很值得懷疑。筆者研究柴窯多年,少有心得。僅存有來歷可考的三葉盞一件,歡迎諸友品鑒交流。lhw6879

  7. 我有柴窯瓷器。13931932214 // @雨辰13902212991: 柴瓷的存在是歷史事實,任何人否定不了,筆者已收藏大小各種柴瓷器二百七十多件。大的`四十多公分,小的只十一公分。只三五件無款飾,百分之九十的款為“柴\

  8. 柴瓷真的有那么珍貴嗎?民間有很多

  9. 柴瓷的存在是歷史事實,任何人否定不了,筆者已收藏大小各種柴瓷器二百七十多件。大的`四十多公分,小的只十一公分。只三五件無款飾,百分之九十的款為“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