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冰河期究竟有多可怕?

所謂“小冰期”,便是指全球氣候經歷的一個寒冷時期。根據竺可楨的大陸氣象史記載,大陸歷史上共經歷了四次小冰期,而與之伴隨的便是四個王朝的覆滅,第一次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則是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明清小冰期”時間跨度雖然長達數百年,但影響最為嚴重的則是明朝萬歷至崇禎年間,那么明朝的小冰期到底有多可怕呢?

△小冰期與王朝興衰

“小冰期”的直接影響:氣溫寒冷,人畜多有凍死

“小冰期”期間,最為直接的特點便是天氣嚴寒,而那種寒冷恐怕我們很難想象。根據史料和文獻記載,當時就連太湖、鄱陽湖、洞庭湖、淮河都曾結冰,而“夏寒”,“夏霜雪”這樣的極端天氣,更是屢見不鮮。

根據《江南通志》的記載,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和十五年(1502年),“冬天寒,祁陽江水凍合,余姚江水冰合”。這里的“祁陽”和“余姚”,便是今天位于湖南的永州市祁陽縣和位于浙東的余姚市,當時就連流經這兩地的瀟水、曹娥江和甬江都因冰凍而斷流。

此外,根據《廣東通志》的記載,明正德元年(1506年)冬,廣東瓊州府萬州雨雪,瓊州府便是如今的海南島萬寧縣;正德四年(1509年)冬,廣州潮州“隕雪,厚尺許”,潮州則是今天的潮安、潮陽等縣。對于如今很少見雪的南方來說,海南降雪尺許厚是種什么感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在《明史·五行志》中,更是有“景泰四年(1453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東、河南、浙江、直隸、淮、徐大雪數尺,淮東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凍死萬計。五年(1454年)正月,江南諸府大雪連四旬,蘇、常凍餓死者無算。”黃河、淮河、長江流域積雪數尺,江南各地連降四十多天大雪,可見當時天氣的寒冷。

而在各種史料之中,諸如“牛畜凍死三萬六千蹄”,“開原大雨雪,畜多凍死”,“雪止,平地三尺余,人畜多凍死”,“雨雹甚大,傷稼百二十五里,人馬多擊死”,“飛雹交下,壞民居萬余,死者千余人”,“沂州雨雹,大者如盤,小者如碗,人畜多擊死”之類的記載,更是隨處可見。

“小冰期”的天氣轉冷實際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明清小冰期”的天氣轉冷實際上從洪武年間便已經開始出現,至明朝中期開始,氣候開始保持“恒寒”,而這種寒冷天氣從清初開始逐漸好轉,但一直到光緒六年(1880年)以后,氣候才開始再度逐漸轉暖。

“小冰期”的間接影響:旱災、鼠疫等次生災害

在長達四百余年的“明清小冰期”中,除了因天氣嚴寒這個直接影響之外,由于氣候變化而到帶來的次生災害,才更為致命,不僅導致大量百姓死亡,更是直接給本就大廈將傾的大明王朝,來了致命一擊。

1、持續肆虐的旱災。由于氣候的劇烈變化,不僅導致旱災發生頻率極高,而且肆虐范圍和持續時間往往極長,例如崇禎年間便出現了罕見的十年大旱。在持續不斷的旱災中,不僅湖泊干涸,就連黃河干流和支流都出現了斷流現象,華北地區的降水量更是下降了11%至47%,更有多達23個地區出現了連續四年以上的重旱。

早期的旱災還僅僅出現在黃河流域的個別地區,而之后便迅速蔓延到了全國各地。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持續的旱災對于百姓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例如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人多饑死,餓殍載道,地大荒”,又如陜西“絕糶米市,木皮石面食盡,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

2、隨之而來的蝗災。由于蝗蟲產卵的土壤最佳含水量是10%至20%,且土壤結實而植被稀松時更有利于蝗蟲繁殖,因此當旱災頻發之時,蝗災便也隨之而來,這便是古人常說的“久旱必蝗”。《明史》之中,“蝗”字出現了多達129處,而根據《明代蝗災與治蝗研究》的統計,明朝先后發生蝗災共計達967次,而整個明朝也不過276年,也就是說平均每年便要爆發三次蝗災,若是集中到明朝中后期,這個頻率將更高。

尤其是在崇禎年間的十年大旱中,蝗災的景象更為恐怖,崇禎十四年(1641年)六月,“兩京、山東、河南、浙江大旱蝗……野無青草,十室九空”,就在百姓們即將收獲的季節,結果莊稼被蝗蟲一掃而空。彼時的內閣次輔、禮部尚書徐光啟便說,“惟旱極而蝗,數千里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于水災”。

3、席卷北方的鼠疫。由于旱災、蝗災頻發,導致糧食減產、草木枯死,于是缺少食物來源的各種動物開始頻頻涌入人類聚居區,其中尤以老鼠帶來的危害最大。從萬歷年間開始,明朝多次爆發大規模鼠疫,其中又以崇禎年間的鼠疫最為恐怖。崇禎六年(1633年),山西興縣爆發腺鼠疫,隨著百姓們的逃亡,瘟疫開始迅速向陜西、河北、京師等地蔓延,更是于崇禎十七年(1644年)演變為肺鼠疫。

關于這場瘟疫,夏燮《明通鑒》有載“京師大疫,死者無算”,《崇禎實錄》則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在山西“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闔門不起者”,在陜西“(崇禎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根據保守估計,這次鼠疫不僅造成陜、晉、冀三省百姓死亡千萬以上,更是直接摧毀了明朝九邊重鎮中的大同、山西、薊州、宣府等鎮,以至于李自成攻向京師之時,沿途并未遭到大規模抵抗,而已經連叫花子都找不到的北京城,即便將太監都派上了城墻,仍是平均五個城垛才有一個士兵。

4、此起彼伏的水災。明朝中后期,水災同樣是導致百姓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之一。在《明史·河渠志》的記載中,便有“萬歷元年(1573年),河決房村,筑堤洼子頭至秦溝口”,“萬歷四年(1576年),河決韋家樓,又決沛縣縷水堤,豐、曹二縣長堤,豐、沛、徐州、睢寧、金鄉、魚臺、單、曹田廬漂溺無算,河流嚙宿遷城”,“至十五年,封丘、偃師、東明、長垣屢被沖決”等記載。

而到了明朝天啟、崇禎兩朝,黃河水患更為嚴重,“天啟元年,河決靈譬雙溝、黃鋪,由永姬湖出白洋、小河口,仍與黃會,故道湮涸……四年六月,決徐州魁山堤,東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崇禎二年春,河決曹縣十四鋪口。四月,決睢寧,至七月中,城盡圮……十六年六月,馬家決口百二十丈,兩岸皆筑四之一,中間七十馀丈”。

在持續的旱災、蝗災、鼠疫、水災之中,不僅導致大量百姓似乎各種天災,更使得各地糧食欠收、糧價暴漲,百姓難以生存,以致出現易子而食的慘狀。百姓們沒有活路,只能被迫走上造反之路,僅崇禎元年(1628年)至崇禎八年(1635年),全國就爆發了十三次大規模起義,人數多達三十余萬。

與此同時,以農業為根本的大明朝,財政收入同樣受到了嚴重影響,當大明陷入內憂外患之際,朝廷卻根本拿不出來足夠的軍餉,僅陜西就欠下了一百三十八萬兩的軍餉,結果不僅導致大量士兵逃亡,群體性兵變現象更是層出不窮。如此情形,對于本就已經腐朽到了極致的大明朝,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9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其實地球的溫度變化與人類的活動沒有多大關系,主要還是由于地球隨太陽在繞銀河系運轉的結果,因為太陽繞銀河系一周需要2.5億年之久,旋轉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其它天體的影響。隨之地球溫度發生想應的變化是必然,因為在人類還沒出現前地球就不止一次出現冰河期與溫暖濕潤期,也就是說人類要想從根本上改善地球溫度變化就是癡人說夢。

  2. 歐洲是什么事況

  3. 地球變暖是個偽命題,地球的溫度是周期性變化的,近些年的溫度上升并不意味著總是上升,也可能會很快面臨冰期的,總體來說地球變暖比變冷要好。

  4. 我小時候每年到堰塘里滑冰,現在很少看到結冰的情況,現在確實是溫暖期。

  5. 美國啥時候進入冰河時期?

  6. 有沒有同時期的國外歷史也參考一下當時是怎么樣?那樣會更能還原當時情景

  7. 這么說,殷商時期真的可能潰敗的商朝軍隊通過結冰的白令海峽,穿過阿拉斯加到達北美洲,也就是說印第安人或許真的是華夏名族的后裔!

  8. 八九十年代湖南最南每個冬天都下雪,雪也很厚,真的懷念以前那時光

  9. 春秋,戰國。南北朝,隋,唐應該是最好的氣候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