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那么多人覺得諸葛亮不會用兵?

魏國之所以沒有能夠吞并蜀漢,那是因為蜀道這個天然屏障,如果熟悉歷史,我們知道歷史上很多皇帝或者軍閥都會來這里避難,就是利用這里的天險。比如在安史之亂中,過來避難的唐玄宗;國民政府時期,幾乎把整個南京搬到重慶,把這里當做抗戰的大后方。

蜀道

對于想攻打蜀國的人來說非常困難,那么蜀國想攻打別人也是一樣的,每一次伐魏都要擔心后備補給問題,比如我們熟悉的斬馬謖,就因為失去街亭這個運糧要道。估計小時候很多人跟我一樣好奇,失了街亭不能繞道嗎?陸遜曾經把劉備的大軍比喻成長蛇,蜿蜒在群山之中,首尾很難呼應,可見蜀道真的只有一條。

綜合國力、軍事實力等都差距這么大,而且行軍這么艱難,為什么諸葛亮要死磕魏國,一而再再而三的要去北伐呢?

歐洲騎士團

有一種說法是:蜀國是一個類似歐洲騎士團一樣的國家,依靠戰爭來保證整個國家的正常運轉,一旦弱小的蜀國放棄軍事進攻,魏國就會有守勢發展成為攻勢,就像我們足球場上一樣,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典型這一類型國家就是蒙古帝國,在沒有對外戰爭的時候,放牧讓他們居住得非常分散,只有對中原民族進行搶劫的時候,他們才會凝聚成一支部隊。

蜀國不是游牧的蒙古人,他們需要奪取政權,而不是去搶劫的。另外還有,我們有沒有想過,戰爭是防守容易還是進攻容易?諸葛亮當時糧草運輸成本極其高,能夠運送到前線的不到1/8,也就是說80%以上要消耗在路上。這也是古代戰爭陸地運輸的癥結,我們看到隋煬帝為什么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大運河,其實就是為了節省更多運輸成本,方便從杭州運送補給到北京,然后攻打高句麗。

大運河

可見如果采取主動進攻,消耗的戰爭成本要高很多,而且還要面對蜀道這個運輸成本高的道路,非常不明智的,那么為什么還要北伐呢?

諸葛亮北伐真實目的

在蜀漢,劉備是一個外來政權,原本劉璋想借劉備之手對抗張魯,結果劉備非但沒有幫忙攻打張魯,而且鳩占鵲巢,直接把劉璋給拿下了,隨后把劉璋囚禁到荊州。這事兒干的非常不地道,因此讓當時貴族十分不滿,尤其原蜀地這些宗親,劉備對外標榜就是宗親不打宗親,可是隨后這一操作卻讓劉備幾乎名譽掃地。

劇照 劉璋

之后劉備打出的旗幟是“中興漢朝”,也就是說我們做這些小的犧牲都是為了光復漢室。此時如果蜀國偏居一隅,無所作為地安安穩穩過日子,等著魏國來犯,這個政權合法性是受到質疑的,與那些搶地盤的軍閥相比有什么區別呢?

一旦政權合法性遭受到質疑,那么這些內部矛盾都被凸顯出來。《三國志・蜀書》中記載,蜀國群臣好內斗,如果有劉備或者諸葛亮他們還能夠鎮得住,當諸葛亮也走后,整個蜀國成了一盤散沙,很快從內部瓦解。

宮殿高臺

蜀國當時流行讖緯之學,也就是一語成讖,類似于今天的算命。比如閬中人周舒,他就拿《春秋緯》中“代漢者,當涂高”,來預言,取代漢朝的是宮殿高臺,那么宮殿高臺在哪兒,宮門的臺觀呀,也就是“魏”字。就連當時蜀國的大儒譙周都開玩笑的說,“先主諱備,其訓具也,后主諱禪,其訓授也,如言劉已具矣,當授與人也。”意思是說,你看劉備名字里有個“備”字,劉禪呢有個”禪“字,合起來是準備禪讓,這劉家看來要完了,要傳給其他族呀!可見這批知識分子有多么不待見劉備。

劇照 劉禪 諸葛亮

平息內部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外戰爭,無論古今,還是中外,在我們現在的政治格局中叫“轉移大陸視線,緩解大陸矛盾“。諸葛亮標榜著蜀漢的正統性,所有的對外戰爭都是討伐漢賊,打仗不但能夠使整個國家處于戰備狀態,而且還可以利用非常規手段行使權力。比如二戰時期,美國正在經歷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羅斯福把所有刺激政策都用完,正一籌莫展的時候,剛好日本撞到槍口上,于是羅斯福總統迅速把國家調整到戰備狀態,很快解決了大陸矛盾。具體詳見《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羅斯福會不會成為希特勒》

魏延進攻路線圖

在《三國志·魏延傳》里看到魏延有一個很冒險的方案:

“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但是諸葛亮卻否定這個計劃,魏延覺得諸葛亮膽子太小,后來很多人也在探討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包括《三國志》陳壽也認為,諸葛亮太過于謹慎。但是如果我們回到北伐政治目的來看,打仗的目的是為了宣揚我們蜀漢的正統性,哪怕這個突襲成功了,也不符合正統國君討伐的流程。

這一套流程是從周禮演變而來的,成為那個年代大家墨守的規則,歐陽修的詩里講過“自古王者師,有征而無戰”,具有政權正統性的軍事力量一定是“征伐”,而不是做這種偷襲的行為。如果在春秋戰國時代,如果不整齊列兵,敲鑼打鼓的過去,那叫侵略,而此時如果過去偷襲,那叫軍閥的惡狗相食。

文末我再澄清下蜀國,實際上劉備政權一直自稱為漢,之所以后世稱之為蜀漢,是因為陳壽做《魏書》、《蜀書》、《吳書》中,他覺得曹魏是政權的正統,蜀不能稱之為漢,曹魏是從漢獻帝那禪讓過來的,因此后世都稱之為蜀漢。可見劉備政權一直希望延續漢朝的正統,中興漢室是蜀漢的立國根本,也是諸葛亮哪怕彈盡糧絕也要北伐的原因。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