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朱元璋也算個挺奇怪的皇帝,你說他仁慈吧?跟著他打天下那幫老兄弟善終的確實不多。可你要說他殘暴吧?對待曾經的敵人他還算挺厚道,而且威脅越大的敵人他就越厚道。
在朱元璋得天下的過程中,對他威脅最大的不是蒙元,而是陳友諒,這個漁民出身的義軍領袖一直盯著朱元璋打,數次把他逼入絕境。可是鄱陽湖一把大火又擊殺陳友諒后,朱元璋并沒有趕盡殺絕。
陳友諒的兒子陳理投降就投降了,陳漢府庫里的財物任他挑選,不止封陳理當歸德侯,還把陳友諒的老爹也封侯,陳友諒活著的兄弟全封伯爵,最夸張的是戰死的陳友仁被封康山王,讓官員立廟祭祀。
年幼的陳理來到南京后一直悶悶不樂,沒事兒就和明玉珍(明夏政權皇帝)的兒子明升一起吐槽現狀,很有點對現實不滿的意思。這要是隔十年后的朱元璋,估計這兩條咸魚全家小命都難保。
可洪武四年的朱元璋卻說:“這就是小屁孩才犯的錯,恐怕以后要有小人挑撥,讓他忘了我的恩賜,還是讓他遠離京城吧”。其實這個舉動說不上是發配,更像一種眼不見為凈,為了這事兒朱元璋還特意給高麗王寫了道旨意。
從旨意的內容看,首先可以確定朱元璋沒啥文化,那大白話根本不需要古文功底就能看懂。其次可以確定他對陳理和明升的處置確實不是發配,因為朱元璋原話是“不做軍,不做民,閑住,他自過活。”
而且在旨意的后面朱元璋還特意強調,他倆肯住下就留著,要是不愿意住了再給我拉回來。這道圣旨在我們這邊的史料里沒有留存,大抵是太過影響明太祖的光輝形象,好在半島那邊的保留了下來。
洪武五年陰歷五月十九,陳理和明升抵達王京,高麗恭愍王顯然是個奸商,朱元璋給了他紗、羅、緞子共計四十八匹,丫只隨手給陳理苧布九匹,這心簡直黑到不見五指的地步,難怪被手下砍了。
無論如何,陳理就在那邊住了下來,名義上叫個陳王,實際里窮如敗狗。高麗變成李朝后,歷代國王都給他點賞賜,但也沒啥值錢東西,倒是李朝太宗李芳遠給他分的一塊田地,讓陳理能夠繼續生活下去。
這個陳漢政權的末代君主就這樣在半島生存下來,沒人知道他的心情如何,沒人知道他是否在某個不眠之夜眺望西南,也沒人知道他對生活還有什么期許。他的幸運與不幸都在了那個半島,沒人為他立傳。
永樂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陳理病死,年58歲,他的兒子陳明善向李朝太宗匯報了他死訊,得到米豆五十石、紙百卷,還有棺槨一副。若干年后,陳明善無后而終,這一支就此斷絕。
最后附上朱元璋的大白話圣旨原文,大伙開心一下好了。
欽奉圣旨:那海東高麗國王那里,自前年為做立石碑祭祀山川,飛報各處捷音及送法服,使者重迭,王好生被暑熱來為那般。我想著限山隔海,天造地設生成的國土,那王每有仁政,管撫的好時,天地也喜。我這里勤勤的使臣往來呵,似乎動勞王身體一般。為那般上頭,我一年光景不曾教人去。于今恁每中書省收拾紗、羅、段子四十八匹,差元朝舊日老院使送去,選海船一只,用全身掛甲的軍人在上面防海。就將那陳皇帝老少(陳理)、夏皇帝老少(明升)去王京,不做軍,不做民,閑住,他自過活。王肯教那里住呵,留下,不肯時節,載回來。恁省家文書上好生說得子(仔)細了。
朱元璋果真沒啥文化,他建立的名表是最爛的封建王朝,遠遠不如大清。
所以,北韓也是中華后裔![捂臉][捂臉]
這圣旨真是原文嗎?笑死我了!一股子明朝白話小說的味道!
老朱人才,王對王,留王尊嚴[流淚]
若干年后,陳明善無后而終,這一支就此斷絕。???
老朱有軟有硬[捂臉]
有意思。朱說的是國語嗎[捂臉][捂臉][捂臉]\n傳說朱和陳屬于明教不同派系,大概派系內互殺后,才對對手善待吧
朱元璋對陳友諒可一點就都不仁慈。明朝最低等的人就是陳友諒的后代。
韓國人就是這么繁衍起來的[捂臉][捂臉][捂臉]
幸虧流放了,比京師那般淮西兄弟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