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傳詩賦重,名在獨遺榮。去歲傷元輔,連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勵,國典玉衡平。儒雅空階嘆,長嗟光潤生。
這是陳廷敬去世后康熙為其所寫的挽詩,不知道問陳廷敬是是清官還是貪官的緣由是什么,但從這詩來看,陳廷敬毋庸置疑是個清官,而且還是個大清官!
一、“大清相國”陳廷敬為當時清官
陳廷敬原名陳敬于清順治十五年(西元1658年)中舉,不過因為方式一同中舉的還有一個順天通州的陳敬。為了將二人區分開,順治賜名為“陳廷敬”。
不過由于陳廷敬在會試中的名次并不算多好,陳廷敬因此僅僅被選為庶吉士(即后備干部),被留在翰林院學習。康熙即位后,陳廷敬任康熙經筵講官,為翰林院侍講學士,在弘德殿為康熙講經。
因此,得到康熙的賞識,所以在康熙親政后得以一路高升,歷任工、戶、吏、刑四部尚書,最終到了文淵閣大學部士的高度,這是清朝文官之最,相當于宰相,所以也被后人稱之為“大清相國”。
據《清史稿》的記載,陳廷敬被以“清勤”評價。其克己奉公,對家人要求也很嚴格“凡行為不端、送禮行賄者,不可放進家來。”此外陳廷敬剛到禮部上任時便立下規矩:“自廷敬始,在部絕請托,禁饋遺。”
陳廷敬為官多年更是禁奢靡之風,兩次任吏部尚書,選拔官員更是以愛民勤政、廉潔奉公為準,更是要求地方官員公開賑災賬目,杜絕貪官威海百姓。兩次做都察院一把手主管監察、彈劾及建議,總領全國監察事務,監督各省官員。
如康熙時期,大學部士索額圖與明珠之間相互傾軋,瘋狂貪腐。但因為迫于二人的權勢,眾人敢怒不敢言。而陳廷敬在給康熙講書時,講《君子小人章》結束后,康熙問陳廷敬說“你講君子和小人,一定有所用心。不妨說說,你心中的小人是誰?”陳廷敬提到明珠,故意以大臣們私下稱呼的“明相國”代指。康熙大怒,因為清朝沒有相國一職。
陳廷敬便提出明珠攬權太重,與朝中眾多官員皆有的貪腐,只是明珠的包庇有關,并列出了明珠私改奏折、賣官鬻爵等罪狀。并提出罷免明珠所賣的這些人。隨后將明珠的心腹、黨羽陸續剪除干凈。
當然,這樣的案例還有許多,陳廷敬之清廉是毋庸置疑的!
接下來我們在來說說,為何陳廷敬建的起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實則是陳廷敬伯父陳昌言于崇禎六年(1633年),為避戰亂而建起建,非陳廷敬起。
陳家世代以讀書,家族中更是出過不少進士。只是到了陳廷敬的高祖父陳修這一代,因為多次參加科舉而未能考中,所以做起生意,通過經營煤礦和冶鐵,很快就富甲一方,成了當地的望族,積累了龐大的基業和資產。
也就是說陳廷敬本身就家大業大,又歷經數代人的積累,這才有了這皇城相府,這與陳廷敬是不是清官并無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