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被打造成“傳國玉璽”的事,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子虛烏有之事。這里還有一堆人信以為真,還分析頭頭是道,簡直扯淡。
傳國璽的材質話題淵源
其實,在南北朝時,關于“傳國玉璽”的材質已經有了兩種不同的說法,距離“傳國璽誕生”已經五六百年了。
【一般來說,玉中有孔,稱之為璧。】
在北魏帝國,崔浩提出:傳國璽是和氏璧制作而出的。
北魏·崔浩《漢紀音義》曰:傳國璽,是和氏璧作之。
而在南朝人沈約(宋齊梁之際)著《宋書》中則寫到,傳國璽是藍田玉所造。
《宋書·禮志五》: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螭虎紐,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往后的唐代,在當時流傳的《玉璽譜》中的說法,也是繼承了沈約的說法。
《玉璽譜》:傳國璽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藍田山。
因為“傳國璽”在歷史上的傳承路線是在南朝這一系,最終也入了隋唐,所以,北魏崔浩的意見可信度傾向于無。
崔浩一輩子都沒可能見過傳國璽,他說傳國璽的故事可信度怎么可能高過沈約?
傳國璽的材質爭議
從南朝上溯到秦漢去尋找傳國璽的材質記載,很可惜,找不到,在東漢時期,衛宏著的《漢舊儀》一書上,記載皇帝的六塊玉璽(非傳國璽)是白玉所制,僅此而已。
《漢舊儀》:璽皆白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璽。
如果強行猜測,傳國璽大概也是白玉所制。
在漢魏之際,是沒有“傳國璽為和氏璧所造”的故事的,過了幾百年,從一輩子沒可能見過傳國璽的崔浩口中說出來,所謂“信口雌黃”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吧。
到了宋代,曹彥約著《玉璽本末》來考證傳國璽的材質問題。寫道:
漢宣帝立玉寶璧祠于未央宮中,劉原父以為受命寶。
“和氏璧”當是據崔浩而言,崔浩《漢書音義》曰“傳國璽是和氏璧作之”;
舒元輿云“秦丞相八字刻在荊玉而飛上天矣”,則其璽當為白玉;
徐令言云“其玉出藍田山”蔡京等云“其色綠如藍”則其璽當為綠玉;
《石虎別傳》曰“武鄉長城縣韓強在長城西山巖石間得玄玉一方,四寸,與璽同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虎以為“瑞則又有玄玉者矣”。
由此可見,傳國璽的材質問題到了宋代,又是各說紛紜。
現代流傳
“傳國璽”自唐末便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再無現身,同樣的“和氏璧”也更早就消失了(漢代都沒有記載),所以有好事者(如崔浩)附會傳說成:和氏璧被制作成了傳國璽。
讓兩個大“神器”之一的“和氏璧”有了“歷史歸宿”,這純屬謠傳。
當然這種謠傳是很有市場的,畢竟,大家喜歡聽一些歷史八卦,讓兩大神器結合在一個故事里,符合大家對傳說的期待。如果說出真相時,只用
-
兩個字:沒了!
-
三個字:不知道!
大家都會覺得失望,覺得歷史冷冷冰冰,索然無味。
所以,有好事者發明一點歷史花邊故事,給大家一些幻想空間,填補一些“歷史空白”,增加“故事美感”……
(嚴肅臉)“發明歷史”真不是現代人才有的事,其實古已有之!
最后我要說的是,對于“歷史故事謠傳”,普通人沒有分辨能力很正常,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閱讀量和知識面,要知道史學圈內的學者也常常會中招,被古人坑,例如:
現代史學家王利器(1912年~1998年)在給《顏氏家訓》做集解時,也采信了崔浩的說法,他在注文中也寫道:卞和璧,始皇以為傳國璽也。
秦滅,歷史記載有好多人都見到劉邦把傳國玉璽用繩子系在腰間經常拿在手里把玩,應該不是很大,漢朝出土文物皇后之璽:正方形2.8厘米見方,通高2厘米,(是劉邦的老婆呂后的玉璽)不是也沒有多大嗎,可以參考一下尺寸。
傳國玉璽可能是圓的吧,把和氏璧的一面磨平刻上8個字
宮女把玉璽掛脖子上投井了,袁術撈上來帶走稱帝去了。
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玉璽過小的話,關鍵在于“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是怎么刻上去的,傳說這還是李斯親筆寫的“鳥蟲篆”體。鳥蟲篆,顧名思義就是以鳥與筆劃像畫畫,它是篆體之一,又稱“鳥蟲書”,其筆畫屈曲如蟲,畫首或飾以鳥狀而得名,太復雜了且字又太小了,沒法刻不說,就是刻好了,也沒法用印呀!萬一字體用印,看不清了啥辦?畢竟當時都是純手工刻章的呀!
如果題主要采信《史記》傳國玉璽是和氏璧改制而成的話。那關于記載中傳國玉璽是皇帝五璽之外的。方圓四寸。按秦代規制傳國玉璽應該方圓9.24*9.24*9.24cm 有這么厚的玉壁?起碼目前沒見過。
因李斯是經手人,所以原版的傳國玉璽應是用和氏壁做的,估計印面為圓形也不出奇,但這要放入秦陵,為了秦二世登基,無奈之下李斯應該用藍田玉仿刻了現在流傳的方形的傳國玉璽了!
和氏璧是寶不應該刻玉璽,是以訛傳訛。
和氏璧雕刻的傳國玉璽,已經被秦始皇扔到洞庭湖里了。既然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那么,傳國玉璽丟了,臉也丟盡了。怎么辦?這不挺容易嗎!找塊藍田玉,命李斯再刻一個就可以了。這就是后來被搶來搶去的那個傳國玉璽。真的和氏璧刻的傳國玉璽還在洞庭湖的泥沙里呢!
不是有留下來的圣旨嗎,看那上面的大小就可以判斷呀
陜西歷史博物館里面的玉璽我見過,很小,比指甲蓋稍微大點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