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臨終前為何特意交代弘歷要照顧好果親王?

果親王也就是康熙的十七子胤禮,他是康熙諸子之中結局比較好的一位,他也是雍正繼位后,除了老十三胤祥之外最受雍正喜愛和信任以及重用的弟弟。

在胤祥英年早逝之后,胤禮是雍正最為喜愛和信任且還重用厚待的弟弟,正是因為雍正對老十七胤禮的喜愛和信任,所以雍正臨終前將青年繼位的弘歷也就是乾隆托付給了胤禮,以胤禮和老十六胤祿以及張廷玉、鄂爾泰四人位輔政大臣,而胤禮則是首輔,并且雍正一再交代乾隆照顧好胤禮不要讓他過度操勞,可見雍正對胤禮的喜愛。

胤禮少年好學溫文儒雅

胤禮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算是康熙人到中年才生的兒子,胤禮的生母為勤嬪陳氏,勤嬪家族出身比較低微,她的家族都是鑲黃旗漢軍旗包衣奴才出身,她的父親陳希閡不過是二等侍衛,而且勤嬪在康熙時期一直是沒有封號的妃嬪,直到康熙晚年才因為生有皇子被冊封為嬪。

胤禮生母勤嬪家族出身地位不高,所以胤禮和生母勤嬪在父親康熙面前也并沒有受到重視,胤禮在康熙去世時已經年滿27歲還沒有任何封爵,也沒有任何職務權力,可見這對母子在康熙時代非常不受重視。

當然胤禮不受父親康熙重視也和他為人低調內斂有很大關系,胤禮師從清代大詩人沈德潛,簡單的說一說胤禮的這位老師沈德潛。

沈德潛是清代非常有名的詩人,乾隆曾經非常賞識沈德潛,經常與沈德潛互贈詩詞,而且沈德潛非常高壽活了97歲,從康熙初年一直活到乾隆中期。沈德潛年輕時期就是非常有才華,但是常年科舉不中,終康熙和雍正兩朝沈德潛都沒有考中過進士及第,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67歲的沈德潛才考中進士,不過沈德潛生性開朗豁達,把這些看得非常淡薄,因此沈德潛在當時文壇素以豁達大度著稱。

沈德潛在康熙中晚期曾在文學方面指導過胤禮,但并不是官方指派,因為沈德潛沒有官職在身,所以胤禮是少年時期在民間與沈德潛結識,跟隨沈德潛學習文學詩作,因此胤禮在文學方面造詣很深,而且深受其師沈德潛豁達大度的影響,胤禮在青少年時期也是非常豁達大度,溫文儒雅。

所以胤禮在早年深受文學熏陶,無意于政治,也從不參與皇位之爭,在康熙時期胤禮基本就是寄情于山水,工于書法,擅長詩詞,更加喜好游學四方。

因此這樣的胤禮又低調,又喜歡出去游學,還不過問政治,所以在父親康熙時代胤禮沒有擔任過任何職務,也沒有得到康熙冊封爵位,可以說康熙在世時他可能很容易把胤禮這個兒子忘掉,畢竟20多個兒子,不出類不拔尖,老爹也很難記住你。

胤禮正是深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樣的道理,所以他在康熙面前從來都是不聲不響低調做人,也因此胤禮可以在康熙朝時期激烈的皇位競爭中獨善其身。

雍正繼位后對這位低調內斂的小兄弟格外喜愛和器重

胤禮的性格確實非常豁達大度,而且對于權力真的是野心不大。其實胤禮也是有資本參與爭奪皇位的皇子,雖然胤禮的生母勤妃陳氏娘家出身地位不高,但是胤禮的嫡福晉鈕鈷祿氏卻是清朝政壇豪門。

胤禮的嫡福晉鈕鈷祿氏是康熙初年四大輔臣之一的遏必隆孫女,也是清朝開國功臣額亦都的曾孫女,她的父親也是康熙朝權力比較大的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阿靈阿,她的姑姑是康熙的孝昭仁皇后,另一位姑姑則是老十胤䄉的生母溫僖貴妃,可以說胤禮即是胤䄉的弟弟也是他的表妹夫。

因此來說鈕鈷祿氏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都是清朝盛極一時的權臣,是清代政治豪門遏必隆家族的一員。如果胤禮真的想參與皇位競爭,他嫡福晉鈕鈷祿氏家族可以給他提供很大助力,胤禮的岳父阿靈阿也是康熙給胤禮指派的老師,阿靈阿是“九子奪嫡”中強力支持老八胤禩的重臣之一。

不過幸好胤禮沒有受到阿靈阿這個老師兼岳父的影響,他更多是受到他民間的老師沈德潛的影響比較大,所以胤禮沒有想借助岳父阿靈阿家族的勢力參與爭奪皇位,更難能可貴的是胤禮也沒有跟著岳父阿靈阿一起去支持胤禩,因此來說胤禮是既沒有野心也無心涉及政治。

雍正繼位之后對當初參與爭奪皇位的其他兄弟打擊很厲害,尤其是針對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打擊最厲害,他倆更是被雍正褫奪爵位、削除宗籍、冠以惡名,囚禁迫害致死。

雍正一方面對這些不肯臣服和參與過皇位爭奪的兄弟動用殘酷手段,另一方面雍正也需要收攏皇室宗親的人心,他需要對一些像老十六胤祿這樣肯定聽話肯臣服于自己的兄弟更好一些,所以低調內斂還非常有才華且沒有野心的胤禮被雍正發現,他非常喜愛這樣的兄弟。

因此生性豁達大度且沒有野心,還很有才華的胤禮在四哥雍正繼位后就迎來了人生的春天,而與自己的老師兼岳父阿靈阿形成了鮮明對比。

阿靈阿早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就已經去世,但是阿靈阿當初與雍正的政敵弟弟老八胤禩關系太好了,所以雍正繼位后非常憎恨阿靈阿,認為是阿靈阿助長了胤禩的野心同時還挑撥了胤禩與自己的關系。

因此即便阿靈阿當時已經死了很久,雍正還是在清算胤禩時將阿靈阿也列入清算之列,阿靈阿死后被雍正毀碑,雍正改立其墓碑為“不臣不弟暴悍貪庸阿靈阿之墓”。

其實阿靈阿按親戚關系來算還算是雍正的親姨夫,阿靈阿之妻乃是雍正生母德妃的親妹妹,由此來說胤禮之妻鈕鈷祿氏與雍正也算是表兄妹關系,胤禮也是雍正的表妹夫。

即便如此親戚關系,雍正依舊將阿靈阿次子阿爾松阿斬首,將阿靈阿家族全部流放寧古塔,當然,這其中不包括胤禮的嫡福晉阿靈阿之女鈕鈷祿氏。

因為雍正一面大肆誅戮阿靈阿家族,一面又對胤禮非常好,雍正剛即位就直接冊封了胤禮為多羅果郡王,可以說胤禮都沒當過貝勒和貝子,直接就是郡王起步,這都看出雍正對這位小兄弟的喜愛。

雍正誅戮阿靈阿家族時,還怕胤禮即其妻鈕鈷祿氏會產生擔憂,雍正曾經親自召見胤禮夫婦,當面向他們表示,阿靈阿家族所為與他們夫婦無關,以安胤禮夫婦之心。

雍正就是看中了胤禮性格豁達大度、低調內斂且沒有野心,還比較有才華,所以雍正繼位后對他是十分賞識,即位之初給胤禮加封果郡王的同時,雍正還讓胤禮署理正黃旗蒙古都統事務兼署鑲藍旗漢軍都統事務還兼任了理藩院尚書,可以說胤禮手握兩旗大權還兼管著外交事務,權力非常大。

這只是即位之初雍正對胤禮的喜愛和賦予他的權力,這些事務只是雍正想讓胤禮小試牛刀而已,算是看看胤禮有什么能力和多大本事。

胤禮也不負雍正的賞識,把正黃旗和鑲藍旗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處理外事也非常符合雍正的心意,這一下更是讓雍正對胤禮喜愛非常。

到了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更是晉封胤禮為和碩果親王,成為了親王爵位,在之前胤禮的兩旗都統職務上,雍正又讓胤禮署理了鑲紅旗滿洲都統和鑲藍旗蒙古都統,至此胤禮一人身兼三旗四都統職務,這時期的胤禮權力地位基本在雍正朝僅次于老十三胤祥了。

胤禮不止在權力地位上僅次于胤祥,在賞賜方面也基本和胤祥差不多,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曾讓胤禮代替自己去祭祀社稷,這件事辦妥之后,雍正在先賞賜胤祥一萬兩白銀后,又以此為理由賞賜給了胤禮同樣的銀錢。

胤祥生母敏妃家族出身是包衣奴才出身,身份地位低微,在康熙時期都是沒有名號的庶妃,只是在死后被康熙追封為敏妃,但是雍正當初十分喜愛十三弟胤祥,雍正在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將胤祥生母家族全部抬出包衣身份,授予貴族地位,同時還立刻追謚胤祥的生母敏妃為敬敏皇貴妃,一下給胤祥生母連升兩級,并且雍正打破了妃子不能從葬帝陵的先例,將胤祥生母葬進了康熙帝陵之中,與康熙同墓同穴。

清朝皇妃能陪葬帝陵就是由雍正為胤祥生母開創的先例而來,本來康熙生前根本就沒有想過讓胤祥的生母敏妃與自己合葬,而胤祥生母能被葬進康熙帝陵之中完全是雍正抬舉進去的。

《清史稿》中記錄雍正給出的理由也很強悍: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親王允祥賢,追進封。

同樣雍正對胤禮生母勤嬪家族也是如此,雍正即位時,胤禮生母勤嬪還在世,本來按照清宮規矩先皇駕崩,先皇生前的妃嬪有兒子的可以出宮由兒子供養,只有當這些妃嬪的兒子全都去世,才由現任皇帝接回紫禁城在寧壽宮中供養。

但是雍正沒有讓胤禮生母勤嬪出宮,而是他替胤禮將勤嬪供養在寧壽宮中,可以說算是雍正替胤禮供養老母,而且雍正還晉封勤嬪為皇考勤太妃,所以勤嬪在后世也被稱為勤妃。

同時雍正也是跟提拔胤祥母系家族似的,將胤禮的母系家族由包衣出身提拔成了貴族,從這些都可以看出雍正對胤禮的喜愛可以說僅次于他最喜愛的弟弟胤祥。

雍正朝中后期胤禮替代已去世的胤祥成為雍正最信任和倚重的弟弟

雍正八年(1730年)胤祥去世之后,胤禮更是進一步得到了雍正的重用,雍正讓胤禮接管了胤祥生前所掌管的戶部,胤禮在之前雍正七年(1729年)還兼管了工部,之后雍正又讓胤禮兼管宗人府,可以說胤禮此時的政治權力達到了最高峰。

胤禮為人認真仔細,在處理工作事物上十分認真盡心盡力,最關鍵的是胤禮不貪戀權力也不貪戀金錢,這點最為讓雍正所喜愛,所以雍正才會對胤禮格外的器重和賞識。

雍正曾經評價胤禮“實心為國,盡心竭力,而且品行端正,操守清廉”。

因此胤禮在老十三胤祥去世后,雍正朝中后期權力更盛,更是深得雍正所倚重,直到雍正臨終前詔胤禮、胤祿和張廷玉以及鄂爾泰,向他們四人托孤,將青年乾隆托付給四人。

老十六胤祿和二十四阿哥胤祕是雍正除了胤祥和胤禮之外最喜愛的兩個弟弟,但是他們倆比之十三和十七那還是差了一些,但是胤祿為人忠厚老實,也得到雍正信任,并且在臨終前委以重任。

胤禮更是雍正臨終時托孤的四大輔臣之首,也就是乾隆初期的首輔大臣。

由于胤禮工作兢兢業業,非常勤懇認真,而且雍正所賦予他的權力和職務還很多,所以胤禮非常勞累,因此雍正擔心過多的工作會把弟弟胤禮壓垮,怕胤禮步上老十三胤祥的后塵,所以在臨終前一再叮囑乾隆要善待和照顧好他的十七叔胤禮。

果親王至性忠直。才識俱優。實國家有用之才。但平日氣體清弱,不耐勞瘁。儻遇大事,諸王大臣當體之,勿使傷損其身。若因此而損賢王之精神,不能為國家辦理政務,則甚為可惜。

——《清史稿》

乾隆即位后果然遵照其父雍正的叮囑,非常善待和禮遇十七叔胤禮。乾隆剛即位之時,胤禮與胤祿以王叔之尊,擁護乾隆,率先帶領群臣向乾隆下跪俯首稱臣,乾隆對兩位叔叔如此擁護自己十分感動,當即下旨,永久賜予胤禮和胤祿雙王俸祿,御前免跪待遇。

莊親王、果親王便殿賜坐時俱行拜禮,朕心深為不安,二王皆圣祖仁皇帝之子,大行皇帝之弟,于朕為叔。行輩甚尊,豈可常行拜禮于朕前乎!

——《清史稿》

可以說胤禮在雍正和乾隆時期都是深受重用和禮遇,當然這也歸功于胤禮非常好的脾氣秉性,所以胤禮才能深得兩代帝王的信任和倚重。

可惜胤禮還是勞心勞力步上了胤祥的后塵英年早逝

乾隆即位后,胤禮為總理王事務大臣,工作量非常大,而胤禮為人又極為認真勤懇,外加胤禮本身就身體虛弱,所以乾隆特許胤禮不必每天入宮,平時在王府中處理事務,只需每隔一段時間入宮匯報即可,這是極為不同尋常的關照,也說明了乾隆確實遵照父親雍正的遺囑交代,對王叔胤禮格外照顧。

胤禮本身生性豁達,還很有文采,所以他也深受大侄子乾隆的喜愛,因此乾隆除了格外關照胤禮,還非常關心胤禮身體健康,經常派御醫去給胤禮調養身體。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很可惜,胤禮在乾隆三年(1738年)還是步上了十三哥胤祥的后塵把身子熬垮了,英年早逝,年僅41歲。

胤禮一生只有一個兒子,還可惜夭折了,所以胤禮一生無子,在他病重期間,乾隆親自到王府去探望胤禮,想到胤禮生前沒有子嗣,如果就此一病而逝,那豈不是就后繼無人了,所以乾隆當即與胤禮商量,把雍正最小的兒子也就是乾隆幼弟六阿哥弘瞻過繼給胤禮為子嗣。

胤禮死后,乾隆果然找了十六叔胤祿商量將幼弟弘瞻過繼給胤禮為嗣,經過議定最終將弘瞻過繼給胤禮為子嗣,所以當胤禮去世后,乾隆追謚胤禮為果毅親王,讓幼弟弘瞻承襲了果親王爵位。

其實乾隆讓弘瞻承襲果親王爵位也是有私心的,因為乾隆非常喜愛這個比自己小20多歲的幼弟弘瞻,而胤禮生前得到了雍正很多賞賜,家底十分豐厚,所以乾隆想讓自己最喜愛的弟弟繼承胤禮的家產和王爵,這樣就把弘瞻的前途都安排明白了,弘瞻小小年紀就可以衣食無憂,一生都不用發愁了。

所以這么來看乾隆對弟弟弘瞻的疼愛也不次于父親雍正對小兄弟胤禮的喜愛。

胤禮死后乾隆萬分悲痛,并且乾隆親自去為胤禮送靈出殯,還特意給胤禮加祭一次,并且乾隆讓大兒子永璜和幼弟弘瞻披麻戴孝以孝子賢孫的身份為胤禮發喪。

寫在最后

從這些都能看出胤禮在生前死后都受到了雍正和乾隆父子的禮遇,這就歸結于胤禮為人知進退,明得失,善于明哲保身,且性格還溫和謙恭,所以在最是無情帝王家的情況下胤禮得到了哥哥雍正和大侄子乾隆的倚重和厚待。

胤禮的結局是康熙諸子中算是非常好的一位了,只可惜的是他的壽命太短,雖然深受兩代皇帝倚重和厚待,卻英年早逝,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老十七就是命太短

  2. 我去 那甄嬛傳全是扯的么?[捂臉]

  3. 呂四娘騎馬騎死的吧[摳鼻][摳鼻][摳鼻][摳鼻]

  4. 果親王好幸運,有福氣!

  5. 還是胤禮他哥雍正了解他,怕他把自己累死,結果還是累死了

  6. 果親王不是被他毒氣了嗎

  7. 康熙的兒子中真正低調的是十二阿哥

  8. 老四對待弟弟們真是愛憎分明啊!愛的往死愛,恨的往死恨。

  9. 《甄嬛傳》中說,果親王與甄嬛有曖昧,還生下一對雙胞胎[捂臉]可見有些電視劇拍得有多荒誕!嚴重歪曲歷史!

  10. 雍正除了最喜愛的十三弟胤祥之外,最為喜愛的就是十七弟胤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