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權勢到底有多可怕?

李世民在大業十三年(617年),隨父李淵于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關中。唐建國后,封秦王,任尚書令。后統兵消滅薛仁果、劉武周、王世充等割據勢力,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農民起義軍,成為統一戰爭中的主要統帥。武德九年(627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迫使李淵傳讓皇位。

一、居功至偉、權勢熏天

(1)居功至偉

秦王李世民在唐取代隋,成就千秋霸業的過程中,居功至偉,功勛卓著無人能及。

晉陽起兵是李唐王朝的開端,李世民在這場兵變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晉陽起兵主要是世民之謀”,(趙文博《大陸通史》以下簡稱《大陸通史》)

起兵后李世民率先占領了西河地區,為李氏政權發展打開了局面。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淵建立唐朝后,為了消滅各地的割據力量,先后進行了六次重大戰役,而李世民就指揮了其中四次,對于唐朝最終一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李唐天下可以說是秦王及他的那些披肝瀝膽的眾英雄一手打下來的,其先后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了不世之功。

•武德二年到武德三年,歷史上著名的“柏壁之戰”,李世民率軍殲滅了宋金剛部,并將劉武周所占領的失地全部收回,肅清了關內其他的殘余勢力,解除了李唐政權在西北部所受到的威脅。年僅二十四歲的李世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一時間“河東士庶歌舞于道,軍人相與為《秦王破陣樂》之曲”。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李世民奉命率大軍攻打洛陽王世充。在唐軍緊逼之下,洛陽幾乎成為一座孤城。王世充無奈,只得向竇建德求援。這場戰爭前后歷時近十個月,收伏王世充和竇建德這兩大對李唐政權造成極大威脅的割據勢力,盡取山東之地。

•武德五年(622年)二月,歷史上著名的“洛水之戰”打響了。李世民平定河北劉黑闥叛亂,一出馬便收取了相州等地,與劉黑闥對峙,互有勝敗。李世民巧妙在洺水上游修筑堤壩,乘敵軍渡水之機決堤,河水突然暴漲,劉黑闥軍被唐軍打得一敗涂地。劉黑闥率殘兵敗將逃往突厥。河北叛亂終于被平定。

•李世民又引兵攻打徐元朗,奪回了十余個城池。

(2)、權勢熏天

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功名日盛,已經到了權勢熏天的地步。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便因赫赫戰功“拜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進封秦王,加授雍州牧。”(《舊唐書•太宗本紀》以下簡稱《太宗本紀》)

武德元年七月到十一月,李世民任大元帥西征。最終平定了隴右的薛舉、薛仁杲父子。凱旋回到長安后,“官拜太尉、陜東道行臺尚書令,坐鎮長春宮、關東兵馬并受節度。尋加接著加左武侯大將軍、涼州總管。”《太宗本紀》

武德三年二月,秦王平定劉武周之亂,悉復舊地。“詔就軍加拜益州道行臺尚書令。”《太宗本紀》

武德四年,洛陽之戰后,秦王因戰功赫赫,導致李淵封無可封,最后創造出了一個“天策上將”的職位,其官職之大,僅次于皇帝李淵和太子李建成,凌駕于百官之上。

李世民為“天策上將”,并領司徒、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

重要的是,“天策上將”可以開“天策府”,自置官署,建立自己的權力體系,這原本是東宮太子才能享有的權力。

在擊敗竇建德,迫降王世充之后,李世民率大軍返回長安。凱旋之軍聲勢浩大,身穿金甲的李世民率領一萬鐵騎和三萬武士浩浩蕩蕩的回到長安,一時間,秦王李世民的威名遍傳天下,世人只知有秦王而不知皇上、太子。

不僅如此,秦王后來又擁有了一個連東宮都沒有的權力,那就是發行貨幣。武德四年,李淵改革幣制,因為秦王功勛蓋世,所以李淵賞賜秦王三個“鑄錢爐”,這意味著其擁有在全國發行貨幣的權力,而東宮卻只能靠政府撥款來運作。

武德“八年,加(秦王)中書令。”《太宗本紀》

李世民南征北戰,他每攻占一個地方,最為關心的不是爭奪金銀財寶,而是遍訪能人志士,收為己有。

天下既定,李世民深知自己武功已經登峰造極,于是便將發展勢力的重心由武轉文。為招攬文人儒士,開設文學館,號稱“秦王府十八學士”的杜如晦、房玄齡等。暗中將大量人才收為己用。

經過多年苦心經營,李世民終于培養出了自己的強大的勢力集團。以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為核心,包括于志寧、孔穎達等文臣以及侯君集、秦叔寶、程知節等武將在內的大批人才。與此同時,李世民在長安暗中培養了一支由八百個武藝高強的將士組成的精銳部隊,不僅保護著秦王府的安全,還在后來“玄武門之變”的關鍵時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玄武門之變前的秦王,雖不是太子,卻堪比太子,其在朝廷中的威望,比太子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論在軍中勢力和威望,恐怕連皇帝李淵都望塵莫及。

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唐高祖李淵與正妻竇氏生有四子,分別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玄霸少年時去世。所以真正陪伴在李淵身邊幫他打下大唐江山的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這三個兒子。

在晉陽起兵和李唐王朝初建之時,李世民與哥哥李建成實力相當,分別統領著左右三軍。二者都是建功無數,沒有什么高下之分。所謂“上陣父子兵”,李家父子能夠同心同德,但是當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時候,卻因為權力分配不均,父子兄弟產生了矛盾和裂痕。

李世民在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其功勛遠遠超過了太子李建成。

(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自知智勇及戰功、威望皆不逮秦王,心懷忌憚。“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受到威脅,遂與四弟齊王李元吉密謀傾覆李世民”《大陸通史》

于是李建成連手四弟李元吉,明槍暗箭,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陷害秦王;同時李世民集團亦針鋒相對,毫不相讓,雙方骨肉成仇,互不相容,視同水火,持續明爭暗斗,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捫心自問,秦王功勛卓著,才華橫溢,已經引人注目,讓人心生妒忌。既然已經站得這么高了,他會輕易放棄觸手可及的君臨天下之位嗎?再加上高祖本來就在他和李建成兄弟之間搖擺不定,集團內部的人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榮華富貴亦不遺余力地慫恿他努力去奪取皇位。

反之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被東宮太子一伙拋入萬丈深淵。

這種種因素糾纏在一起,最終使得李世民走上了這條充滿血腥的奪位之路。

然而在李淵的偏袒下,太子集團逐步占了上風。在數度暗算失敗后,李建成、李元吉分散秦王的屬下,削奪他的兵權,準備尋機除掉秦王。

為了挽回局勢,最終秦王搏命一擊,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秦王先發制人,率尉遲恭等伏兵玄武門,發動政變,李世民射殺了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各五子,卒至手刃同氣、骨肉相殘、喋血宮門;而后逼迫父親李淵立自己為皇太子,兩個月后繼承了皇位。

結束語:李世民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乃千古一帝,其才華蓋世,開啟了貞觀之治,讓大唐走向盛世,四海賓服。“他的作為奠定了新的統一王朝強大昌盛的基礎。”《大陸通史》其在歷史上是一偉大君王,但亦有難以抹去的污點——“玄武門之變”,因而背上了殺兄屠弟逼父的惡名!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成王敗寇,不是你殺他就是他殺你。玄武門之變稱不上污點。儒家學說把人們教愚了

  2. 佳作![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

  3. 向老師致敬!感謝老師深度的解析。[祈禱][祈禱][祈禱]

  4. 玄武門兵變,讓擁有雄才大略的秦王李世民得以脫穎而出,才有了光耀古今的治世明君唐太宗,更是開創了貞觀之治這一偉大的時代!\n李世民發動政變,是不得已而為之,在生死存亡之際做出抉擇,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5. 李元吉還是李世民的親弟弟

  6. 自古英雄出少年[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

  7. 好友寫的很棒![贊][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

  8. 貞觀之治,名垂![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又一好文![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可愛][可愛][大笑][大笑]

  9.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李世民雄才,胸如大海,容納百川,開啟了大唐盛世,百姓安居樂業的貞觀之治,[贊][贊][贊]

  10. 雖然他具有雄才偉略,開啟了大唐盛世,但是也難掩他在歷史上遺留的污點……學識淵博,妙筆生花![祈禱][祈禱][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