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攝政王載灃的退休生活是怎么過的?

載灃,光緒皇帝的弟弟,是清朝最后一個皇帝宣統帝溥儀的親生父親,末代攝政王。

辛亥革命爆發后,隆裕太后(光緒帝皇后)認為攝政王載灃理政不力,命令他辭職。

載灃性善平和、不喜爭斗。1911年12月6日,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的職位,回到自己的宅第生活,享受醇親王的待遇。

這一年,載灃29歲。辭職后回到家中,他感覺十分輕松,并且樂呵呵對家人說:“從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末代攝政王載灃的退休生活正式開始。

退休之后不久,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溥儀宣告退位。

載灃安于現狀,只希望政府保持對清廷皇室的優待條件不變,沒有更高期待。

日常生活讀書、看報、寫字、有時也寫日記。醇親王府中一切大小事務都是由他的母親劉佳氏管理、安排,載灃基本上不管不問。

盡管載灃很想過上與世無爭、遠離紛擾的生活,但是,這樣一個政治背景深厚的人物,肯定會被一些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找上門的。

孫文贈照,前嫌化解

1912年9月10日,正在北京的孫中山親赴載灃家中,載灃親自把孫中山迎進親王府的大書房“寶翰堂”中。

兩人剛開始會談時,載灃有點緊張、不很自然。

孫中山對載灃辭去攝政王的舉動充分肯定;孫中山對載灃不問政治、不參加復辟活動給予贊許。

載灃與孫中山的會談進行了大約一個小時,氣氛較為融洽,雙方都比較高興。

臨別時,孫中山將自己的一幅照片贈給載灃,還在照片上親筆題字:“醇親王惠存,孫文贈”

第二天,溥倫代表載灃,前往孫中山住處回訪,中午在那家花園設宴款待孫中山。

一次造訪、一個回訪,清皇室重要成員與清朝的埋葬者之間的嫌恨仇怨算是化解了。

1924年底,孫中山二度進京,載灃精心安排一桌高檔筵席、紹興黃酒一甕,為孫中山接風洗塵。

事后沒過幾天,孫中山派馬超俊代表自己,前往醇親王府答謝,載灃親自接見了馬超俊,并致謝孫中山。

喜納小妾,好新諱醫

載灃退休后,宅于府中,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紀,讀書看報之余,情感需求自然必不可少,但與嫡福晉幼蘭志趣不投,愛好迥異。載灃決定納妾。

1912年,載灃將鄧佳氏迎入王府。那一年鄧佳氏15歲,成為載灃的側福晉。

鄧佳氏聰明賢慧,仰慕文化,學習勤奮,喜愛新事物。她喜歡攝影,熱愛繪畫,能彈風琴。

載灃曾經出使歐洲,熱愛西方新式生活。載灃是第一個穿西服的王公。他喜好數學,喜愛照像,樂于接受新生事物。

因此,載灃與側福晉鄧佳氏生活在一起,恩愛有加,甜密幸福。兩人共生育了兩男四女。

更讓人驚奇的是,兩人都有些不相信現代醫學、而信奉宿命。他們認為醫療是治不好疾病的,所以有病都堅持硬撐。

1942年,鄧佳氏輕微肺結核,沒有接受醫療,后病情惡化去世,年僅45歲。載灃內心無比悲痛,此后至死沒有續弦。

優待條款,期望入憲

1917年1月15日,在那家花園,載灃親自主持筵席,宴請170多位民國議員。

載灃請徐世昌幫忙,請求把對遜清皇室的優待條款寫入憲法、永遠有效。議長湯化龍等人即席表態,支持這項請求。

載灃也在努力活動,希望副總統馮國璋也支持優待清室。經過禁衛軍守備隊隊長從中牽線,馮國璋明確表態,支持將清室優待條款寫入憲法,切實加以保障。

因為張勛復辟,這次制憲無果而終,優待條款入憲的愿望沒有實現。

福晉幼蘭,強勢自盡

幼蘭是榮祿的女兒,慈禧太后的養女。1902年1月3日,慈禧太后在保定指婚,將幼蘭嫁給載灃。幼蘭成為載灃的嫡福晉。

出身于榮祿家庭,依靠慈禧太后這座強大的靠山,幼蘭在醇親王府中生活舒適愜意。

1906年正月十四,幼蘭生下長子溥儀,就是后來的末代皇帝。幼蘭與載灃共生育兩男三女。

幼蘭生性強勢,具有極其強烈的權力欲望。與載灃情趣相差太遠。

當載灃辭去攝政王回到府中時,幼蘭如臨深淵、無比失落。她想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已白費、所有的希望都有可能很難實現,不禁悲從心生,跑進臥室、關上房門,放聲痛哭。

當宣統皇帝退位之后,幼蘭痛不欲生、整天到晚郁郁寡歡,對載灃也冷若冰霜。

載灃對幼蘭不理解、也不接受。他有時也用言語不輕不重地指責她,但無濟于事。不久,載灃納了小妾鄧佳氏,彌補自己生活上的不足。

載灃繼續過著自己恬淡的生活;幼蘭卻為恢復帝業努力奮斗著。

一件突然發生的事,讓幼蘭徹底失去了對未來的信心。

1921年,宣統帝與瑾太妃(光緒帝妃)因太醫辭退一事,發生激烈沖突。瑾太妃把溥儀生母劉佳氏、幼蘭一同召入宮中,狠狠訓斥一番。

個性極強的幼蘭從未受到這樣的遭遇,忍受不了這個刺激,從宮里回到醇親王府后,越想越氣。

她認為丈夫窩囊,沒有能力;現在兒子又不聽話,惹來事端。一時想不開,吞下超量鴉片煙,自盡身亡,享年37歲。

溥儀聞聽噩耗,火速趕到醇親王府,跪到媽媽靈前,一句話沒講,只是重重地向媽媽磕了三個響頭。

這是溥儀進宮以來第一次回醇親王府。載灃看見兒子回家,百感交集,傷心與疼愛并重。

擔心兒子因為媽媽去世而與家庭生分相恨,擔心兒子傷心而影響其他事情,也擔心兒子年青氣盛以致做出過激行動,載灃將幼蘭死亡原因隱藏在心。

只是對溥儀說:“你額娘突然發生緊痰絕,一口氣沒上來就丟下我們走了。”

載灃長長嘆了一口氣,親自張羅,為幼蘭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法事。從此以后,載灃很少與外人談起幼蘭。

玉祥逼宮,載灃勸說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要將宣統帝溥儀從故宮中趕出去。

載灃希望兒子溥儀能留居宮內,保留遜帝地位。在溥儀還沒有被趕出故宮的時候,載灃到南苑駐軍營地去了好幾趟,試圖說服馮玉祥放棄逼宮。

有一次,載灃好不容易進到南苑駐軍的會客廳,看見一個身穿灰布軍大衣的大漢,面朝里站在廳中。

載灃以為那人是馮玉祥的警衛,上前小心翼翼地詢問:“馮檢閱使在營中嗎?”

大漢轉過身來,回答道:“我就是馮玉祥。”聲如洪鐘,不怒也威。

載灃心中畏懼,沒有說上多少話,就離開了。

載灃找機會向馮玉祥贈送了一些貴重禮品,又再次當面與馮玉祥會談,但是,馮玉祥反封建的革命決心已十分堅定,他只是禮貌地應付載灃,逼宮態度沒有改變。

載灃竭盡全力,但每次都是垂頭喪氣離開。勸說馮玉祥不要將溥儀趕出皇宮這件事,終于以失敗而宣告結束。

隨后不久,宣統帝號被廢除,每年四百萬兩銀子停止供奉,溥儀遷出故宮,宮內財產歸民國政府所有。

溥儀被驅趕出宮,住進了醇親王府的北府。載灃十分恐慌,他很擔心兒子的生命安全。

馮玉祥被迫通電辭職后,載灃一心一意想爭取讓兒子恢復帝號、回歸皇宮。

有人主張讓溥儀出國,載灃不同意。他禁止這種主張的人進入王府;可疑人士來訪溥儀,載灃要么攔阻不讓接見,要么親自站在旁邊看著,不讓來人有勸說溥儀出國的機會。

當時溥儀只有18歲,年幼氣盛,找個機會離開醇親王府,躲進東交民巷的日本使館。

載灃曾經去過幾次,勸說兒子回到王府,但是溥儀堅決不同意。

1926年2月23日晚,溥儀逃到天津、入住張園。載灃時常到那里看望兒子,但是兒大不由老,最終沒有勸回溥儀。

滿洲稱帝,載灃反對

1932年3月1日,日本策劃成立了偽滿洲國,溥儀出任偽滿洲國執政。1934年,改為滿洲帝國,溥儀改稱皇帝,年號為康德。

載灃向來反對兒子與日本人親近,溥儀到東北去了,載灃認為兇多吉少。

溥儀當上偽滿國皇帝之后,多次要載灃全家搬過去,享受皇族生活。日本人也多次勸說載灃遷往長春。

載灃不相信日本人,他對兒子的處境憂心忡忡。載灃認為全家都去東北是愚蠢至極,因為一旦陷入圈套,必將任人宰割、死無葬身之地。

載灃不但自己不去東北,還一直把最小的兒子、最小的兩個女兒都留在身邊,也不放他們去東北。

1934年7月,因思念兒子溥儀,載灃到長春去了一趟。在長春住了一個多月后,回到內地,大部分時候都住在北京的王府。

載灃反對溥儀接受日本人的安排,但勸說兒子沒有成功。

六十大壽,快樂一天

1942年正月,七弟載濤親自組織張羅,為載灃舉行了六十壽辰盛宴。

初春的寒冷像小刀一樣,藏在風中,刮到行人的臉上有絲絲疼痛,小瓣雪花慢悠悠地飄在北平幽深的天空中,但是,什剎海北岸的醇親王府花園卻是另一番景象。

花園里所有的道路都被打掃得干干凈凈。大人小孩來往穿梭,繁忙熱鬧。應載濤的邀約,載灃散居在各地的子女都已經趕來,他們要為載灃慶祝大壽。

載灃的臥房裝飾一新,改成了壽堂。里里外外的墻壁上掛滿了親屬族人、舊友故好敬贈的壽聯。祥和之氣溢滿花園內外。

宴會就在在園里舉行,載濤還請了馬連良、孟小冬主演兩出大戲。馬連良演唱了一出《游龍戲鳳》;孟小冬演唱了一出《盜宗卷》。

載灃在眾人簇擁中欣賞了兩出大戲,笑容始終洋溢在臉上,不時發出朗朗笑聲。載灃高興地說:“這是我六十年中最快樂的一天!”

北平解放,載灃愛國

1948年底,載灃知道解放軍包圍了北平城。擔心家人被沖散飄零,載灃讓家人都搬進花園的益壽堂。

隆隆炮聲傳來,載灃命人用厚實的棉被把所有窗戶遮得嚴嚴實實,家里漆黑一團。

家里人都說白天把被子撤下來,可載灃堅決不同意。

1949年1月,傅作義和平起義。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城內。載灃把自己的感受寫到日記中:“正月,北平局部開始和平矣……解放軍入城尚俱安靖。”

載灃覺得共產黨政權不同于以往。他雇了一輛洋車從鼓樓大街出發,一直跑到地安門大街,然后又跑回鼓樓。他親手買了幾串山楂糖葫蘆,有滋有味地品嘗,酸在嘴里,甜到心上。

載灃生活在新大陸的幸福里,接受了新時代的風尚。1950年2月,載灃派溥任參加了韞歡的婚禮。

這是破天荒的大事,韞歡自由戀愛,得到了載灃的認可。

看到新社會新氣象,載灃也希望自己能為新大陸作些貢獻。1950年,載灃把王府出售給國立高級工業學校,自己搬到東城魏家胡同46號,后又搬遷到利溥營11號居住。

變賣家業,維持生活

從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后,載灃帶著一家人主要依靠變賣家業維持生活。載灃除了變賣一些值錢的古董之外,也接受溥儀的資助。

溥儀在滿洲期間,也給家里一些支持。

載灃愛書如命,從不賣書。載灃也捐獻了不少皇家寶物給北京大學部。

不信醫藥,瞌然長逝

載灃堅信“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晚年患病后,他根本不聽醫生囑咐,他把藥品扔掉。他有糖尿病,卻愛吃甜食,病情總在不斷惡化。

1950年冬天,北京異常寒冷。載灃雙腿嚴重萎縮,身體十分虛弱。載濤帶他到火鍋店吃了一頓大餐,回家后病情急劇病化。

后來,糖尿病又并發尿毒癥。

1951年2月3日,載灃病逝,終年68歲。溥任和溥濤料事喪事,將大陸末代攝政王載灃安葬在北京西郊福田公墓。

載灃寬厚和善、順應形勢,歷經數個政權更迭,最終因疾病而亡,也算是善終了。

你覺得載灃退休后的生活怎么樣?歡迎評論、交流。

我是:岳飛的飛。

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馮玉祥才是真正的歷史罪人。

  2. 馮玉祥逼宮就是違憲行為,給九一八張目!

  3. 他哥去當了皇帝,所以他才有機會當醇親王吧。

  4. 載灃反對兒子投靠日本人,是個愛國人士。

  5. 馮玉祥不怎么樣,倒戈將軍,沒有契約精神,廢除清室優待一事做得極差

  6. 睡覺吧,明天早起再看

  7. 載灃是大陸最后一個皇帝的生父。

  8. 載灃愛子心切,盡管兒子不是很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