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是如何讓士兵做到絕對服從命令的?

1948年12月5日上午11時,淮海戰役總前委三名常委聯名下達了對敵黃維兵團的總攻擊令,由于軍情緊急(華野既包圍著杜聿明集團、還要阻擊李延年等兩兵團的援敵)和敵十二兵團頑抗程度較強,因此這道命令措辭非常嚴厲,在總的五條作戰要求中有如下原文:“戊、對于臨陣動搖貽誤戰機的分子,各兵團各縱隊首長有執行嚴格紀律之權,不得姑息”!同時要求命令用口頭直達連隊一級。

而在之前東北野戰軍的錦州攻堅戰中,由于八縱第68團疏于防范,已經攻克的紫荊山制高點得而復失,不僅司令員林彪大怒,甚至驚動了西柏坡(敵臺有廣播宣傳)特別來電:“大軍作戰,軍令應加嚴”。政委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親往八縱司令部處置,我軍僅用一小時就奪回了陣地,但是當事連長仍然被槍斃,縱隊邱政委宣布:這次殺兩條腿的,再出現嚴重問題就殺四條腿的(夠級別乘馬的干部)。

所以對我軍來說,戰士絕對服從命令一是靠思想教育,那就是為誰而戰和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二是靠戰場紀律約束,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見指揮員大吼要“執行戰場紀律”,那就是對臨陣畏縮、甚至逃跑或者拒不執行命令者,連以上指揮員有權執行最嚴格的懲罰(所以中野的命令要下達到連隊),至于意味著什么大家肯定心里有數。

實際上,從紅軍時代的建軍伊始,我軍就已經開始就有嚴格的戰場紀律。我軍總部在革命戰爭的各個時期都頒發了紀律條令,獎懲條例中也都規定有戰場紀律的內容,同時根據特殊的作戰地區和作戰目的,還有相應的補充紀律或者臨時規定,比如如保護城市設施、名勝古跡、尊重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紅軍長征通過彝族地區時,為了貫徹民族政策,那怕是彝民開槍放箭,各部也接到嚴令不得開槍還擊,《亮劍》李云龍對此也有過特別回憶嘛。

在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戰役中,為了保護這座當時亞洲最大的工商城市,總前委下令攻城部隊不得動用重型火炮和炸藥包,而敵人卻可以無所顧忌輕重火力全開,為了執行這條鐵的紀律,三野戰士們只能用輕武器進行攻堅作戰,許多戰士因此犧牲在建國前夜。榮獲“渡江第一船”稱號的九縱一個班,就是這樣全體犧牲在蘇州河橋上,我軍戰士執行命令的堅決性,是贏得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之一。

當然,戰爭期間出現個別抗命或者動搖分子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第三條措施也包括懲罰辦法,各野戰軍、各軍區都設有專門的“軍法處”,解放以后則設立專門的“軍事法院”,這都是對軍人犯法進行審判和處罰的機構。一般來說,對于嚴重違犯戰場紀律構成犯罪的士兵,除對臨陣叛變投敵分子阻止無效可就地果斷處置外,其他均應交軍法處以及后來的軍事法院依法懲處,但是在戰爭年代,確實事急可以從權,不服從命令被槍斃的事件也有發生。

軍紀嚴明是部隊贏得民心和打勝仗的保證,所以哪怕你功勞再大,違紀或者抗命也要受到懲罰,《亮劍》里面副總指揮有句名言:“戰場抗命這個毛病是慣不得的”,那么李云龍成功突圍也得下放到被服廠繡花,之前過草地縱兵搶糧就被一擼到底背大鍋,刀砍俘虜就得降職處理,這還是文學創作有演繹的成分,在真實的戰史上,處罰和處理辦法比這些嚴格得多。

而蔣軍也在1925年就頒布了《國民革命軍軍法》,其中最重要的是“連坐法”,那就是一人抗命或者臨陣退縮,全班跟著遭殃。連坐法的原文部分摘錄如下:“現在軍隊,不知節制,所以上下不相連系,以致進前者徒死而無賞,雖欲賞之,無從查考;退后者偷生而無罰,雖欲罰之,亦無從查考。今定有節制矣!如一班同退,只殺班代;一排同退,只殺排長;一連同退,只殺連長;一營同退,只殺營長;一團同退只殺團長;一師同退,只殺師長,以上皆然。如此看之,所殺不過三五人,似與士兵無涉,還可退走”。

翻譯過來,就是戰場上情況混亂,只殺主官并不能徹底分清責任,于是正式推出連坐法:

一、班代同全班退,則殺班代。

二、排長同全排退,則殺排長。

三、連長同全連退,則殺連長。

四、營長同全營退,則殺營長。

五、團長同全團退,則殺團長。

六、師長同全師退,則殺師長。

七、軍長亦如之。

八、軍長不退,而全軍官兵皆退,以致軍長陣亡,則殺軍長所屬之師長。

九、師長不退,而全師官兵皆退,以致師長陣亡,則殺師長所屬之團長。

十、團長不退,而全團官兵皆退,以致團長陣亡,則殺團長所屬之營長。

十一、營長不退,而全營官兵皆退,以致營長陣亡,則殺營長所屬之連長。

十二、連長不退,而全連官兵皆退,以致連長陣亡,則殺連長所屬之排長。

十三、排長不退,而全排皆退,以致排長陣亡,則殺排長所屬之班代。

十四、班代不退,而全班皆退,以致班代陣亡,則殺全班兵卒。

十五、各級黨代表亦適用本連坐法。

如此森嚴的軍紀,對北伐軍在戰爭初期作戰勇敢起到了重大作用,各級軍官和士兵很少出現抗命情況,紛紛冒死沖鋒,比如賀勝橋和汀泗橋等役,在氣勢上都徹底壓垮了北洋軍。然而隨著軍隊不斷膨脹,招降納叛造成部隊成分良莠不齊,以及建立南京政權以后的享樂思想,蔣軍軍紀逐漸松懈乃至于廢馳,只要有靠山有銀子,無論是戰場抗命還是臨陣脫逃,都可以不了了之,那么打敗仗也就不稀奇了。

比如黃埔一期的“飛將軍”孫元良,以及他那“千里馳援”的三期師弟李天霞之流。

39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分析的很到位,就相身臨其境

  2. 專業。噴子是杠精。

  3. 具體的事情,要分場合和時間段,事急從權!古語就有云: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n例如越戰時期,例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美軍新兵書生厄本在雷達站放走一名德軍俘虜!!\n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戰友的殘忍和不負責任!!

  4. 向你致敬![贊][贊][贊]

  5. 當兵打仗,是當兵的生活,一是要加強正確打仗的思想觀念,二是在生活上體貼士兵,三要經常把自已的作戰方案讓士兵了解。四方案要經常聽聽士兵們的意見。

  6. 并不完全贊同你的觀點,軍隊講的是絕對服從命令,即使命令有錯,也是先服從后建議,容不的半點抵抗!五年兵路過

  7. 你這說的是 維和可能這樣,有 警察 的成分。敵對戰場.命令是絕對服從.還什么等你去申訴.猶豫.商量?不傷害平民雖是國際公認.你死我活的戰場.自由發揮,士兵 一切先服從.指哪里打哪里。什么國際法.打輸了 才被國際法,打贏了.沒服從命令的.戰后還要處分

  8. 你說的這些和真正上戰場是兩碼事,訓練心里不害怕,不死人,真正打仗是要死人的,誰都害怕,但是怕也得上前沖,心里只有一個想法,沖也死,不沖也死。

  9. 我想指揮員一聲令下:“打”那就全打了唄[呲牙]搞的挺復雜不好[大笑]

  10. 你的回答好專業呀。其中不乏復雜的軍隊指令,規則。挺棒的[贊][贊][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