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大營是清朝時期衛戍京城的重要精銳力量,由皇帝直接任命的豐臺大營提督統轄,直接效忠于皇帝。
豐臺大營,因駐扎在北京城外西南部豐臺而得名,由精銳的八旗軍隊組成,是拱衛清朝時期京畿重地的重要軍事力量。
由于豐臺大營的重要性,對于豐臺大營的管理和統帥也是為皇帝所非常看重的,豐臺大營的最高統帥為豐臺大營提督,由皇帝親自任命,并且直接效忠聽命于皇帝,沒有皇帝親自統領或者皇帝的圣旨及手諭,任何人都無權調動豐臺大營的士兵。而豐臺大營也是處于高度戒備的狀態,在士兵的統御和管理上也較其他的兵營嚴格很多。
至于豐臺大營到底有多少兵馬,歷史上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說豐臺大營共駐扎著12個營的軍隊,每營約500人,共6000多人;第二種說法是說豐臺駐扎著4萬人左右的兵力;還有一種說法是豐臺大營駐扎著軍隊數量是在2—3萬人之間。這其中,第三種說法最為可信。而豐臺大營的兵力構成上也包括了步兵、騎兵,還有火器部隊,戰斗力強悍。
至于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說描述的與豐臺大營平行的西山健銳營,在雍正時期并不存在,真實的西山健銳營是在乾隆朝中期才建立的,并且存續的時間非常短,其準確的稱法應該是香山健銳營。
雍正能夠勝出登基皇位,靠的并不是豐臺大營,而是隆科多和他的步軍統領衙門。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在雍正的奪嫡之夜,正是依靠著十三爺胤祥拿著康熙的金牌令箭趕到了豐臺大營,除掉了依附于八爺黨的豐臺大營統帥成文運,奪下了豐臺大營兵權,這才有了率兵進宮勤王,確保雍正登基的一幕。
而這段劇情和歷史上的真實情況出入有很多:
首先,康熙去世前三天,就已經安排雍正去天壇祭天了,所以康熙去世的時候,雍正并不在身邊;
其次,十三爺胤祥那個時候并不在宗人府被關著,而是與其他阿哥們一起,守在康熙身前聽候康熙的安排,而除了康熙的皇子外,只有隆科多了;
再次,康熙去世后,隆科多隨即關閉九門和封鎖紫禁城,并實行了全面戒嚴,換句話說,十三爺就是想去豐臺大營也是去不了的,因為他連紫禁城都出不去。
十三爺對于雍正登上皇位的貢獻在于,在雍正繼位后,十三爺胤祥下跪磕頭,擁立新君,起到了支持的作用。
對于雍正登基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實際上是隆科多。
當時的隆科多是步軍統領衙門都統兼九門提督,這個職務相當于北京衛戍區司令和北京公安局局長,既要負責整個北京城和皇宮的防衛,也要負責整個北京城的治安,還要管理著全北京的九座城門,即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
步軍統領衙門下轄軍隊數量保持在3萬人左右,當時全在隆科多手里,與豐臺大營的兵力不相上下,不同與豐臺大營是純粹的野戰部隊,步軍統領衙門下的兵力更適用于城防和治安,并且更靠近皇宮。
所以不管雍正是“遵詔繼位”、“矯詔篡位”還是“無詔奪位”,都與隆科多有著密切的關系。
其一,前文中提到,隆科多是除了康熙的皇子外,在康熙去世前唯一守在康熙身邊的外臣,因而他非常清楚康熙臨終的安排;
其二,隆科多在康熙去世后,馬上下令關閉九門,并且在北京實施戒嚴長達七天的時間,在此期間唯一能出入紫禁城內順利出入的人只有隆科多了;
其三,康熙去世前曾急召雍正趕回暢春園,但是從康熙去世前后,到雍正到場,前前后后經歷了十個多小時,在這期間雍正能夠接觸的人也只有隆科多。
所以,在康熙死后,隆科多是宣讀的遺詔還是宣讀的遺命,雍正與隆科多在這段時間內經歷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情,現在也已經不得而知,因而也留下了最大的謎團。
而此時的豐臺大營,很有可能因為隆科多對于北京城的突然戒嚴,而完全不知道康熙去世的消息。并且,雍正繼位后已是名分確定,豐臺大營上下必然也是根據制度,集體忠誠并且效命于新皇帝雍正,也不需要安排誰去奪取兵權,因為皇帝的身份就是統御豐臺大營的直接憑證。
豐臺大營的精銳力量和北京城中步軍統領衙門的軍隊,成為了十四阿哥胤禵不敢起兵造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康熙晚年,雍正登基最大的競爭對手實際上就是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那個時候還是叫做胤禎,后面為了避諱改稱為允禵。
此時的十四阿哥帶著十萬大軍正在西北平叛,即便十四阿哥對于雍正登基極為不滿,想要帶著著大軍回京奪位。但是胤禵想要以這樣的方式奪取皇位,就必須要面對三個最大的問題:
第一,雍正已然登基,皇帝的名分已經確定,他手下的這些將士中,是否愿意同他一起殺回北京;
第二,此時西北大軍的軍需糧草供應全部有賴于陜甘總督年羹堯,而年羹堯是雍正的人,還是雍正的大舅子,成為十四爺大軍行動最大的掣肘;
第三,即便西北大軍這十萬人能夠連滾帶爬殺到北京城下,也需要至少大半年的時間,此時的軍隊早已是疲憊不堪,而且要面對豐臺大營和步軍統領衙門,以及各地勤王軍隊的反撲,是全無勝算。
也正是基于這些原因,盡管手中握有十萬大軍,但是十四阿哥依舊不敢輕舉妄動,并且被雍正非常順利的調回了北京,奪下了兵權。
九門提督就是步軍統領。不用兼
豐臺大營不是老八黨要求八王議政的時候掣肘雍正的么?
歷史已經成為歷史,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背著殺哥殺弟的罪名,為國家百姓創造了大唐盛世,漢高祖劉邦以及一大批大臣,輔嫡長子劉盈坐上了皇帝,最后還不是落得昏暈無能被人棄之,另立新君,嫡長子本來就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特定的產物,聽聽故事也就行了有時候沒有必要較真,謎團是挺讓人感興趣的但是我個人認為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不怎么高……個人認為
這個安排說明康熙早已屬意雍正,除非隆科多叛變了,按常理如果隆科多是十四皇子的人,那么即便他臨時擁立老四,老四上位后依然會討不了好。如果康熙屬意老14,那么絕對不會讓他在自己年老的時候帶兵出征,還讓年羹繞管后勤
武警部隊+首都衛戍警備師。
難道朱棣不是這樣打回來的嗎
分析的很到位,難得的一編好文章!
十四王子如有反心,大可以在西北自立門戶,所以,老十④根本就沒反心,而是朝上怕其反爾以[呲牙][呲牙][呲牙]
這里統一回復一下大家。\n《雍正王朝》中講的是西山銳健營,而相關史料上的記載描述的是“健銳營”。所謂西山健銳營,歷史上實際就是香山健銳營,又稱健銳云梯營,飛虎健銳云梯營,建立于乾隆年間。至于到底是健銳營,還是銳健營,歡迎知道、了解的朋友不吝賜教。\n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