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冬天不擔心怎么避寒,只關心有沒有足夠食物!
首先,古人比我們現在要抗凍。
現在的我們,不穿羽絨服,就沒法出門。而在古代,就沒這么好的御寒衣服了。
宋朝之前,棉花還沒引進大陸。那時候一到冬天,家家戶戶搗麻絮,用這種松軟的植物作為衣服填充物。說白了,就是把草一類東西搗軟,加在衣服中間保暖。那時候,兩層單衣加一堆草,就能過冬了。條件好的,能搞皮衣穿,這屬于少數。
唐-李白《秋歌》曰:“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那時候,首都人民都要搗“草”填衣保暖!
宋朝時,棉花引入大陸。等黃道婆改進紡織車、棉花大面積種植以后,棉衣才開始大面積使用。一直到上個世紀,棉衣也是大陸主要的保暖衣物。那時候,一個棉襖就過冬了。換到現在,只穿棉襖可不敢出門。
新大陸成立后,大陸又從國外引入了“衛生褲”!從此以后,一到秋天,“你媽就開始逼你穿衛生褲了。”立冬之后,人人都會穿上衛生褲。進入21世紀后,比衛生褲更保暖的保暖內衣開始流行,衛生褲地位下降。
也是在建國初期,大陸在蘇聯援助下開始安裝集中供熱系統。不過,當時的集中供暖只限制在機關單位。一直等到2003年(GBJ50019-2003)以后,北方城市才開始向普通家庭大面積收取暖費,普及集中供暖。。。
其次,說古人被凍死,不太準確。應該說是“凍餓而死”。
我們是從樹上的猴子過來的,只是冬天的寒冷,是死不了人的。真正導致人死亡的,是缺少提供熱量的食物!因此,古人更關心冬天吃什么。冬天萬物蕭條,挖野菜都沒地方挖。所以,要提前儲備食物。
也是因此,北方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儲存食物的地窖。地窖的口很小(大戶人家除外),只允許一個人進出,里面放著糧食和蔬菜。這種儲存食物的習慣,一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于北方農村之中。
(白菜放地窖的話,不容易凍壞。放在冬天的戶外,外層的白菜葉會被凍爛。)
我小時候家里囤白菜,最少囤幾十顆,四五百斤。現在條件好了,市場經濟發達了,囤的少了點。但是,也是二三十顆的囤。去年去超市買菜,市區里面很多老人還是整袋子的買白菜。買回去放樓道、陽臺、地下室,囤著吃也方便。
可是,以上都是百姓富裕的時候。真是要遇到饑荒,那就只能出去乞討了。例如,1942大災荒,一路走一路乞討。頂不住了,半路一倒,就死了。你說他是凍死的嗎?不是!這是餓死的!
正常情況,凍不死人,只會餓死人!
(文|勇戰王聊歷史)
地窖很潮濕
我們老家在鄂西北山里,冬天也很冷,小時候家里一到入冬,就在山上把過冬的材砍好,堆放起來,然后山溝溝里面種的玉米紅薯大白菜蘿卜儲存在后山地窖里,還有辣椒干,花椒,香葉,八角,然后入冬后,家里殺兩頭豬,一頭腌制后掛屋外房梁上風干,一頭熏制成臘肉來年開春吃,阿公和爸爸開始釀苞谷燒,也就是土白酒,阿么和媽媽開始做各種零食,如爆米花,炒黃豆,柿子餅,密紅棗,地瓜干,木瓜條,炒板栗,瓜子,核桃,白果子,等等,整個冬天阿公爸爸都在喝酒,下棋,有時也出去圍獵野豬野雞兔子麂子,阿么和媽媽,就在家給我們做衣服,鞋子,還有做各種好吃了,這期間我們也經常互相到親戚家中做客,多么美好的時光,長大后阿公阿么不在了,我們也在城里定居了,爸媽老了也和我們到城里了,老家房子也沒人管理塌掉了,回不去了[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
老家河南,記得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種很多紅薯,因為產量高,一到秋天刨紅薯的季節,家家戶戶都把紅薯切成紅薯干,晾曬在打麥場、河沙灘里,放眼望去,白花花的都是紅薯干,蔚為壯觀。紅薯干可以直接拿來煮粥,也可以磨成紅薯面,冬天就吃紅薯面混白面。
我小時候家里囤白菜,最少囤幾十顆,四五百斤。現在條件好了,市場經濟發達了,囤的少了點。我數學不好,看不懂了
棉花襖比羽絨服暖和太多了,冬天穿都燒的慌
我小的時候70年代家里就有暖氣了,還是24小時供暖的。冬天外面零下二十多度屋里得經常開窗暖氣太熱了。
我記得我小時候,我們家冬天必備得,菜窖里,白菜,馬鈴薯,蘿卜,這是三大樣。家里必備一缸醬,醬缸咸菜,茄子干,蘿卜干,凍白菜,干辣椒,大蔥,一兩缸酸菜這些基本就夠一家四五口人吃到六月份了。這就是東北人的日子。
我是80后,家在農村,出生時家里就有藍色的卡車,吉普車,搖把電話,冰柜,洗衣機,機車,發電機,日本產的電視機,日本產的相機,剛會走路時候還給我買的太空棉的防寒服,一個村里人都來看我的防寒服。。。。[捂臉][捂臉]
存大白菜,腌咸菜,酸菜,北方人苦啊。南方人氣候好,收成也好,因此古代的南方就比北方人有錢,農民也吃得好,但是為啥個頭沒有北方高,大概還是DNA的問題。
2003?縣城吧,印象城市里八十年代就供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