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沒聽說中探花比中狀元更高興的。
根據考生的表現,科舉最終得出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即狀元、榜眼、探花。狀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其余兩元為解元、會元。
科舉進行到殿試,就要求考生光是學問好還不夠,還得反應快,長得也夠帥。皇帝又不是傻子,所以首先,狀元一定比探花反應快,樣貌也更帥。探花無非證實了自己在這些方面不如狀元,這就高興啦?
狀元可不好當。如果說當上探花是祖墳冒青煙,當上狀元那就是祖墳噴火了。
狀元與探花,仕途剛開始時不會有太大差別。
以上說了一甲。其余還有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三甲所有,都幾乎一樣的仕途機會,被派任官職。
狀元新入官場,可能也就得到一個正八品的縣丞。基本上,狀元留京的少。
榜眼、探花也高興不到哪去,他們可能留京,給一個翰林院典薄或是道錄司至義、神樂署署丞之類,甚至不如二甲到外頭當個通判。
其實還是狀元有好處。誰當官之后愿意留京?
任何一個狀元,讓他選,是在太常寺當個協律郎,還是外任一屆縣丞,肯定都選縣丞,雖然離縣太爺還遠著,好歹是有前程的。要是能當個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之類,可以說前程似錦。
而萬一賞個某部院的筆帖式,白瞎一甲的身份了,還不如到按察司當個照磨呢。
關鍵在于,狀元留京的少,榜眼、探花可就未必。
外放任官有好處,一是多少可以貪點;二是升官快。留京當個小文官,沒什么油水并且升官不快。
所以,探花高興個六啊?探花倒是應該擔心,皇上可千萬別腦子一抽把自己留京啊。
何況,就算夸官,人家狀元牌子上可以寫上“狀元及第”“欽點翰林”這樣的大字招搖過市,探花自然要低人一籌,探花有什么可美的?
日后到了官場上,狀元也要被人高看一眼。比如你讀過《圍城》吧,那里頭“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這在官場上,就叫“擺正身”,就跟今天大學部生見面比學歷一樣。清華的、北大的。但是今天的學子好歹還有個借口,為什么你不去清華?因為清華食堂難吃,所以上哈工大了,這也算個借口。
探花有什么借口?
何況,狀元日后當庶吉士的機會很大。
狀元出去歷練一任,京察大計時再回來,皇上很可能賞個庶吉士。庶吉士是干什么的?他們負責給皇上講解經史書籍,并幫皇帝起草詔書,類似皇帝的秘書,權力很大。你比如明代,不是庶吉士不能當大學部士。
狀元可能一任外放,回來就當庶吉士了。你個探花,興許就得多外放幾年。不外放,一直留京當個小文官,庶吉士的希望就不大了。外放這幾年里,來個同窗聚會,探花就得乖乖給狀元行禮。
多浪費了好幾年,換得給人家鞠躬行禮,探花為這事高興?興許人家狀元都當上庶吉士了,你還在當典薄呢,日后前程大不一樣。十年廿年后,人家是紅頂大員,你是藍頂甚至白頂小官。
眼見著人家必定飛黃騰達,自己前途未卜,探花就為了這個興奮?
探花瘋了吧?
宰相搭彩棚,拋彩球招女婿,一定是招狀元,而非其他人。
是不是狀元的婚事自己也做不了主?
流傳中有個潛規則,探花必須要長的帥的,可能題主是這意思吧
狀元一般比探花帥,除非皇上的審美忒奇葩。//@charles_chao:流傳中有個潛規則,探花必須要長的帥的,可能題主是這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