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兩軍對陣,首先會有武將陣前單挑,為什么到了明清時期再也沒有這個規矩了?

聽慣《三國演義》的男孩子打架時,一般會先叫陣:“來將何人,報上名來,某家刀下,不斬無名之輩!

對方要是應景,也會回答:“呔!無名鼠輩,吃我一槍!”

然后兩人就出來裝模作樣地比劃比劃。

深受演義之害的還有戰國時代的日本人,萬歷三大征之抗倭援朝時,據說也有一位癡迷于“三國演義”的日本鐵粉,走向陣前大喊了一聲:“誰敢和我來一場一騎打?”

一騎打”就是日語里的單挑的意思,這位等待明將上前單挑的倭人武士,等來的卻是明軍發射出來的漫天飛舞的散彈,他的身體一會就被打成了蜂窩。

在古代大部分的戰場上,武將單挑從來都不是一種正常選項,大約只可用于調劑心情,要是拿它當決定戰爭勝負的法寶,這些武將的翻臺率未免太高,好不容易混到這個不需要沖鋒陷陣的位置上,誰也不會傻到命都不要。因此所謂的單挑,只能是少年郎之間的兒戲。

單挑所反映的其實就是一種公平競爭的騎士精神,但戰爭恰恰是不那么公平公義的解決問題的手段,從根本上來講,兩者存有尖銳的矛盾沖突。

早期春秋之前,諸侯國數千的時代里,諸侯國之間的紛爭也相當于所謂的“村戰”,這時候兩方如果沒有太多仇恨,放棄群毆路線,從各自陣營中選拔出兩個人來單挑對壘,以二人之間的勝負作為糾紛的評判結果,是一種性價比不錯的明智選擇。

但自從兵家起勢,有了“兵者,詭道也”的唯結果論,公義的過程便淪為一種簡單的裝飾物,可以有,有了很好,但沒有這種裝飾物的“無義戰”才算是回歸正常邏輯。

后世的楚漢之爭中,項羽念及天下蒼生叫板劉邦、隋朝史萬歲與突厥人的單挑,都是對這種原始戰爭的致敬。可惜劉邦才不搭理你這一套,可惜最后趕走突厥人的還是無定河邊的累累尸骨。

切勿把古代歐洲的騎士決斗等同于戰爭的表現形式,這種決斗在公眾面前,其實就是一種炫技;私密情況下,其實就為了個人恩怨。

中世紀的禁弩令看起來像是保護騎士,其實更像一種同宗之間的禁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政策,跟異教徒之間,政策仍然是要被放寬,該怎樣無情還是怎樣無情。

除了在兩軍交戰前雙方事先達成默契,兩邊的將領也都自恃自身勇力,這種個別性的單挑還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鼓舞士氣的作用,但不管是勝是敗,不會改變戰爭的結果。

演義中的武將為什么喜歡單挑?

這個問題就相當于問為什么電視里老是喜歡播出抗戰神俠劇?還不是為了收視率高!老百姓就愛看愛聽這個!

單挑精神直到現在也仍有市場,伊戰之前,在美軍大軍壓境時,伊拉克副總統拉馬丹對媒體放聲,表示美伊雙方應該各派出一小隊代表,由安南做裁判,武器由對方選,老薩與小布單挑,他自己與老心臟病號切尼單挑……以此來挽救美伊雙方的人命。

他的對手假裝沒有聽到這個建議,這令后來死于絞刑的他心心念念間頗為遺憾。

這哥們應該沒聽過《三國演義》評書,但一定是看著《一千零一夜》長大的。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看來明清以前在戰場上普通士兵是最安全的,只負責搖旗吶喊就行了。將領反而是死亡率最高的

  2. 如果沒有單挑,上來就是混戰,局勢不可控。如果你領了幾千上萬人兩軍對峙,你愿意混戰嗎。

  3. 明朝時期,火器出現,已經有了紅衣大炮,火器營,那時再單挑,對方火器瞄準就一槍崩了[可愛]

  4. 項王十罪之一就是殘暴屠城。念及蒼生單挑未免過譽項羽。

  5. 估計沒有單挑,真要單挑肯定使長兵器矛呀刀呀比使短兵器錘呀棍呀有優勢,使長兵器的二馬錯凳時離稍遠點把對方馬捅倒了再刺砍人不是手到擒來嗎?

  6. 其實不然,真正的古代戰役就是沖陣,可沒什么陣前單挑,戰斗中個體之間的單挑是有的,

  7. 歷史上從來就沒有盛行武將單挑這回事,這都是演義出來供認娛樂的!

  8. 都單挑了,那還有古代的儒將,只是演義中對人的塑造需要而已。據史料記載張飛是位儒將,還有周瑜、李典、陸遜等,都是靠謀略勝出的。上兵伐謀,自古有之。

  9. 神臂弓 鐵浮屠陣前單挑

  10. 那你說說,飛馬斬顏良,拖刀誅文丑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