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為什么不殺張良?

呂后是大陸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因為她殺過戚夫人、韓信、彭越,很多人把她想得太殘暴。其實不然,呂后對待敵人確實毫不心軟,甚至冷血無情,但她未不是胡亂殺人的。可以說,戚夫人、韓信與彭越,呂后都有充足的理由殺之。

第一,呂后為什么殺戚夫人、韓信與彭越

先說說呂后殺戚夫人,手段令人發指,把戚夫人手腳都砍斷了。但是戚夫人并非那么無辜,她實際上也是個很有手段的女人。據史書說,劉邦晚年最寵戚夫人,戚夫人因此多次在劉邦面前哭泣,還把兒子抱到劉邦跟前,就是想讓兒子如意取代太子劉盈。因此可以看出,戚夫人有取代呂后之心。盡管后來戚夫人的遭遇令人同情,但是假使戚夫人得勢,她會不會以同樣手段對付呂后呢?這個誰都說不準的。

再說說韓信與彭越。韓信與彭越的遭遇,同樣令人同情。但是他們被殺,又確實有必然的原因。這兩位曾被封王的諸侯,對中央朝廷并不忠誠,對皇帝的命令陽奉陰違。當初劉邦欲令韓信、彭越圍殲項羽時,韓信與彭越卻按兵不動,討價還價,伸手要權。作為臣子要脅皇帝,這確實是韓信、彭越最終被殺的最重要的原因。在殺韓信、彭越一事上,呂后確實非常狠毒,但并非無緣無故殺人。

第二,呂后對劉邦的一幫舊臣,大體上是寬容的

西漢的開國功臣,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跟著劉邦打天下的,比如蕭何、張良、陳平、曹參、周勃、樊噲、灌嬰等;一類是獨立或半獨立性質的諸侯,如韓信、彭越、英布等。對于前者,都是呂后的舊識故交,呂后對待這些功臣是不錯的,是寬容的。

比如說對待蕭何,呂后是信任與器重的。在呂后殺韓信時,沒有蕭何的配合,她也不能成功。劉邦去世后,呂后依然任用蕭何為相。蕭何去世后,分別以曹參、王陵、陳平等為相,可見呂后對這些舊臣是信任的。

至于一些敢抵觸呂后的人,她也沒有致其于死地。比如周昌,劉邦生前擔心趙王如意被呂后所害,派正直的周昌擔任趙國宰相。劉邦死后,呂后便要召趙王如意回長安城,這個命令遭到周昌的頑強抵制。以呂后的權力,當然可以用抗旨的名義把周昌給殺了,但她沒有這樣做。既然召不回趙王如意,呂后就征召周昌回長安城,把他從趙王身邊支走。

再比如王陵。呂后打算封呂氏兄弟為王,右丞相王陵反對道:“呂氏封王,違背當年先帝與諸臣的約定。”呂后聽了王陵的話后,非常不高興。后來,呂后給了王陵一個太傅的虛職,剝奪了宰相的實權,由陳平接任右丞相。

從周昌與王陵的例子可以看出,呂后其實還是有分寸的。周昌與王陵敢于公開反對呂后,是因為他們維護劉邦生前的決定,與韓信、彭越的性質是不同的,所以呂后只是把他們調到其他職位,并沒有大開殺戒。

三,大漢開國后,張良就急流勇退,淡出政壇

再來說說張良,回答題目所問的,為何呂后沒殺張良。

與其他任何一位功臣,張良對呂后的威脅是最小的,呂后殺他干嘛呢?

晚年的張良行事十分低調,不愿意卷入政治旋渦中,他說:“我家歷代為韓國丞相,韓國滅亡后,我蕩盡萬金家產,就是想為亡韓報仇雪恨,誅殺強秦。如今我受封為萬戶侯,作為一介布衣,到今天能位極人臣,我已經滿足了。”在所有開國功臣中,張良是最淡泊名利的人。

功成身退后的張良身體很虛弱,因而熱衷于道家仙學,學習避谷術、引導術,杜門不出。當然,他學道學仙,未必不是一個障眼法,表明自己超然于權力斗爭之外,無欲無求。后來,劉邦鏟平異平諸侯,呂后殺韓信、彭越,一向德高望重的蕭何也曾經一度被劉邦懷疑。但是,自始自終,張良并沒有受到任何的懷疑與沖擊,這與他急流勇退有直接的關系。

張良都不過問政事了,也放手權力,呂后干嘛要殺他呢?

第四,張良曾幫了呂后大忙

其實,呂后還應該感謝張良。

晚年的漢高帝劉邦寵愛戚夫人,想廢掉太子劉盈(呂后之子),改立戚夫人所生子趙王如意。呂后不是肯輕易認輸的人,她動員不少大臣諫爭,但都無法改變劉邦的決心。百般無奈下,呂后想起了智慧過人的張良。張良原本無意卷入爭立太子的政治瓜葛,在呂后的強求下,他提出重聘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作為太子劉盈的老師。這四位老者又稱為“商山四皓”,是劉邦一直想得卻未能得到的四位賢人。

呂后依張良之計,厚禮請商山四皓出山。劉邦聞訊后,他無奈地對戚夫人說:“我想換掉太子,可是現在有四位賢者輔佐他,如今羽翼已豐,無法撼動了。看來,呂后真的要成為你的主人了。”其實我并不覺得商山四皓有那么大的影響力,我想劉邦之所以在更立太子一事上認輸,最重要的原因,是張良的站隊。要知道張良是一個已經淡出政壇的人,最后還是站在支持呂后的立場。反觀戚夫人,朝中大臣有誰支持她呢?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那么戚夫人與她的兒子如意,遲早也是要被推翻的。

因此,在立太子一事上,張良的出計與表態,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無論于公于私,呂后都不可能殺張良的。

5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最NB的是陳平,就是喜歡這些活到最后又歷史留名的人,這才是“搞人”[酷拽]

  2.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才是牛的地方。

  3. 張良在武廟位置排第二,僅次于姜子牙。

  4. 張良真要弄呂雉,十個呂雉的智力都追不上張良

  5. 開國功臣能善終的最重要一點是不被帝皇猜忌,張良充分的認識到這點,作為智囊,張良本身在劉邦集團里并不具備太大影響力,不像韓信在軍隊中有崇高的威望,也不像劉邦那班老鄉在朝堂上有很大話語權,也不像彭越、英步那樣有實質的封國,他只是一個留侯,無兵無土,還要受地方節制,對皇權沒威脅,這是本質原因。

  6. 張良的六代玄孫才是真正牛人,估計比張良還有名

  7. 說的有道理,呂后死后,豐沛元從集團就迫不及待的殺了當時的皇帝漢少帝,殺皇帝啊,大孽不道。

  8. 多虧張良的計劃,才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呂后感激還來不及,怎么可能去殺他。

  9. 張良只是謀士,沒有軍權,想殺就殺,但韓信不一樣,有兵權,隨時可以弒君奪位,所以必須先下手為強殺之

  10. 一般都在說張良知進退保了一命,作者這個觀點標新立異[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