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不阻止劉邦殺韓信,其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為什么這么說?
要知道劉邦建立漢朝,搖身一變成為皇帝后,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同患難共享受的劉邦了,而是一個殘酷無情的君主了,他覺得身邊的功臣都是危險份子,只要他們存在,就會威脅到自己的江山社稷,為此想除之而后快。而漢初三杰蕭何、張良、韓信也就成了他最為看重的眼中釘了。
劉邦之所以會對韓信下殺手,其實除去劉邦的原因,韓信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視。
要知道蕭何和劉邦是老鄉,劉邦還沒有發跡時,蕭何便追隨他,推薦他為泗水亭長,甚至能娶上呂后也是他牽的線搭的橋,革命后,蕭何坐鎮后方,為劉邦免去了后顧之憂,可以說蕭何無論是戰功還是個人情份都是旁人無法相比的,因此,劉邦再怎么心狠,也不會直接對蕭何下毒手。而蕭何也是聰明人,為了徹底消除劉邦對自己的警備之心,不他不惜放蕩自己,損壞自己的名聲,甚至當呂后要求其配合設計誅殺韓信時,他也無可奈何的選擇地支持,落得“成敗蕭何、敗也蕭何”的結局。
而韓信卻不識時務,他在楚漢這爭中,原本就立下赫赫戰功,原本就功高震主,被封為楚王后,還不知道韜光養晦,收斂起來。因此,很快劉邦就把他從楚王降到淮陰侯。然后還韓信談話。
“你看夏侯嬰將軍能帶多少兵啊!”劉邦試探性地問道。這個夏侯嬰是劉邦最心腹的人,劉邦這樣問自然是有目的的。
“三萬吧。”韓信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樊噲呢?”劉邦把自己的另一個心腹,同時也是自己的連襟拿出來了。
“五萬左右吧。”韓信一臉平靜地回答。
“那朕呢?”劉邦的提問進一步升級。
“最多十萬。”韓信當時腦筋也許是短路了,依然實話實說起來。如果僅僅是這樣也罷,但劉邦提最后一問時,事情就再也沒有挽回的余地了。
“那你自己呢?”劉邦使出了撒手锏。
“多多益善,多少兵我都可以帶。”韓信只想起垓下和項羽大決戰時的無限風光,但卻忘了此時和他說話的人正是要考核他的頂頭上司。
提問就此結束,不用再說什么了,劉邦微笑的背后是嫉恨。此后,他下定決心要除去“不類已”的韓信,防患未然。
和韓信不懂得“藏鋒”相比,張良就顯得深沉和老練多了。自從劉邦當了皇帝,他已看出功高震主是件危險的事,因此馬上深居簡出,開始“歸隱”了——閉門不出原修練養氣辟谷之術。
放下朝中一切事,張良以這種“淡泊名利”的方式,終于為自己保全了性命。張良能保全自己已屬不易,要想再保全韓信,更何況是功高震主、不知藏鋒的韓信,那是比登天還難。所以說,不是張良不想阻止劉邦殺韓信,而是張良沒有能力阻止劉邦殺韓信。
張良只能明哲保身吧
如果在亂世,君王問你能帶多少兵,當然要說多多益善,這里是沒什么毛病的,只不過韓信最大的錯誤就是在擁有了所有的情況下還不知足!招致禍端!一統天下之后明明可以掛帥印,卻舍不得放棄權!只要統一天下之后,掛帥印離開即可!
劉邦沒有殺韓信,張良阻止一事純屬妄猜。
蕭何,張良自己都活的戰戰兢兢、朝不保夕,哪還顧得上他人的死活[汗][汗][汗]
看看趙匡胤不殺功臣杯酒釋兵權的效果,功臣善始善終,自己卻沒有善終。杯酒釋兵權成為千古絕唱,卻給自己留下可悲的下場。開國皇帝的能力既要守護國家,也要保護自己。不能守護國家,保護自己是君主的失職。
哪個大臣不是這樣,明明知道皇帝錯了也是一言不發甚至還極力吹捧,你勸劉邦不要殺韓信,最后韓信沒有保下你自己反而丟了性命。
張良劉基這樣的心腹謀士不會被殺,因為沒有兵權,當然囂張跋扈的除外。韓信是諸侯王又是第一名將,沒有人可以震得住他,就這漢高祖都不好意思下手,還是呂后敢下刀子。
其實劉邦太多疑了,像韓信這般口無遮攔的人怎么可能有當皇帝的野心啊?如果真是突然收斂鋒芒才值的懷疑,比如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