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地窖溫度較高,古代窮人為啥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被凍死?

挖是挖的,尤其那些喜歡夜生活的古代窮人。

冬日農閑,長夜漫漫,無家無妻的窮漢最是難熬。

在過去的年代,北方每一個村子幾乎都有作為公共場所的地窖子,有的有一個,有的有兩個,有的有好幾個,全看村子大小,全看村子中的年輕人分為幾伙。

這些地窖子一般并不是單屬于某一家或者某一人的,多數是幾個愛玩愛折騰事情的閑人出些免費勞動力挖一個大坑,上面再蓋些稻草高粱秸什么的,留一個小門,再做一個柴門。

這種半地窖子等于是“公共客廳”。

燈油很費錢,有的地窖子是耍錢的窩點,去的一般都是些二流子,壞小子,他們不怕費油錢。

好人是不進這種地窖子的,好人另有基地,也是一個半地下的地窖子,領頭的多數是一個會小手藝的老頭子,比如是個賣麻繩的老頭子,他會拿點錢出來生一個爐子,點上一個小油燈,每天晚上去守著爐子搓麻繩。人以群居,每天晚上要編草鞋的人也去了,出點油錢,兩個人邊哈拉邊干活,偶爾有一天干的累了煩了,也許弄點小酒,弄碟子小咸菜喝上幾口也說不定。

也有那種就是閑哈拉的地窖子,冬閑漫長家中父母妻兒姐弟一大群,說話是受拘謹的,幾個要好的年輕朋友弄個地窖子逍遙也很正常,沒有電視 ,沒有行動電話,只好瞎聊胡聊打發時間了。

只是把打麥場搬進了地窖子而已。

窮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上面所說的窮人雖然窮,沒有能力擁著貂皮坐在火爐旁逍遙,但這些窮人身上還是有衣,家中有糧的,要應付的只是漫漫寒冷冬夜,當然有功夫挖地窖子了,甚至地窖子是窮快樂的好地方。

有一等窮人就不行了,他們是真窮,身上衣單,肚中無糧,兜里沒錢,上無片瓦之遮,下無立錐之地,棲棲遑遑天當被,地當床。

寒冬來襲,他們為什么不挖個地窖子擋寒呢?

鐵鍬呢?

有一把鐵鍬還不如換身棉衣穿呢!還不如換點糧食吃呢!

有一種窮是失去了生存能力的窮,悲慘至極,凍餓而死。

對,過去年代,戶外凍死的窮人其實是被餓死的,他如果還有能力填飽肚子,就會有力氣找到御寒的地方了,也不一定就是地窖子的,別人家的門洞子,柴火垛子,都可以湊活的。

5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地窖很潮濕

  2. 我們老家在鄂西北山里,冬天也很冷,小時候家里一到入冬,就在山上把過冬的材砍好,堆放起來,然后山溝溝里面種的玉米紅薯大白菜蘿卜儲存在后山地窖里,還有辣椒干,花椒,香葉,八角,然后入冬后,家里殺兩頭豬,一頭腌制后掛屋外房梁上風干,一頭熏制成臘肉來年開春吃,阿公和爸爸開始釀苞谷燒,也就是土白酒,阿么和媽媽開始做各種零食,如爆米花,炒黃豆,柿子餅,密紅棗,地瓜干,木瓜條,炒板栗,瓜子,核桃,白果子,等等,整個冬天阿公爸爸都在喝酒,下棋,有時也出去圍獵野豬野雞兔子麂子,阿么和媽媽,就在家給我們做衣服,鞋子,還有做各種好吃了,這期間我們也經常互相到親戚家中做客,多么美好的時光,長大后阿公阿么不在了,我們也在城里定居了,爸媽老了也和我們到城里了,老家房子也沒人管理塌掉了,回不去了[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

  3. 老家河南,記得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種很多紅薯,因為產量高,一到秋天刨紅薯的季節,家家戶戶都把紅薯切成紅薯干,晾曬在打麥場、河沙灘里,放眼望去,白花花的都是紅薯干,蔚為壯觀。紅薯干可以直接拿來煮粥,也可以磨成紅薯面,冬天就吃紅薯面混白面。

  4. 我小時候家里囤白菜,最少囤幾十顆,四五百斤。現在條件好了,市場經濟發達了,囤的少了點。我數學不好,看不懂了

  5. 棉花襖比羽絨服暖和太多了,冬天穿都燒的慌

  6. 我小的時候70年代家里就有暖氣了,還是24小時供暖的。冬天外面零下二十多度屋里得經常開窗暖氣太熱了。

  7. 我記得我小時候,我們家冬天必備得,菜窖里,白菜,馬鈴薯,蘿卜,這是三大樣。家里必備一缸醬,醬缸咸菜,茄子干,蘿卜干,凍白菜,干辣椒,大蔥,一兩缸酸菜這些基本就夠一家四五口人吃到六月份了。這就是東北人的日子。

  8. 我是80后,家在農村,出生時家里就有藍色的卡車,吉普車,搖把電話,冰柜,洗衣機,機車,發電機,日本產的電視機,日本產的相機,剛會走路時候還給我買的太空棉的防寒服,一個村里人都來看我的防寒服。。。。[捂臉][捂臉]

  9. 存大白菜,腌咸菜,酸菜,北方人苦啊。南方人氣候好,收成也好,因此古代的南方就比北方人有錢,農民也吃得好,但是為啥個頭沒有北方高,大概還是DNA的問題。

  10. 2003?縣城吧,印象城市里八十年代就供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