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的百萬鐵騎尚且被蒙古大軍錘的連頭毛驢都不剩,西夏打不贏也是正常結果。
說到成吉思汗和蒙古騎兵,不管你對他們有沒有偏見,也必須要承認一點:那一代蒙古人確實很會打仗,也很有戰略眼光。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當年,成吉思汗就制定了一個蛇吞象的計劃——滅掉人口超過5000萬,兵力超過100萬的金國。
可眾所周知,蒙古一共才70萬人,兵力也不過區區15萬。這幾十倍的人口差距,怎么可能吞掉金國呢?
這種問題難不倒成吉思汗,因為蒙古人在幾百年前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們馴養牧羊犬幫助牧民放牧,一個牧民帶領十幾只牧羊犬就可以控制幾百頭規模的羊群。
只要先找到足夠多的牧羊犬,慢慢的吃掉金國這個大羊群,不是白日做夢。
那么,第一支牧羊犬在哪里呢?很顯然,當時實力最弱的西夏就是最合適的目標。
不過這話又說回來了,西夏的實力只是相對來說最弱,蒙古要滅夏,成吉思汗也必須要花點心思琢磨出對手的弱點才行。
為此,他精心研究了西夏軍的特點,把西夏軍隊的兵力情況、戰術打法、將領實力,以及西夏皇室的矛盾都摸得一清二楚。可以說是知根知底,完全就是針對西夏軍隊的弱點布置的戰術。
而反觀西夏方面呢?除了知道蒙古人有個叫成吉思汗的大汗上臺,剛剛滅了自己的北部屏障克烈部以外,對蒙古是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蒙古軍隊的優勢和弱點。
于是在1205年,就在這種蒙古人已經摸透了西夏人,而西夏人完全不清楚蒙古人的背景下,雙方展開了第一次大戰。
當時的蒙古軍有三萬人,由成吉思汗的四兒子拖雷率領。西夏軍有十萬,由西夏將領阿沙敢不率領。本來蒙古軍兵力居于劣勢,但是拖雷由于在指揮這次大決戰之前就了解西夏軍隊的打法。因此兩軍一交手,兵力占優的西夏軍就被打蒙圈了。最后,蒙古軍以少勝多,重創了阿沙敢不的十萬西夏大軍,把西夏北部地區的財富橫掃一空。
有了這次成功的摸底突襲,蒙古人對西夏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兩年后,成吉思汗趁西夏內訌之際(夏襄宗篡位),發動了第二次征夏之戰,以五萬大軍進攻西夏的西北部重鎮斡羅孩城。
不過由于西夏人吸取了上次的慘敗教訓,也針對蒙軍的特點做了一些戰術性的優化。所以成吉思汗的第二次侵夏戰爭,最終以糧草吃盡而退兵。
事后,成吉思汗做了反省,他認為西夏畢竟也是個強國,想要一滅夏并不現實。于是他轉變思路,先解決西夏西部的高昌回鶻,鏟斷西夏與西域諸部落的聯系,徹底把西夏孤立起來。
1209年,蒙古滅高昌回鶻。不久后,蒙古第三次征夏戰爭爆發。
蒙古軍這一次由河西地區入侵,迂回攻擊西夏的腹地。而主力則從北面南下,把西夏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數萬人馬被殲滅,連大將高逸也被俘虜。
隨后,蒙古軍直逼克夷門,攻打西夏首都中興府的最后一道防線。西夏大將嵬名令公統領五萬西夏軍在克夷門迎戰。由于克夷門地勢非常險峻,蒙夏僵持兩個月,蒙古軍不得而勝。但是過長的僵持時間導致夏軍上下出現了松懈心理(中間還打贏了一次),被蒙古軍抓住他們急于求勝的心理,在克夷門外設伏以待,一戰將夏軍全殲。
隨即,蒙軍進而圍困中興府,夏襄宗親自登城激勵將士堅守。蒙軍久攻不克,便在秋季時分引黃河水灌中興城。
眼看城池要被攻破,夏襄宗急忙派使者向金國求援,金國大臣聽說消息后,便請求皇帝發兵救援夏國,內外夾擊蒙古。但當時的金國皇帝是愚蠢的衛紹王完顏永濟,他說蒙古和西夏狗咬狗,正是大陸之福啊,我們為什么要發兵救西夏?
夏襄宗在城內等援軍,怎么都等不來,眼看中興城要被黃河水淹沒,便無可奈何的派人向成吉思汗請降。
當時成吉思汗也很尷尬,由于黃河水倒灌進了蒙軍大營,導致蒙軍也被淹了,他便接受了夏襄宗的請降。表示不要西夏的土地,只要求西夏賠款,并答應“附蒙伐金”,一起打金國即可。
夏襄宗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得暫且答應,并陪嫁了女兒到蒙古聯姻。就這樣,蒙古人找到了第一只替自己放羊的牧羊犬。
有了西夏的幫忙,1211年,蒙古正式對金朝這個大麥克開戰。
值得一提的是,先跟金國翻臉的還不是成吉思汗,而是西夏。
西元1210年,夏襄宗以金國的拒絕出兵救援西夏為由,斷絕了西夏與金國維持了86年的宗主關系,興兵十萬攻金國的葭州。
第二年,蒙古以15萬大軍伐金。當時的金國皇帝完顏永濟完全搞不清楚蒙古軍的突擊方向,也搞不清楚蒙古軍的戰略意圖。幾十萬金軍在他這種昏君的指揮下,被蒙古軍打的團團轉。
而蒙古方面的目標則非常清晰——金國乃龐然大物,一戰必然無法滅金,蒙古軍必須采取游動作戰,不與金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只求盡量爭取殲滅金軍的有生力量,對金國百姓造成恐慌心理。
由于金軍的主力被蒙古軍像遛狗一樣,耍的團團轉,因而金軍的多處城防要塞都兵力不足,無法跟蒙古軍的主力對抗。很多守城的金軍見蒙古軍勢大,便開城投降,淪為了蒙古的半奴隸化軍隊——“偽軍”。
金國被蒙古—西夏聯軍這么打了三年后,力不從心,再加上金宣宗完顏珣(靠篡位上臺的皇帝)也是個罕見的奇葩昏君。在他的主張下,金國主動放棄中都北京,舉國南渡黃河,試圖以河水來抵御如狼似虎的蒙古人。
蒙古在金軍主力南移后,迅速攻占金軍在東北的老家,并進入關內,在中原北部一帶開始經營。
當時的中原有非常多的漢人工匠,金人主動跑了,這些工匠便臣服于了蒙古。在這幫工匠的協助下,蒙古在短短幾年時間,便從一支只有輕騎兵的草臺班子軍隊,進化成了擁有輕重騎兵、工程兵、步兵和攻城器的先進混編軍隊。
如果按照這個發展速度,蒙古滅掉金國,指日可待。
不過后來發生了一個突發事件,影響了蒙古滅金的進程,這個事件就是花剌子模虐殺蒙古商隊事件。
為了給商隊報仇(當然是借口了)。蒙古軍隊的主力西征,只留下一萬蒙古軍和十幾萬金國偽軍鎮守蒙古老家。
蒙古大軍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因為西夏拒絕協助他進行西征(也是借口,主要是怕蒙古大軍西征后,西夏和金國聯合),對西夏進行了第四次征討。
這一次伐夏之戰,由于西夏不敢抵抗,因而蒙古軍直接就殺到了西夏國都中興府,當時的西夏國主夏神宗害怕(夏神宗也是個靠篡位上臺的昏君),便棄城逃到西涼府,只留下太子李德旺獨守中興城。
李德旺緊急派使者求饒,表示西夏一定會臣服于蒙古。成吉思汗見目的達到,便賣了李德旺一個面子,撤軍回師。夏神宗見蒙軍走了,才返回國都。
回朝之后的夏神宗認為西夏“附蒙攻金”并沒有撈到好處,還遭受更大的經濟損失,便決定改變策略,與金國緩和關系,主動要求議和,恢復邊地互市,但是遭到金國拒絕。
比較搞笑的是,奇葩昏君金宣宗認為西夏協助蒙古打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不與西夏議和就算了,反而還授意西北金軍趁機攻夏,蠶食西夏領土。
結果這就導致蒙古西征期間,原本是西夏和金國聯合反攻蒙古的大好時機,就這么白白的錯失了。
金宣宗分兵攻南宋和西夏,南宋和西夏則聯合抗金。手里只有一萬蒙古軍的蒙古留守統帥木華黎簡直要笑死了。這要是都不能一舉鏟除西夏和金國,都對不起老天爺的一片好意啊!
七年后,成吉思汗西征大勝而歸,以西夏拒絕征兵以及故意不納質子(人質)為由,兵分兩路出擊,試圖一舉消滅西夏。
當時,西夏的國主又一次換人了,原本的國主夏神宗因為民怨沸騰,加之成吉思汗對他不滿意,逼他退位,他便傳位給了太子李德旺。李德旺這個人比他父親強,他認為聯蒙伐金是絕對錯誤的,便派人與金議和,夏金約為兄弟之國,互相支援。
不過,金夏原本是君臣關系,此時金國愿意自降身份跟西夏結為兄弟之國,這說明金國此時混的也不咋滴。兩個窮途末路的國家聯合,必然也是沒卵用了,他們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西元1226年,成吉思汗趁冬天黃河結冰期出兵西夏,僅用10個月就攻陷河西各地,向東進軍并圍住西夏重鎮靈州城,徹底切斷西夏東西部聯系的同時,扼住了西夏首都興慶府向南的撤退通道,使西夏朝廷無路可退。當時的夏獻宗李德旺直接被嚇死了。皇位傳給了末帝李睍。
末帝李睍見無路可退,便決心起傾國之力準備在中興府和西平府一帶與蒙古軍決一死戰。
這一戰,蒙古軍10萬,夏軍30萬,雙方的士氣都很高。(蒙古軍剛剛西征得勝而歸,士氣自然高漲;西夏軍因為不想滅國,也是抱著必死的決心與蒙古軍決戰)
戰役正式開始前,西夏軍在都城中興府和南部重鎮西平府各駐守十萬大軍,兩府之間的野外再留十萬大軍。蒙古軍見西夏軍嚴陣以待,便與西夏軍隔黃河對峙,雙方誰也不敢先動手。
但是由于蒙古底子厚,耗得起,西夏當時日落西山,耗不起。因而蒙古便利用西夏軍急于求勝的心理,祭出“圍點打援”戰術:首先圍困西平府,假意要攻城,以刺激中興府的西夏軍隊與自己決戰,繼而又在西夏軍隊趕往救援西平府的路上,部署大量弓箭手,射殺前進緩慢的西夏步兵和重騎兵。
緊接著,最高明的一招來了:蒙古軍并不射殺所有的西夏增援部隊,而是有意讓部分殘兵進入西平城。等增援部隊進城后,蒙古軍再進兵圍城,在城外放火。這樣不但城內守軍不敢貿然出城迎戰,城外的西夏援軍也進不去。更重要的是,進入城內的軍隊基本已經接近潰敗狀態,不僅沒有帶重武器,也沒有攜帶補給和藥品。他們進城,不僅起不到增援的作用,反而還加大了城內的負擔。
城外的援軍見無法增援,便只能倉皇逃回中興府,而西平城內的西夏軍卻已積攢了十幾萬部隊。這些人在城內只能是等死,于是在守將李德任(西夏太子)的率領下,十幾萬夏軍開城突圍,決心與蒙古軍奮死一搏。然而成吉思汗早已料到這種結局,令幾萬弓箭手封死了各個城門。夏軍的每次突擊都被蒙古軍如大雨一般的弓箭射退。
最終,夏軍士氣崩潰,十幾萬主力僅留殘兵數萬,而蒙古軍傷亡還不到一萬。
攻克靈州后,成吉思汗沒理會中興府的夏軍殘余勢力,而是親自率軍突襲金國,在關中地區橫掃一通,杜絕金國增援西夏。五個月后,蒙古主力回師中興府,成吉思汗派人去中興城內招降,但西夏方面拒絕投降。
又過了一個月,中興府內糧食絕盡,軍心士氣崩潰。當時又恰巧遭遇地震,中興府內的房屋倒塌,瘟疫橫行。夏末帝認為抵抗不下去,便無奈投降。
當年七月,成吉思汗死,末帝投降。成吉思汗死前曾留遺囑,要求滅了黨項人。窩闊臺繼位后,秉承成吉思汗的意思,打算屠殺中興府。但察罕力諫而止,于是蒙古軍最終只是屠殺了西夏皇室,沒有屠城。
自此,持續了21年的蒙夏戰爭以西夏的滅國而結束。七年后,金國滅亡。中原大部分地區遂歸順了蒙古,只剩下一個戰戰兢兢的南宋還在堅持抵抗。
最后做一個總結:蒙古軍隊的厲害之處其實不在于他們的騎射本領,因為要論騎射,西夏和金國也不差。蒙古軍真正能吊打黨項人和女真人的地方,是他們的戰術和戰略。
蒙古軍的戰術一般分五步:
第一步是利用地形迷惑對手,讓對手有一種心理上的優勢感;
第二步是誘敵深入,誘導對手,讓對手以為可以一戰而克敵;
第三步是利用對手的速戰心理,將其引入早已設好的包圍圈;
第四步是以騎兵突襲,包抄側翼,切斷對手的所有后退之路;
第五步是反復襲擾,絕不跟對手近戰,用時間慢慢拖垮對手;
蒙古軍用這種戰術先打西夏,再打金國,包括打后來的西遼、花剌子模,都是如此。可謂是百試不爽。
再說戰略。蒙古軍的戰略也有五個特點:
第一、絕不漏過對手的任何弱點,堅決以自己的強項攻對手的劣處;
第二、絕不打肉搏戰,堅決使用運動戰,并以運動戰消耗對手銳氣;
第三、絕不心慈手軟,以屠殺的方式瓦解對手的心理,戰迫使對手主動投降;
第四、最大限度利用降兵降將,讓這幫人打先鋒,避免蒙古精銳的無謂損失;
第五、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開戰后便搶占戰略要地,將敵軍分割后逐個擊破;
元末明初時,蒙古軍的騎射本領其實并沒有退化,但是戰略眼光退化的厲害,可以說是毫無戰略眼光可言。這也是為什么元朝會被明朝趕回草原的原因之一。
你知道人口70萬,當兵的有15 萬是什么概念嗎
我想問問,現在的軍隊打仗以前的那些戰術還能用上嗎?
蒙古70萬人口,卻統治著當時十幾億的人
蒙古人究竟從哪里學會的打仗了?這戰術簡直高明的可怕
哪個時代都有天之驕子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靈光一閃]
成吉思汗遇到岳飛就是他的墳墓!
西夏好象曾經趁蒙古西征,突襲蒙古老窩,殺了成吉思汗母親
一個時代國家的強悍主要看這個時代的君主,比如蒙古的成吉思汗,德國的希特勒,法國的拿破侖等等。
成吉思汗的蒙古兵都是特種部隊大陸任何朝代都打不過的
鐵木真生時趕上了大好時機,世界無英雄。狗熊一般的蘇丹莫克莫都能稱雄西域,可見那事都是無人。區區一個曹阿瞞要是生在那時都能輕易暴揍鐵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