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十五子胤禑和第十六子胤祿他們倆確實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雍正繼位后他的兄弟都改為允字輩,故此也叫允禑和允祿),但兄弟二人長大后的命運卻截然不同,父親康熙和哥哥雍正對他們二人態度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兄弟二人一個被父兄所忽略,另一個則深得喜愛,并且承襲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爵位,下面就詳細說一說這對同母卻不同命的兩兄弟結局。
這對兄弟其實與《紅樓夢》作者曹雪芹還有些淵源
胤禑和胤祿的生母是康熙的密妃王氏,而密妃的出身還頗為傳奇。她是很受康熙中后期寵愛的妃子之一,她曾經連續為康熙生育了三個兒子,除了十五子胤禑和十六子胤祿之外,她還生育了十八子胤祄,而胤祄就是導致康熙一廢太子的導火索。
胤祄八歲夭折,也是在他八歲這一年跟隨康熙去熱河狩獵,在熱河期間胤祄生病而夭折了,康熙當時十分喜愛這個幼子胤祄,而太子胤礽正是因為面對小弟弟胤祄去世毫無悲傷之情,導致康熙對他的不滿在這一刻全部爆發,最終胤礽被廢掉太子之位。
這是密妃生的夭折的兒子引起了一廢太子這么傳奇的事,她本人出身比這個還要傳奇一些,王氏是漢人,家族出身低微,其家族世代居于蘇州以紡織為生,由于她父親王國正紡織技術很厲害獲得了當時的康熙心腹蘇州織造李煦的賞識。
李煦和《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均為康熙心腹,李煦之母和曹寅之母都曾是康熙的奶媽和保姆,因此兩人自幼就被康熙視作心腹深受信任,康熙也特意將肥缺蘇州織造和江寧織造的官職讓二人出任。
李煦和曹寅也互為姻親,曹寅是李煦的妹夫。《紅樓夢》中賈史薛王四大家族中的史家原型其實就是李煦家族。
而密妃王氏的父親王國正善于討好李煦,因此他與李煦關系非常親密,李煦在王氏幼年時就認她為干女兒,李煦后來又保舉王國正出任江寧知縣,因此紡織工出身的王國正就成為了知縣,王國正在江寧出任知縣期間又通過李煦的關系討好曹寅,因此王國正與曹寅關系也比較親密。
而王氏正是憑借李煦干女兒的身份才得以進入皇宮成為秀女,后來王氏更被李煦推薦給康熙獲得寵幸,由此王氏才成為康熙寵愛的妃嬪之一。因此說胤禑和胤祿兄弟與曹雪芹有著隔輩交情的關系。
王氏曾經深得康熙寵愛,康熙在世時被封為密嬪,康熙駕崩之后被雍正尊為皇考密妃,因此后世也稱其為密妃。
父親不疼哥哥不愛的胤禑
胤禑出生之后不久就被交由雍正的生母德妃撫育,按道理說雍正看在生母德妃的面上也應該對胤禑不錯,不過很遺憾雍正與生母德妃和胞弟胤禵關系都不是很親密。
雍正自幼被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所撫育,一直到11歲孝懿仁皇后去世后,他才回到了生母德妃身邊,但此時德妃要撫育三個孩子,一個是康熙十三子胤祥,一個是自己生的十四子胤禵,再一個就是十五子胤禑了。
德妃因此就讓年紀最長的雍正照看年紀稍長的胤祥,而兩個最小的胤禵和胤禑則由德妃親自撫育。所以長大之后雍正與胤祥關系親密,而胤禵與胤禑關系親密,假設繼承皇位的是胤禵,那胤禑或許待遇會比雍正主政高得多。
胤禑幼年之時康熙對他還算比較喜愛,七歲時便將他帶在身邊外出巡幸,不過隨著胤禑年紀較長,表現出來的資質也越發平庸,因此康熙轉而喜愛他的親弟弟天資聰穎的胤祿了,而胤禑也被康熙所忽略。
胤禑在啟蒙讀書時又被康熙交由太子胤礽和太子妃瓜爾佳氏撫養照看,后來胤禑大婚又娶得是嫂子瓜爾佳氏的親妹妹小瓜爾佳氏,因此胤禑在大婚時沒有向生母密妃行禮而是向哥哥胤礽和嫂子瓜爾佳氏行禮,所以說胤禑的關系很復雜,既與胤禵關系親密,又與廢太子胤礽關系親密,這也是雍正繼位后對他不是很喜歡的原因。
胤禵與雍正雖是同母兄弟,二人卻也是互為政敵,胤禵曾是皇位有力競爭者,他與另一位皇位有力競爭者胤禩結為一黨,在胤禩被康熙排除在繼承人之外后,胤禩一黨開始大力推胤禵做太子,這也使得胤禩和胤禵在雍正繼位后被其視為強力政敵。
胤禑雖然在爭奪皇位時保持了中立,沒有明確支持胤禵,但他與胤禵關系親密,又與廢太子胤礽關系更親密,因此雍正繼位后對胤禑是比較猜忌和提防。
胤禑在康熙時期就沒有封爵,康熙駕崩時他已經年滿30歲,而雍正繼位之后冊封了很多年長的弟弟為親王或郡王爵位,但唯獨沒有胤禑,連比他小的親弟弟胤祿獲得了莊親王鐵帽子王爵位,康熙第十七子胤禮也獲得了果郡王爵位,甚至連大侄子也就是胤礽的長子弘晳都獲得了理郡王爵位。
而30多歲的胤禑依舊沒有被雍正晉封,他仿佛就好像被雍正遺忘了一般。
一直到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這時胤礽已經去世,雍正也寬恕了胤礽的一身罪名,而雍正最強力的政敵胤禩一黨也徹底被雍正搞垮,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被雍正褫奪爵位,削除宗籍,改惡名“阿其那”和“塞思黑”,將二人囚禁折磨致死。胤禩一黨的老十胤誐和雍正同母弟老十四胤禵則被雍正以罪名圈禁起來。
這時候雍正的皇位徹底穩定了,政治局勢也趨于穩定,再加上雍正收拾了胤禩和胤禟的兩名弟弟,因此他為了淡化自己收拾弟弟胤禩和胤禟的影響,他就準備冊封幾名弟弟爵位,所以已經年滿34歲的胤禑才被雍正晉封為多羅貝勒。
胤禑被封貝勒之后立刻被雍正派去給看護康熙景陵,到了雍正八年(1730年)胤禑因為身體虛弱才回到京城看病,雍正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關愛弟弟的形象,也為了祝賀胤禑早日康復,因此胤禑回京后就被晉封為愉郡王,不過第二年也就是雍正九年(1731年)胤禑就英年早逝了,年僅39歲。
其實胤禑幸虧沒有參與爭奪皇位,也沒有選邊站隊,雖然沒有受到牽連,但由于他與胤礽和胤禵關系都比較密切,還是受到了雍正猜忌,不過總得來說胤禑結局還算不錯,沒有受到雍正打壓和迫害,除了死得有點早。
深受父兄喜愛的胤祿
胤祿僅比哥哥胤禑小1歲半多點,不夠他的幼年時卻展現出了過人的聰穎天資,胤祿在啟蒙學習之后,天資聰慧,尤其擅長數學和音律,在數學方面胤祿更是深得父親康熙的真傳在幾何學方面頗有研究。
由于胤祿的聰慧過人,因此在成長期間本來也比較喜愛胤禑的康熙逐漸開始偏愛胤祿,甚至康熙為胤祿要來了一個鐵帽子王爵位。
莊親王的爵位是順治的哥哥碩塞以軍功換來的世襲罔替鐵帽子王爵位,碩塞去世后由他的兒子也就是康熙的堂兄博果鐸繼承了莊親王爵位。
這個博果鐸一生無子,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還生了一場重病,博果鐸險些去世,在他重病期間康熙曾經多次親臨王府去探望他,康熙看到博果鐸病榻之前沒有子嗣孝順,于是康熙就飽含熱淚的拉著堂兄博果鐸的手向他提議把自己的兒子胤祿過繼給他為子,好能讓他后繼有人。
別看康熙話說的很漂亮,實際這其中包含了他的私心和帝王心術。博果鐸雖然無子,但是他的親弟弟博翁果諾卻有四個兒子在世,也就是說博果鐸有四個親侄子,按照清朝的繼承制度來說,沒有子嗣的人首先也應該是先由親侄子繼承,沒有親侄子才會有堂侄來繼承,所以博果鐸無子,按理應該由四位親侄子其中一人繼承爵位。
但是康熙內心中偏愛胤祿,想給他找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同時帝王心術又使得康熙想借此削弱軍功王的勢力,由自己的兒子繼承世襲罔替的軍功王爵位更放心一些。因此這時也就定下了胤祿過繼給博果鐸未來繼承莊親王爵位。
康熙本以為博果鐸很快就會掛了,結果博果鐸這場重病挺了過來,他又多活了好幾年,反而把康熙給熬死了。博果鐸一直到(1723年)才病重去世。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許下的話到雍正這里還能不能做數,那就得看雍正愿意不愿意了。
胤祿為人謹小慎微,斯文謙恭,在雍正繼位后他第一時間表現出了臣服于雍正,認可雍正繼位的統治地位,因此雍正也比較喜愛胤祿,所以當博果鐸病逝后,雍正第一時間命宗人府立刻準備胤祿過繼博果鐸的事宜,并且將此事上報生母已經成為太后的德妃。
投桃報李,胤祿在繼承莊親王爵位之后,他對雍正也是百分百的服從,他堅決擁護雍正推行新政,并且積極幫助雍正打擊迫害不肯臣服于雍正的兄弟們。
看一看胤祿幫助雍正打擊眾兄弟的戰績,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想敲打警告一下中立派的皇子老十二胤祹,于是胤祿站出來彈劾胤祹在管理禮部事務冊封妃嬪時在名冊上將乾隆生母鈕鈷祿氏的姓氏寫錯成了錢氏,最終雍正將胤祹從履郡王貶爵為鎮國公。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準備徹底將胤禩一黨全部收拾了,那作為雍正知心的好弟弟胤祿自然是第一個站出來帶頭彈劾胤禩,最終胤禩被奪爵削籍囚禁折磨致死。
雍正八年(1730年),這時雍正準備整掉參與爭奪皇位的最后一位哥哥康熙第三子誠親王胤祉,當然還是知心好弟弟胤祿帶頭站出來彈劾了,這回胤祿以胤祉在胤祥葬禮上遲到且不夠悲傷不念兄弟親情為由彈劾,這種理由在雍正那里居然通過了,可見胤祿與雍正多么默契,合伙收拾胤祉沒商量,胤祉最終被褫奪誠親王爵位,圈禁于景山永安亭抑郁而亡。
看看知心好弟弟胤祿與雍正配合多么默契無間,因此胤祿也成為了雍正最信任的三個弟弟之一,在雍正朝權力地位和待遇僅次于雍正最喜愛的十三弟胤祥和十七弟胤禮。
但是雍正對胤祿并不如像胤祥和胤禮那般喜愛,胤祥和胤禮兩人風格相近,都是事業心極強,敢于擔當,且務實和認真負責的人。而胤祿則是謹小慎微,他在政治上向來是抱著能推就推,少往身上攬責任的想法。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駕崩,在雍正留給乾隆的遺詔中曾經明確評價胤祿為“遇事少擔當,然必不至于錯誤 ”,這也說明了雍正早就把胤祿摸清了,也因此對他的重用遠不如胤祥和胤禮。
雍正臨終時將乾隆托付給了胤禮、胤祿以及大學部士張廷玉和鄂爾泰四人,乾隆繼位后尊四人為總理事務王大臣,這其中以皇叔胤禮和胤祿地位和權力最高,乾隆還特賜他們倆享有御前免跪和賜座以及食雙王俸的待遇,這也是胤祿仕途的巔峰。
不過胤祿的巔峰期很快,乾隆即位第三年胤禮就因為操勞國事操勞過度而英年早逝,胤禮去世后,胤祿地位獨尊,所以乾隆擔心沒有胤禮的制衡,胤祿未來的政治勢力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于是乾隆借弘晳逆案將胤祿牽扯其中,罷免了他的職務。
所謂弘晳逆案是指廢太子胤礽長子弘晳陰謀詭秘與皇室宗親結交往來,有圖謀乾隆皇位之嫌疑,其實這場逆案純屬是乾隆親手炮制,他主要是擔心弘晳的身份敏感威脅皇位也想借此機會打擊一下像胤祿這些宗室成員,所以才出現了弘晳逆案。
弘晳逆案中弘晳最終被乾隆褫奪爵位,削除宗籍,改名為四十六(因案發之年弘晳四十六歲故名四十六)圈禁起來,弘晳后來在圈禁之所抑郁而亡。而這弘晳的案子牽扯了很多皇室成員,胤祥的兩個兒子都被牽扯其中,不過乾隆主要想收拾的還是弘晳和胤祿而已。
胤祿在弘晳逆案中被乾隆罷免了一切職務,并停了雙王俸待遇,還罰王俸祿五年,可以說算是很嚴厲的懲處了,至此胤祿退出政壇成為富貴閑散王爺。
之后乾隆給了胤祿一個閑差,由于他精通音律,于是乾隆就讓他掌管樂部事務。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又啟用胤祿為議政大臣,算是恢復了職位,但此時胤祿已經年老力衰且不具備政治影響力了,因此之后的胤祿就一直在乾隆朝碌碌無為混吃等死了。可能這也是乾隆所希望看到的事情。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胤祿去世,享年73歲,胤祿也算是壽終正寢,他也是康熙諸子中壽命較長,一生比較一帆風順的兒子,結局下場都還不錯。
寫在最后
因此說胤禑和胤祿兩兄弟雖然是同母親兄弟,卻是同母不同命,胤禑因為與雍正的政敵關系過于親密,所以受到了連累,也順帶著被雍正猜忌和提防。
而胤祿則因為小心謹慎和不遺余力的支持和幫助雍正而獲得雍正喜愛,胤祿這一生算是充分解釋了站隊站好了就是單車變摩托,摩托變豪車,從此吃香的喝辣的。
也因此胤禑和胤祿兩兄弟命運截然不同,尤其是到了雍正朝待遇差別更是明顯,一個不被雍正待見,另一個則被雍正器重和喜愛。但總得來說胤禑和胤祿還算是康熙諸子中結局下場都比較好的皇子了。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同母不同命,這就是個人性格所造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