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崛起的英雄不少,但是像鐵木真這樣萬里挑一的,就只有這么一個。
在鐵木真之前,草原上的可汗、酋長、首領如過江之鯽,彼此相攻,殺戮無常,草原長期四分五裂,勢力衰弱,淪為域外勢力的小跟班,甚而經常被“減丁”,莫名其妙就被無差別的殺了,只是因為周邊國家要控制草原人口。鐵木真崛起后,他不僅在軍事上統一了蒙古各部,并且建立起了軍政合一的政治體制,將草原各部牢牢地凝聚在一起,讓草原部落進化成了大蒙古國,從而迸發出了強大而持久的戰斗力,影響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走向,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鐵木真所建立的政治體制中,千戶制是最為重要的軍政單位。他把草原民眾分成了95個千戶,分別交給他所信任的將領和族人擔任千戶長。這些千戶長是鐵木真最為的得力的幫手,平時負責管理民眾,安排生產,戰時就自籌軍備,跟隨出征。這些千戶們也沒有權重一時,可是從始至終也沒有出現過叛變的事情,是所有的政治集團中最為奇特的現象。這里面,既有鐵木真超強的人格魅力,同時也與他建立的怯薛軍有關。
在遼金時期,由于契丹、女真相繼南下,蒙古高原上的政權真空時期,就活躍著突厥和東胡的一些部落。在這些部落的首領的斡魯朵,都有被稱為“那可兒”的親兵組成衛隊,同時兼作各種雜役,這種父權制的主仆關系由來已久,是草原上部落首領們的“御林軍”。
鐵木真即蒙古大汗位后,發現了御林軍除了宿衛的功能外,還可以發揮更多的政治用途,便著手進行改組整頓御林軍的工作。
他降旨道:“昔者,朕僅有擔任白晝警備任務之侍衛七十人,負責夜間警備任務之宿衛八十人。今賴長生天之助力,得天地之贊助,匡普天下之百姓,俾入朕一統之制。今當揀選十戶官、百戶官、千戶官、萬戶官之子弟人為衛士,俾滿萬數而為怯薛軍。”
這樣,鐵木真就建立了一支大汗直屬的怯薛軍,其中有火兒赤(箭筒士)一千人,客卜帖兀勒(宿衛)一千人,禿魯花(散班,質子軍)八千人,大多數是萬戶、千戶、百戶、十戶的子弟及其隨從。
這支隊伍,在當時稱為大中軍,是蒙古各萬戶長中最精銳的部隊,同時這也是鐵木真以征調子弟入質來控制臣下的手段。
鐵木真給了怯薛軍以很高的地位,比如他說如果在外地有千戶長膽敢與大汗的怯薛爭斗,不管事實如何,千戶有罪。這種政治上的優越地位,讓怯薛軍的忠誠度毋庸置疑,也成為蒙古國、元朝最大的既得利益群體,誓死保衛著這個政權,以及作為政權核心人物的大汗/皇帝。
怯薛軍是成吉思汗的掌上明珠,輕易絕不使用,所以歷史上關于它的實戰戰例很少。但是,作為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的精銳,“怯薛軍”顯然具備更為強悍的戰斗力。蒙古鐵騎的滾滾鐵蹄踏碎了半個世界,所到之處,只有殺戮與死亡。西元1241年,為抵抗蒙古入侵,波蘭聯合歐洲各國,包括三大騎士團:圣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條頓騎士團,把歐洲最為精銳的騎士們全部召集在列格尼卡,誓死決戰。
以逸待勞的歐洲聯軍擁有人數上的優勢,面對蒙古的輕騎兵,歐洲重騎兵全線沖鋒,蒙古人立刻后撤,避開歐洲人的沖擊。吃盡蒙古人苦頭的騎士們士氣大振,決定繼續追擊。突然,蒙古重裝騎兵出現在歐洲人面前,剛才撤退的輕騎兵迂回到了歐洲聯軍的側后方,全線發動攻擊,箭雨如注。
盡管箭矢不能射穿騎士的重甲,但是戰馬紛紛中箭倒地,跌落在地的騎士們的盔甲太重,一時無法起身。手持彎刀的蒙古人發起了毀滅沖鋒,歐洲聯軍幾乎全軍覆沒,三大騎士團損失殆盡。從此,蒙古鐵騎讓整個世界談之色變,其中的精銳“怯薛軍”更是名揚天下。
元朝建立后,怯薛軍成為了皇帝的近侍,最受寵信,常常為自己、為他人向皇帝求官,請求各種賞賜,而且插手朝政。外臣﹑大商賈﹑僧道等在朝廷營私舞弊,多是勾結怯薛們進行的。怯薛們的這些行為給元朝朝政造成混亂,成為元朝統治日趨腐朽的一個原因。
鐵木真的政治手腕被提到的很少,大概是資料不足吧。。。。
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后裔們的成敗得失,都與“怯薛軍”有比較密切的關系,不過開始的時候他們確實非常有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