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朱棣死后秘不發喪,用咸魚掩蓋氣味,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等主演的古裝戲。該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六朝紀事》,講述了明朝孝恭孫皇后孫若微,從選秀入宮被封為嬪妃,后立為貴妃,最終登上皇后寶座,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

豹眼不太喜歡看現在的古裝歷史劇,也沒有看過《六朝紀事》,不清楚朱棣死后秘不發喪,是否有采用咸魚掩蓋氣味的描寫。但看了友友們的回答,幾乎都說這是扯淡。不管是電視劇在扯淡,還是小說原來就已經在扯淡,無非就是個娛樂,為了博一下眼球,圖個熱鬧就是了。

作為藝術形式,無論是小說還是影視劇,都是一脈相承的,從《詩經》到《漢賦》、建安文學,再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出于藝術的需要,適當地虛構一些情節,都是必要的手法,但只要合情合理,就是好的作品。但是不是扯淡,那就需要了解一下歷史背景,是不是符合歷史基本事實和藝術本身的規律。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漢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號永樂,故后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永樂皇帝等。

1402年,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進攻南京,趕走了其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登上了皇帝寶座。

朱棣十分重視經營北方,加之自己興起于北平,于是在北平大修土木,并于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式遷都北平,并改北平為北京。

為了穩定北疆,朱棣先后五次遠征蒙古。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北征得勝回朝,病死于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

據白話《明史·成祖本紀》記載:

(1424年)七月七日,刻石于清水源崖壁上。十五日,派呂震告訴皇太子隨即回師,詔告天下。
十七日,到榆木川,病情突然加重。留遺詔傳位皇太子,喪禮尊從高皇帝遺制。十八日,成祖死,終年六十五歲。
太監馬云與大學部士楊榮、金幼孜秘密商量,保守秘密不發駕崩消息,用錫熔化后制成內棺裝殮成祖遺體,用龍車運載,所到之處早晚飲食同往常一樣。

豹眼專門查閱了《明史·成祖本紀》原文,與白話版本的記述基本一致,此段情節沒有出入。

根據傳記記載,朱棣駕崩后,太監馬云與大學部士楊榮、金幼孜等人密謀,秘不發喪,用錫融化后制成內棺裝殮明成祖遺體,用龍車運載,所到之處,早晚飲食同往常一樣。

從其遺詔傳位皇太子,在朱棣靈柩回到京城之后,皇太子朱高熾順利登基來看,太監馬云等采取這些措施,其目的就是為了穩定政局,不希望節外生枝。

當年秦始皇駕崩后,由于暑天高溫,秦始皇的尸體已經腐爛發臭。為了遮人耳目,胡亥與趙高、李斯等人購買一些鮑魚裝在車上,用鮑魚的味道掩蓋尸體的腐臭味,迷惑大眾。

當時,胡亥等人的做法,純粹就是一場陰謀。為得是矯詔斬殺公子扶蘇和蒙恬,讓胡亥能夠順利篡位。皇帝的車駕弄一些臭魚爛蝦陪伴,這本身就是欲蓋彌彰,自欺欺人。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有總比沒有要好。

而馬云等人的做法就高明多了,當時也是在秋七月,天氣依然很熱,尸體也會腐爛發臭。由于技術的發展,他們采用熔錫的方法,制成封閉的內棺,尸體就不會發臭。即便發臭也不會有異味出來。

他們之所以如此,也不是出于陰謀,而是為了政局的穩定,帝王在外駕崩,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現。

永樂二年(1404年),朱高熾被立為皇太子。朱棣每次出征,都是太子監國。

朱高熾的弟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寵于朱棣,串通宦官、寺人,陰謀奪嫡。后因為侍郎胡濙秘密上疏,朱棣才打消了更換太子的想法。

但是,朝廷中覬覦太子之位的依然大有人在,絕不會就此消停。如果朱棣駕崩的消息傳到京城,很可能發生變故。馬云等人秘不發喪,而且以此方法處理,是非常合適、聰明的。

因此,《大明風華》移花接木,把秦始皇的故事,演繹到朱棣身上,沒有大錯。為了藝術效果,這是通行的手段。符合歷史基本史實,做一些藝術加工是完全可以的。至于觀眾、讀者是否認可,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做得好觀眾就買帳,否則就被吐槽。

但就藝術本身來說,沒毛病,不算是扯淡。如果絕對按照史書來,那就不是再創作,而是考古歷史、歷史探秘啦。

3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原來是祖傳的咸魚[呲牙]

  2. 精彩佳文[贊][贊][贊][贊][贊][贊]

  3. 原來咸魚歷史悠久[呲牙][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