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林徽因——年僅51歲的她“一生無比燦爛卻也無比孤寂”!早在20世紀的20年代就享有“大陸第一才女”盛譽的林徽因,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文理兼備,她在建筑、文學等領域都取得了一般專業人士都難以企及的非凡成就。然而在許許多多燦爛光環下,緣自她的家世、婚戀、病魔,她在理想與現實,情感與理智,生與死的激烈沖突中,卻始終無法掩飾內心深處的孤獨本質;而這種孤獨的本質,又以她對生命的獨特體驗,貫穿于其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創作的始終,并形成了一種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
“一代才女”林徽因,30年代初始步入大陸現代文壇,便以其淵博的學識和獨到的感悟,在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創作上向世人展示了她非凡的藝術才華,成為所作不多卻十分活躍的大陸現代作家。盡管由于種種原因,建國后她完全被遺忘在大陸現代文學史的編寫體系之外。可是星移斗轉、時代變遷,這位孤寂了半個世紀的美麗多情、聰慧睿智的才女,最終還是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研究的興趣。
16歲林徽因修復照片
下面分四部分來說明林徽因”無比燦爛又無比孤寂“的一生,第一部分從整體上講述林徽因的獨特魅力和與眾不同之處;第二部分簡單說林徽因表面上的”無比燦爛“;第三、四部分從建筑學家、詩歌散文等文學創作、支持人、超凡美貌各方面介紹林徽因的”無比燦爛“;第五部分詳細介紹林徽因內心深處”無比孤寂“——從孤寂的種子、根深蒂固、孤寂無以擺脫等方面,細說林徽因沉重的孤寂,是別人難以了解的。
第一、林徽因的”獨特魅力“——外表無比燦爛,內心無比孤寂,但她“追求超實際的真美”的理想卻是始終不變的
- (1)林徽因兼具中西方文化雙重熏陶的特殊人格
林徽因不僅是一位建筑家,她還是一位極具人格魅力的女詩人、女作家,老一輩的也認為:“在她身上有著藝術家的全部氣質。她能夠以其精致的洞察力為任何一門藝術留下自己的印痕。”林徽因的一生,外表是燦爛的,而內心是孤寂的,但無論是燦爛或孤寂,她對純美藝術的追求卻是始終不變的。得天獨厚的文化淵源、生長經歷,造就了林徽因中西方文化雙重熏陶的特殊人格,以及自然科學與文學藝術修養兼具的心理素質,因此有人說:“林徽因是個很特別的人。不論是在文學、藝術、建筑乃至哲學,她都有很深的修養。”她于1928年回國,1931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她清醒地看到“五四”以來大陸新文學“破”傳統、“襲”西學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而自己則有點不合適宜地在喧囂躁動的時代氛圍里,用“追求超實際的真美”的理想,去孤獨地探索和嘗試著大陸新文學的真正出路。
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赴歐洲旅游途中(1920年)
- (2)林徽因對文學“超實際真美”的執著追求——她的作品從內涵到外延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
應該說林徽因在大陸現代文學的探索上,是多向與開拓性的,從她所發表的詩歌、小說、散文來看,數量并不很多,也很難從中尋找出貫穿始終的明顯風格;而這種紛繁多變的創作姿態,卻足以看出她在大陸新文學嘗試期所作的多方努力。她對藝術審美的追求已不再是單純地打破傳統、傾向西方,而是極力挖掘大陸古典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西方現代文學的審美意識,進而將兩者美的和有價值的因素兼收并蓄、融合創造,力圖為大陸現代文學創作尋找出一條切實可行的發展道路。她的創作,既有對大陸傳統文化的沉潛認同與堅守,又有對西方現代文學的取舍借鑒與重構,她著力創造一種具有濃厚民族氣息且同時又有極強現代感的詩風文風。如果與冰心、凌叔華等大陸現代著名女性作家相比較,她的學者味更濃,文學活動更廣,作品也更富有哲理性與現代性,她是大陸現代文壇上較早去嘗試創造現代性藝術風格的女性作家。林徽因的作品從內涵到外延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都向讀者展示了她非同尋常的純美藝術的新異質素。雖然時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是現在閱讀她的作品,仍能喚起讀者新鮮而美好的審美沖動;而更重要的是,她在燦爛而孤寂的人生中對文學“超實際真美”的執著追求,她對大陸新文學創作的探索精神,對于我們當今正面臨著“全球化”沖擊的民族古老文化,無疑也仍具有極強的現實借鑒意義。
1924年與泰戈爾合影。左起梁思成、張歆海、林長民、恩厚之、泰戈爾、林徽因、徐志摩,林與徐保持著一定距離
第二、林徽因出生名門世家,學貫中西,文理兼備——表面”無比燦爛“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一個富有民主主義思想的名門世家。其祖父林孝絢是前清翰林,思想開放,注重教育,送子侄多人赴日留學(如黃花崗烈士林覺民、林尹民)。其父親林長民是民國初年的要人,他博學多才,工詩文,善書法,兩度赴日留學,主修政治、法律,回國后,積極倡導憲政,與梁啟超一道活躍在政界。應該說少年時代能生活于這樣一個書香彌漫、思想進步的家庭中,林徽因是十分幸運的。她天質聰慧,5歲發蒙讀書,12歲進教會女中學習;16歲時其父為拓寬她的眼界,又攜其赴歐求學。林徽因曾就讀于英國的St·Mary’s College,并隨父親結識了歐洲眾多的政界人士、學者、作家,還萌發了獻身建筑的志向,這期間的生活經歷,對林徽因的人生有極重要的意義。幾年后林徽因又與未婚夫梁思成赴美學建筑,因當時建筑學只允許男生問津,建筑系不收女生,因而林徽因只得就讀于賓州大學部美術學院,但她所選修的課程大多與建筑學相近,曾被聘為建筑系“建筑設計課兼任講師”。獲學士學位后,又入耶魯大學部戲劇學院,成為大陸第一個在國外學習舞臺美術專業的留學生。優越的家庭環境、豐富的生活閱歷、孜孜的求學經歷,使林徽因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獲得了深厚而多重的文化修養,并形成了獨特的個人氣質,這為她日后在建筑設計與文學藝術等領域中取得非凡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在建筑方面,林徽因與梁思成,創辦大陸大學部中的第一個建筑系,主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及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歸國后,林徽因與其夫梁思成一起,在東北大學部創辦了大陸大學部中的第一個建筑系,后又在清華大學部建筑系任教,井伴隨梁思成不畏艱辛、四處勘測,對大陸古代建筑有多次重大發現,撰寫了大量有珍貴價值的研究文稿,在大陸建筑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業績。美國漢學家費正清稱道林徽因夫婦:”在我們心目中,他們是不畏困難、獻身科學的崇高典范。”新大陸成立后,她又以重病之身與梁思成一道,參加并主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及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還為搶救瀕于滅絕的大陸“國寶”景泰蘭做出了巨大貢獻。1955年,年僅51歲的林徽因因病去世,被安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這正是黨和國家對她杰出貢獻的充分肯定。
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北平(拍攝于1931年)
第四、在文學創作方面——林徽因真可謂文學全才,各類體裁,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均有涉獵,雖然所著不多,卻幾乎都是藝術精品;同時她又是魅力主持人,擁有超群的美貌
- (1)林徽因文學創作——只不過是她的業余愛好,但是才華耀人
相對于林徽因奉獻一生的建筑,文學創作只不過是她的業余愛好,
“靈感一至,妙手得之,然后便束之高閣,朋友們不向她索稿,她是輕易不發表的,這就使她的許多手稿成了‘孤本’,一經劫亂,便欲覓無從了。”
在世時,她不曾出過文學作品專集(1937年2月,《新詩》雜志第五期曾刊出林徽因將出版詩集的書目預告,后因抗戰爆發而未果,)如今只剩下小說六篇、散文八篇、詩歌六十余首、戲劇一部(未完成)。盡管她的作品與文學巨匠相比數目寥寥,但她的所作,無論是小說、戲劇,還是詩歌、散文,都獨具匠心、充滿著濃郁的藝術魅力。
30年代代初才涉足文壇的林徽因,僅在短短的幾年中就佳作疊出,才華耀人。她的小說《九十九度中》,被藝術鑒賞品位很高、以批評嚴厲著稱的李健吾贊嘆道:”這樣褥暑的一個北平,作者把一天的形形色色披露在我們眼前,沒有組織,卻有組織 ;沒有條理,卻有條理;沒有故事,卻有故事,而且那樣多的故事;沒有技巧,卻處處透露匠心。”并稱其是“達到一個甚高的造詣”的“最富有現代性”的一篇小說。朱自清也稱之“確系佳作,其清新也。”林徽因也有很高的小說鑒賞修養,1936年趙家璧為良友圖書公司編輯《二十人所選短篇佳作集》,這20人除林徽因外全是在文壇上卓有成就的名家,如茅盾、巴金、郁達夫、朱自清等等;同年,《大公報》創刊十周年,蕭乾要編一本在《大公報·文藝副刊》上發表的小說選集,他想到的最合適的編選人便是林徽因。林徽因不但很快編出,還寫了《題記》,對小說的創造力、誠實、技巧等均發表了獨到精辟的見解,這個選本很受讀者歡迎,8月初版,10月即再版;她還曾受聘為《大公報》“文藝獎金”的裁判委員。她甚至有“京派靈魂”之美稱。
1934年夏林徽因在山西汾陽小相村靈巖寺,后來這個大佛在抗日期間被熔成鐵水,制造抗日炮彈了
- (2)林徽因在詩歌創作上,更是享有盛譽——她的名字是與詩人連在一起
在詩歌創作上,林徽因更是享有盛譽,她的名字是與詩人連在一起的。“單是作為一個三十年代的極富個性的、藝術上漸臻于爐火純青的女詩人,也是不應該被忘記的”,“因為能寫出這些詩的,只有她一個。”“她的創作實踐所提供的藝術經驗,今天仍不失可資借鑒的價值。”1979年邵燕祥先生偶遇清華大學部建筑系的呂俊華教授,談起作為詩人的林徽因教授,呂隨口就背出林《六點鐘在下午》這首三十一年前發表的詩。這首小詩不是她的代表作,當時的文藝批評也只字未提,但正是這首在當時未受重視的小詩,竟在三十多年后被她同時代的人脫口背出,可見林徽因詩歌潛在的藝術魅力。沈從文所著的《新詩的舊帳并介紹詩刊》,稱林徽因與孫大雨、陳夢家、卞之琳、戴望舒、臧克家、何其芳,算得是幾個特有成就的作者。林徽因的詩不多,但風格迥異,極富創造力,有玲瓏嫵媚的,有狂熱執著的,有溫婉傷感的,有沉郁隱晦的。她把中西文化、古精髓、現代思潮融會貫通,嫻熟自如地運用于抒寫,得心應手而絕無矯揉的痕跡。可以說,林徽因的六十余首詩,最能顯現出她在文學上的深厚造詣與過人才華。
- (3)林徽因她的散文不多——最能顯露其氣質、性格
她的散文不多,卻最能顯露其氣質、性格。透過字里行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睿智、優雅、爽朗、幽默的現代女才子的精神世界。尤其是《窗子以外》,乃為廣大讀者爭相傳頌的名篇,曾被選入西南聯大文學院自編教材《西南聯大語體文示范》。她的劇作更少,只留下一部《梅真同他們》(該劇原應四幕,只因抗戰雜志停刊而僅發表了三幕)。然而這一未完篇的作品,在當時卻一掃“文明戲”的惡趣,別具一格、為人稱道。朱光潛在《編輯后記》中稱贊:“林徽因女士的輕描淡寫是悶熱天氣中的一劑清涼散。”時至今日再去閱讀該劇,仍覺其藝術魅力獨具。幾年前李君健先生還曾在《新民晚報》上撰文稱:“劇我在抗戰前夕少年時代讀過,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潮汐起落,讀來依舊感到清新雋永。” 該劇“是一部未完成的杰作。“
林徽因最經典照片
- (4)林徽因還是一個極具魅力甚為理想的文學沙龍的女主持人
林徽因真可謂文學全才,各類體裁,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均有涉獵,雖然所著不多,卻幾乎都是藝術精品。除此之外,她還是一個極具魅力甚為理想的文學沙龍的女主持人,她的北總布胡同寓宅,時人親切地稱其為“太太的客廳”。正如費正清晚年回憶林徽因時所寫到的那樣:“是有創造才華的作家、詩人,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審美能力和廣博的智力活動興趣的婦女,而且她交際起來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這個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場合,所有在場的人總是全部在圍繞著她轉。”的確,無論是在她自己有名的“太太客廳”,還是在朱光潛先生家舉行的“讀詩會”,或是蕭乾先生的“來今雨軒”茶會,她都必有一番宏談高論,這些充滿著藝術智慧的妙論同她的著作一樣,充滿了無限的創造力,而且常常酣暢淋漓、語驚四座。故有人稱她“是位學識淵博,思想敏捷,并且語言鋒利的評論家……對文章常有犀利和獨到的見解。”“每逢我聆聽她對文學、對藝術、對社會生活的細膩觀察和精辟見解時,我心里就常想:倘若這位述而不作的小姐能像十八世紀英國的約翰遜博士那樣,身邊也有一位博斯韋爾,把她那些充滿機智、饒有風趣的話一一記載下來,那該是多么精彩的一部書啊!”
林徽因1935年攝于家中,途中小孩分別為她的兒子梁從誡,女兒梁再冰
- (5)林徽因擁有超群的美貌
林徽因不但有過人的聰慧,而且還有超群的美貌。20歲歲時她曾參與泰戈爾訪華活動的接待,與徐志摩同任翻譯。她高雅的氣質、美麗的容貌、機智的談吐一時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吳詠《天壇史話》中記載:
“ 林小姐人艷如花,和老詩人挾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面,郊荒島瘦的徐志摩,有如蒼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圖。”
尤其是她用英語出演齊拉德公主的成功,使她成為北平社交圈中才貌雙全的名媛,并為她贏得了“大陸第一才女”的美譽。第一次見到林徽因年輕時照片的林沫驚嘆于林徽因的美貌:“在我可憐的詞匯中找不出可以形容她的字眼,她給人的是一個完整的美感。”即使是在遭受了多年病痛的折磨與苦難,甚至在剛剛做了腎切除手術、肺部結核已到晚期,她也能讓人覺得
“她是我一生中所見到的最美、最有風度的女子。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充滿了美感,充滿了生命,充滿了熱情……我不能想象她那瘦小的身軀怎么能迸發生這么強的光和熱。她的眼睛里又怎么能同時蘊藏著智慧、和諧、調皮、關心、機智、熱情的光澤。”
“當你和她接觸時,實體的林徽因便消失了,而感受到的則是她帶給你的美,和強大的生命力,她是那么吸引我,我幾乎像戀人似地對她著迷。”
文潔若也回憶道:
“按說經過抗日期間歲月的磨難,她的健康已受嚴重損害,但她那俊秀端麗的面容,妓好苗條的身材,尤其是那深邃明亮的眼睛,依然充滿了美感。至今我還是認為,林徽因是我生平見過的最令人神往的東方美人。她的美在于神韻一一天生麗質和超人的才智與后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沒想到己生了兩個孩子、年過四十的林徽因尚能如此打動同性的我。”
1950年,躺在病榻上的林徽因與梁思成在討論國徽設計方案
第五、林徽因內心深處——具有沉重的孤寂,也是別人難以了解的,她內心”無比孤寂“
林徽因顯赫的出身,優越的中西文化學習環境以及色彩斑斕的社會生活顯然是同時代絕大多數女性無法比擬的,而她內心深處沉重的孤寂也是別人難以了解的。因為她美麗的容貌,橫溢的才華,活躍的身影,非凡的成就,往往使人只注意到她的燦爛光華而忽略了她的內心世界。在許許多多外在燦爛的光環下,林徽因實質上有著眾人難以理解的痛苦,在其內心深處,她始終是一個孤獨者;無論她的才氣和熱情是多么的光芒四射,都無法掩飾她內心世界的孤獨本質。
- (1)林徽因本為父親的小妾所生,林徽因母親不討丈夫、婆婆喜歡,在林徽因心中埋下孤寂的種子
有著聲名顯赫的家世,是林徽因的幸事;然而事實上,林徽因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卻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樣幸福,她的童年生活是在孤獨中度過的。尤其生母不得林父及祖母的喜歡,長年住在后院,寂寞哀怨,更給林徽因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極深的心理陰影。她的小說《繡繡》,就有許多自己童年記憶的生活投影。林徽因是庶出,其父林長民原配妻子葉氏不能生育,便娶了林徽因的生母何氏為妾。何氏是小作坊主的女兒,既沒文化,又不會女紅,自然不會討得善吟詩作對、好舞文弄墨的林長民的歡心。而不會女紅、不會操持家務又使林徽因的祖母也不喜歡何氏。嫁入林家的何氏那不討丈夫、婆婆喜歡的日子有多難捱就可想而知了。林徽因出生第二年,林長民不耐夫妻生活的痛苦再度到日本留學,回國后又為自己的理想在外奔波,很少回家。而林徽因的生母盡管不得丈夫、婆婆歡喜,但封建家庭的禮教又使她必須恪守作媳婦的本份,侍奉婆婆身旁,隨時聽候婆婆的差遣。“娘同嬸永遠要在祖母的前院里行使她們女人們的職務的,于是我常是這三間房屋惟一留守的主人。”林徽因的童年就這樣在祖父母的家中孤寂地度過。或許是父親詩人氣質的遺傳,林徽因天生就有著詩意,面對著孤寂,她不像常人那樣陷入愁悶不能自拔。五、六歲孩子是最不耐寂寞的,但林徽因異于常人之處就在于她能夠將孤寂“化腐朽為神奇”,充分利用自己的時常獨處來捕捉、探索大自然的美,來訓練自己豐富的想象,來營造理想的世界。林徽因總是有意識地選擇、挖掘美的事物,而否定丑的一面,這也是成年后的她接受西方現代派的同時又否定其對丑的贊頌的緣故。在她的文本里看不到丑的贊美,盡管連唯美氣息很濃的徐志摩都在稱贊波德萊爾《惡之花》中名篇《死尸》為奇異的一朵不朽之花。
1950年林徽因與清華營建系首屆畢業生
- (2)林徽因母親后來所生一子一女的夭亡,父親再娶程氏;母親有病,經常向女兒罵鬧,謾罵——似的林徽因心中的孤寂根深蒂固
如果說童年生活還只是在林徽因的性格里埋下了孤獨的種子,那隨后的生活就使孤獨在她心中根深蒂固,以致終生不易去掉。隨著生母后來所生一子一女的夭亡,林長民再娶程氏,家里的平靜打破了。“大爺說他妻子,不識大體,不會做人,他沒有法子改良她,他只好提另再娶能溫順著他的女人另外過活”,而本來就脾氣不好、又無能的母親則變得“歇斯塔爾利亞的脾氣”,“常常借題發揮起來,夸張著自己的委屈,向女兒罵鬧,謾罵。”有著這樣的母親是無奈的,在抗戰時移居李莊的林徽因就曾向好友訴苦:“ 我自己的母親碰巧是個極其無能又愛管閑事的女人,而且她還是天下最沒有耐性的人。”常常攪得家里“直到任何人都做不了任何事”。
在孤獨和艱難的童年環境中成長,對于一個人的人生來說,是最大的不幸,然而對于成就一個作家來說,卻是最大的幸運。苦難和坎坷可以促使一個人去對人生與世界作深入的思考,也唯有如此,才能體味到更為本質的滄桑與虛無。這樣,自小就“習慣于母親的無用”的林徽因自然也就失去了許多兒童常有的歡樂,多了許多優越環境中的孩子無法品嘗的痛苦滋味,但也鑄造了她堅強的性格,孕育了她獨特的藝術個性。林徽因骨髓里的這種孤獨感,是她創作的源泉。有了這份孤獨感,才能使她捕捉生活的瞬間,洞察人生的內蘊,同時把筆端指向內心。
華茲華斯說過,兒童是成人的父親。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童年生活決定了他的終生。林徽因童年的傷害是終生的也是毀滅性的,她在中年時寫給好友的信就是明證:“我精疲力竭,到臨上床時還想著,真恨不得去死,或者壓根兒沒有生在這樣的家庭……我知道我真的很幸運,但年幼時的那些傷害,對我是永久性的,一旦勾起往事,就會讓我跌進過去的不幸之中。”
1940年底林徽因全家從昆明搬到四川李莊林徽因長途奔波肺結核爆發,圖為1941年兩個孩子陪伴著重病的林徽因
- (3)中年林徽因染上了像今天癌癥一樣可怕的肺結核——使得她理想難尋、孤寂難耐
現實是殘酷的,尤其是那動蕩、劫亂的三、四十年代,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無疑是巨大的,而且“林徽因的聰慧和高傲隔絕了她和一般人的距離”,更何況林徽因染上了像今天癌癥一樣可怕的肺結核,多年臥病在床,使她更多地體味了理想的難尋、孤寂的難耐,于是她付諸筆墨,或渲泄理想,或直白孤寂,或托物寓意,極盡所能地抒寫了她內心的孤獨、寂寞。誠如她在詩《孤島》中所寫那樣:
“遙望它是充滿畫意的山峰
遠立在河心里高傲的凌聳
可憐它只是不幸的孤島
天然沒有埂堤,人工沒搭座虹橋。”
“山峰”是美的,充滿詩情畫意,但又是“高傲”的,不愿隨波逐流,而“天然沒有埂堤”,連虛幻的虹橋也沒人搭起,自然眾人只能“遙望”,“山峰”也就永遠“遠立在河心”,成為“不幸的孤島”。林徽因的聰慧和高傲,隔絕了她和一般人的情感世界,這一“孤島”恰恰正是林徽因內心孤獨本質的真實寫照。
因此,閱讀林徽因的作品,雖然也有少量對美、對愛加以贊頌的輕快之筆;但給人以更多的感覺,卻是那種難以驅遣的充滿孤獨感的抑郁情緒。無論是對理想的追求,對愛情的渴望,還是在對生與死的感悟上,均是如此。由于獨特的家庭背景、文化淵源、人生經驗,她那顆敏感而聰慧的心靈,在人世間難覓契友和知音,即使偶然相遇徐志摩、金岳霖等一兩個人生知己,但又礙于身份、地位等諸多原因,也只能拼命地壓抑著自己沖動的情感。表面上呈現著燦爛、熱情與光華四射,而內心卻始終與群體活動和群體意識相疏離;茫茫人海、闊大宇宙,心靈卻無法找到永恒的慰藉和情感的歸屬一一這就是林徽因最典型的性格秉性特征。寂寞的人生、寂寞的心態,由衷地決定了其創作理想與創作內容的孤獨感。
李莊大陸營造學社舊址門口梁思成、林徽因雕像
結論:
不管林徽因如何用自己的美貌、熱情、才智去張揚自我、實現自我價值,闖出一片燦爛的天空,但她卻始終抹不掉內心深處的孤寂。這是一種沒有同情、無處訴說的孤寂,也就形成了她的自卑情結。也正因為如此,造就了她一生極為自尊、自強,而有意、無意地摒棄自卑心理的堅強個性。她不愿孤獨,卻始終擺脫不了孤獨,追求愈高,其自卑情結和孤獨感亦愈強。孤獨可以造就人,也可以使人頹廢。但林徽因卻在咀嚼孤獨的同時,敏銳、冷靜而又多層次、多角度地去感悟現實人生。是孤獨的人生,使她的人格內蘊變得極為復雜與深厚;是孤獨的體驗,使她獲得了非同凡響的藝術成就。林徽因的一生是短暫的,誠如她在《蓮燈》里要做宇宙里的過客一樣,她也確實像闊大無邊的宇宙里那一閃而過的慧星,短暫、孤寂而燦爛。
(圖片均來自網路)
你真優秀,文筆太好了
拜讀歷史佳作,一代才女[呲牙][贊]
專業、優質回答!
有人喜歡也有人非議
最屬建筑成就[贊][贊][贊]
好有見解,喜歡有才情的女子[贊][贊][贊]
才女,理想與現實的痛苦。
感謝詳盡回答,讓我們更深入客觀的認識了一代才女林徽音![贊][贊]
美才女老師綜述的很棒,拜讀了[贊][贊][玫瑰][玫瑰][給你小心心][給你小心心]
友友真有文化,積蓄知識量大,把她的一生闡釋透徹!你也了不起!精,細![贊][贊][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