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能夠成為國民黨的“總裁”和國民政府主席,奪權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1927年“寧漢對立”期間,還曾被武漢國民政府以《免蔣介石本兼各職令》的形式,宣布開除其黨籍,解除其一切職務,差點結束政治生命。回顧歷史,大略來說,老蔣奪取和鞏固權力的過程,攏共分為三步。
第一步,攫取廣州政府的軍權。
這一步其實是最難的,因為老蔣雖然是孫中山較為信任的人物,以及就任了黃埔軍校校長兼粵軍參謀長,但他不是廣東人,資歷也不深厚,只是孫中山看中的一個軍事助手而已。在1924年6月黃埔軍校成立時,老蔣甚至還不是國民黨中常委,在廣州的政治和軍事地位都不高,孫中山逝世后,留下的四個“顧命大臣”是汪精衛、胡漢民、廖仲闿和許崇智,哪里有老蔣什么事?
孫中山主要依仗的軍事力量,在黃埔建軍之前主要是許崇智(先陳炯明)的“建國粵軍”,以及建國滇軍、桂軍(記得廣州叛亂的那兩位吧)和湘軍等等,這些舊軍閥部隊只是利用孫中山的招牌獲取更大利益而已,對什么“國民革命”并不熱心,尤其而是陳炯明叛變以后,廣州政府的政治環境可謂是風雨飄搖。
所以老蔣的第一桶金,是通過兩次東征陳炯明挖來的,他率領黃埔軍校兩個教導團以及粵軍一部,先取得了第一次東征的勝利,嚴重削弱了陳炯明的實力。在回師打垮滇、桂軍的叛亂后,又以第二次東征徹底打垮陳炯明,統一了廣東全境,穩固了廣州政府后方,為北伐打下了基礎,當然,也就在廣州政府的軍政地位一路飆升。
在廖仲愷被刺案中,老蔣利用蘇聯顧問鮑羅廷的欣賞(老蔣是偽裝的左派),出任三人“特別委員會”委員,并且利用這個機會趕跑了元老胡漢民、粵軍總司令許崇智,進而掌握了整個粵軍,再加上已經擴編為第一軍的黃埔黨軍,老蔣一躍成為廣州政府軍事力量最強的實力派。一年后再利用“中山艦事件”逼汪出洋,掃清了全部四個顧命大臣,攫取了廣州政府的黨權和大部分軍權。
第二步,通過北伐壯大嫡系軍隊。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時,雖然老蔣被任命為北伐軍總司令,但是首批參加北伐的八個軍中,他的嫡系只有第1軍的三個師,其它第2、第6、第8軍為湘軍、第3軍為滇軍、第4軍為粵軍、第5軍為閩軍、第7軍為桂軍,10萬人馬中真正的嫡系不足2萬人,而且好幾個軍長都是元老級人物,并不太服氣老蔣。
北伐初期第1軍和第7軍在右路軍,主打“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的部隊,從江西一路攻克杭滬寧等城市,期間第1軍收編了浙、皖、贛等地區的大批軍閥部隊,至1927年4月,第1軍已經膨脹到九個師,最后分拆為第1、第9和第32共三個軍,“中央軍”的雛形初成,而老蔣此間拼命拉攏湘軍的譚延闿和一幫子元老,羽翼漸豐。
這一期間老蔣不僅政治在右轉,同時與江浙財閥完成了勾結,也就是后者出錢支持他問鼎最高權力,而前者承諾代表財閥的利益開始“清共”,于是有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南京政府的成立。注意啊,當時武漢有正兒八經的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所以老蔣這個政府是自建的,理由是武漢政府已被左派和CP所控制。
其實質是,老蔣有了錢有了槍,決心以軍權控制政權了,經過寧漢分裂、寧漢合流、第一次下野等系列事件,到1928年復職時,老蔣已經成為最大的實力派。同時蔣宋聯姻還使他成為美英利益的代理人,正統性得以確立,終于就任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實現了初步的軍事獨裁。
第三步,打垮其它新軍閥勢力。
1928年4月開始的“二次北伐”,主要是進攻盤踞在長江以北的奉系軍閥張作霖和張宗昌的直魯聯軍,以完成所謂的統一。北伐軍此時下轄四個集團軍,即黃埔系以及依附于黃埔系部隊組成的第一集團軍,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閻錫山的第三集團軍和李宗仁的第四集團軍,從兵力規模來看,蔣馮差不多,閻李稍遜些。
四個集團軍齊心協力打跑了張作霖,消滅了張宗昌,而邊遠地區的小軍閥們,比如川軍黔軍等等,也只能表示效忠南京國民政府,再不久張學良宣布易幟,東北軍戴上了十二狗牙徽,于是國民黨完成了形式上的國家統一。期間老蔣的第一集團軍再次擴編,已近60萬人,加之裝備精良軍餉充足,政治地位日趨穩固。
(北伐時期的白崇禧)
外患既除,內部的矛盾就開始顯露出來,因為老蔣要的是軍事獨裁,實現軍令政令統一,馮閻李手握重兵如何肯服?因此老蔣建議進行裁軍的“南京編遣會議”成為了導火索,另外三巨頭很容易看得明白,老蔣是利用裁軍在削弱他們的軍事實力,其中第一集團軍被裁的部隊很少,于是各種反蔣勢力各懷鬼胎達成了聯合,還包括沒有多少軍權的汪精衛、孫科等派系。
矛盾激化以后便是大打出手,由于反蔣勢力沒有統一的指揮,遂被老蔣各個擊破,比如1929年的蔣桂戰爭、蔣馮戰爭等,都進一步削弱了西北軍和桂軍的實力,等到老蔣又準備拿閻錫山開刀時,這幫人終于被逼聯合起來跟老蔣死磕了,于是有了1930年的中原大戰,也是蔣系部隊和其他新軍閥勢力的大攤牌。
其實反蔣聯盟在兵力上是占優的,大約是80多萬對60萬,可惜缺錢又缺統一的部署和指揮。蔣系軍隊先是劣勢,逐漸又占據優勢,雙方僵持不下,最終,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通電擁蔣,東北軍入關“武裝調停”徹底打破了戰場平衡,馮閻聯軍土崩瓦解,桂軍退回廣西,反蔣聯盟歸于失敗,這也是反蔣勢力最有可能獲勝的一次,從此以后再無機會了。
馮玉祥和閻錫山雙雙下野以后,李宗仁白崇禧龜縮廣西一隅,張學良成為陸海空軍副總司令春風得意,豈料老巢著火,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后東北軍的實力迅速走了下坡路,到這個時候,大陸的大小軍閥們,已經沒有任何政治和軍事勢力,能夠跟老蔣把持的南京政府“單挑”了,更難以挑戰黃埔系軍隊的“中央軍”地位,老蔣終于熬成了老大。
只不過,南京政府真正的勢力范圍和嫡系軍隊的數量,都還是有限的,只能說以蔣系勢力最大,但還做不到軍令與政令的完全統一,南京國民政府仍然是各方勢力代表形成的一個大雜燴。
簡明精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