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一直是皇位最大競爭對手,為何雍正在繼位第四年才收拾他?

其實在真正歷史上雍正的政敵弟弟八弟胤禩在康熙時期與雍正的關系還是比較良好,兩人關系鬧僵是在雍正繼位之后,而雍正一直到繼位之后第四年也就是雍正四年(1726年)才收拾胤禩也是有不少原因的,下面就來詳細說一說這其中原因。

歷史上的雍正在繼位之前是非常善于耍兩面派的人,他表面上信奉道教,癡迷于道教長生之術和丹藥之中,他在父親康熙和眾兄弟面前都表現得對權力沒有野心無欲無求,他一面在父親康熙面前表現的至誠至孝,又一面在眾兄弟面前號稱自己是當今“天下第一閑人”,與眾兄弟保持了和氣良好的關系。

由于雍正如此善于隱藏自己的權力欲和野心,因此雍正在康熙時期諸皇子爭奪皇位激烈之時,他很巧妙的避開了其他兄弟的打擊。

胤禩善于拉攏人心,所以他對雍正這個表現很“閑”的哥哥還是比較拉攏,兩人關系一度非常要好。據史書記載康熙在給這些成年的兒子修建府邸時讓這些成年的兒子自由選擇居所,還是皇子的雍正就和胤禩選擇了比鄰而居,雍正的雍親王府曾經挨著的就是胤禩的貝勒府,由此也可看出兩人關系曾經比較親密。

胤禩頭腦聰明機智,非常有才能,而且為人心思細膩,待人體貼,性格溫和,他在康熙諸子中是人望最高,最深得王公貴族和朝臣人心的皇子。因此在最初胤禩深得康熙的喜愛,他也是康熙第一次冊封諸子時最年輕的貝勒,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是康熙第一次冊封諸子,當時還是皇子的雍正與老五胤祺、老七胤祐和胤禩一同被冊封為貝勒,四人之中只有胤禩最小,年僅17歲,這也可見康熙對他的喜愛。

胤禩在皇子中也很有威望,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老十四胤禵都以他馬首是瞻,他們四人也因此組成了所謂的“八爺黨”,除了這些與他關系親密的皇子信服于他,像皇子之中一直保持中立的老五胤祺和老七胤祐以及老十二胤祹也都對胤禩頗有好感,對胤禩的才能和人品比較佩服。

最為重要的就是胤禩深得朝臣擁護,康熙的哥哥裕親王福全在生前就對康熙多次夸獎胤禩才德兼備可堪重用。

在康熙一廢太子之后,康熙曾經想再重新復立胤礽為太子,但他又不好自己推翻自己之前決定,于是他多次暗示朝臣希望胤礽能重新復立,然后在暗示差不多之后對外宣布讓眾朝臣在皇子之中推舉太子,康熙本意是希望經過暗示的眾朝臣能給自己臺階下推舉胤礽為太子,結果滿朝文武重臣以康熙的親舅舅兼國丈佟國維、大學部士馬齊和李光地、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為首的眾朝臣幾乎都推薦的是胤禩為太子,這讓康熙一度十分尷尬,也能看出胤禩有多么深得人心。

也正是這一次胤禩太過于深得人心,被眾人推舉為太子,讓康熙認為他妄蓄異志,野心極大,有圖謀皇位之嫌疑,康熙開始逐漸厭惡胤禩。

到了康熙二廢太子之后,康熙在與密友李光地交流時,李光地還依然向康熙推舉胤禩為太子,李光地認為胤禩在諸皇子中無人能出其右,除了他沒人更適合繼承皇位,李光地為官比較公正,所以才深得康熙信任和喜愛,他能說出這番話,也能看出來胤禩才能有多么優秀,也有多么深得人心。

后來又發生了“斃鷹事件”,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康熙外出視察密云一帶,當時胤禩原本應該隨侍在側,但當時恰好是胤禩生母良妃衛氏去世三周年忌辰,因此胤禩去拜祭生母,未赴行在請安,只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父皇一同回京。

這件事本來很正常,但壞就壞在胤禩托太監送給康熙的老鷹打開來竟奄奄一息,令康熙極為憤怒,認為這是胤禩對自己的詛咒,老鷹行將就木就是代表著自己年老多病即將去世。

因此康熙當即召諸皇子至,十分嚴厲的斥責胤禩,并說了“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這樣的狠話,這件事史稱“斃鷹事件”。這件事之后康熙與胤禩的父子關系徹底決裂,也跌到了冰點,同時也代表著胤禩徹底失去了皇位繼承權。

其實這期間也是最能看出雍正是多么有心機,當初胤禩深受康熙喜愛時,雍正也與胤禩保持了比較親密的關系,但是在一廢太子之后康熙逐漸厭惡胤禩,雍正也是逐漸的與胤禩關系冷淡下來。

胤禩雖然徹底與皇位無緣,但他并不死心,他又開始支持與自己關系親密的老十四胤禵來爭取太子之位,胤禵天資聰慧,還非常善于軍事,康熙晚年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再度反叛,正是胤禵為撫遠大將軍赴西北平叛。

胤禵成為撫遠大將軍之后,康熙也逐漸對胤禩決絕態度有所緩和,這也是讓胤禩及其黨羽認為胤禵繼位的可能性很大,而這一時期雍正還是表面與世無爭的“閑人”皇子,因此胤禩認為雍正即是胤禵同母哥哥,還沒什么野心,絕不會成為胤禵的皇位競爭者,這也說明在雍正繼位前,雍正與胤禩沒有太直接的沖突和矛盾。

但是胤禩沒想到的是雍正是非常善于隱藏自身,雍正表面雖然“閑”,但他實際早就把局勢安排明白了,雍正繼位前主要就拉攏了兩個人,一個就是他的大舅哥,他最寵愛的妃子年妃的哥哥四川總督年羹堯;另一個就是掌握京畿衛戍軍權的佟國維第三子九門提督隆科多。

胤禵出征西北所有的軍需后勤補給都是由四川總督年羹堯掌控,拉攏到了年羹堯就相當于控制住了胤禵的命門,而拉攏到了隆科多,則控制住了京城的主要兵權,這也是雍正十分精明的地方。

事實也證明雍正這套手段很穩,雍正繼位之后,大出胤禩意料之外,但當時接受康熙臨終顧命的大學部士馬齊和九門提督隆科多都見證了康熙遺詔,并且之前與自己關系親近的大學部士馬齊卻堅決執行康熙遺詔。

馬齊在康熙咽氣之后第一時間命隆科多調兵封閉京城九門,對京城進行管制戒嚴。正是馬齊和隆科多為雍正保駕護航,胤禩被壓制的根本沒有辦法反對雍正繼位,胤禩很無奈的接受了雍正繼位的現實。

雍正繼位是屬于出乎眾人意料之外,所以雍正繼位初期人心不穩,而胤禩在雍正繼位前就與他沒有太大或者太直接的矛盾,且胤禩還在朝廷內外深得人心,因此雍正繼位之初是無論如何不能收拾胤禩。雍正不僅不能收拾胤禩,他還試圖拉攏重用胤禩。

雍正繼位后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立刻冊封了與他關系親密的十三弟胤祥為怡親王,但這道圣旨中不止冊封了胤祥一個人,還冊封了胤禩和胤礽長子弘晳。

這其中弘晳是康熙最喜愛的孫子,所以冊封弘晳為郡王是康熙遺詔中交代雍正的遺囑,雍正屬于是按照遺囑辦事。

胤禩由于在一廢太子之后就逐漸被康熙所厭惡,所以他的爵位在康熙時期一直是貝勒爵位,沒有再晉升,雍正繼位后立刻晉封他為廉親王,并把他和胤祥以及馬齊和隆科多都任命為總理事務王大臣,這其實是對他的拉攏和器重。

胤禩的才能雍正是比較有認可,他曾經多次說過“胤禩較朕諸弟頗有辦事之材,朕甚愛惜之”;“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因此在雍正繼位之初冊封胤禩為廉親王兼總理事務王大臣也可以看出雍正對其頗有重用之意。

但很可惜胤禩與雍正在政治方面本身就是政見不合,胤禩善于拉攏人心,有其父康熙的仁政之風,而雍正非常務實,他掌權之后開展的一系列新政改革就是革除康熙仁政所遺留下來的積弊問題。

而且胤禩十分不甘于雍正用如此方法繼位,所以他不肯臣服于雍正。從胤禩養母惠妃對待雍正的態度就能看出他們母子是不肯臣服于雍正的。惠妃是康熙早年后宮中四大妃之首,她也是大阿哥胤禔的生母,但同時也是胤禩的養母,胤禩自幼是被她撫育長大。

康熙駕崩后,按照宮廷規矩,先皇的妃嬪已生育有兒子的可以出宮住進兒子府上,沒有生育兒子的則由現任皇帝在皇宮中統一養老。而惠妃的兒子胤禔早在一廢太子時就觸怒康熙被終身圈禁起來,因此惠妃在康熙駕崩后就出宮住到了養子胤禩府上。

而按照清宮規矩,出宮的先皇妃嬪逢年過節都要入宮向現任皇帝和皇太后請安,但惠妃卻因為不滿雍正繼位,所以她聯合了老九胤禟生母宜妃和老三胤祉生母榮妃都故意不進宮去探望雍正,這讓雍正十分生氣,這也說明了雍正這些競爭對手兄弟對雍正繼位并不服氣,他們及其生母都不肯臣服于雍正。

雍正的政治手段很成熟,別看他雖然冊封胤禩為廉親王兼總理事務王大臣,但他當發現胤禩不肯臣服于自己之后,他很快就將胤禩架空。在四位總理事務王大臣中,胤祥權力最大,他掌控了財、政、人事以及禁衛軍四方面大權,馬齊掌管了行政大權,隆科多則掌管京畿衛戍軍權和人事大權。

而胤禩呢,四位總理王大臣中,只有胤禩掌管理藩院和工部,這相當于是外交部門和建設部門,胤禩并沒有實際的權力,可以說四人之中以胤禩權力最弱,這無異于是將他架空了。

緊接著雍正就對胤禩的黨羽進行逐個擊破的策略,雍正最先用宗室皇親貝勒延信替代了西北前線的弟弟胤禵,后來年羹堯直接取代延信負責西北戰事,胤禵以奔喪名義被雍正召回京城,回來之后胤禵很快就被派去看守康熙的景陵,實際是被監視起居起來。

之后雍正又以護送西藏活佛靈龕回歸西藏為由派胤誐護送靈龕去西藏,實際上就是把胤誐從京城調走了,然后又以祖制皇室宗親需要去軍前效力為由,把胤禩身邊助力最大的老九胤禟調往西北,至此京城中只有胤禩孤家寡人了。

雍正采用逐個擊破和架空的手段徹底把胤禩孤立起來,也徹底把胤禩壓制的死死的,而雍正這一系列手段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這一年中布置完成,這時候的胤禩基本就是雍正案板上的魚肉了,可以歲時被雍正切割,但雍正并不急于收拾胤禩及其黨羽,因為胤禩太深得人心,而雍正繼位之初人心不穩,所以雍正怕造成政局動蕩沒有立刻就收拾他。

在雍正二年(1724年)時,雍正最先就拿胤誐開了刀,胤誐被雍正以不敬君上之罪名褫奪爵位,圈禁起來。其實在收拾胤誐時,雍正已經明顯表現出對胤禩的不滿,按照當時的發展局勢來看,胤誐被收拾完,馬上就應該收拾胤禩了,但雍正并沒有,這不是他不舍得收拾胤禩,而是被年羹堯耽誤了。

雍正二年年底,雍正徹底對居功自傲的年羹堯忍無可忍,他開始準備集中精力收拾年羹堯及其黨羽,但雍正非常喜愛年羹堯的妹妹年妃,當時年妃身體十分虛弱,隨時都可能去世,所以雍正為了年妃身體著想并沒有立刻收拾年羹堯,而是先將年羹堯貶官。

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年底,年妃去世,她去世半個多月后,雍正立刻以九十二條大罪賜死了年羹堯。

雍正賜死年羹堯不到半個月就開始收拾胤禩了,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雍正以四十條大罪將胤禩褫奪爵位,削除宗籍,并改惡名“阿其那”囚禁于宗人府中;以二十八條大罪將胤禟褫奪爵位,削除宗籍,改惡名為“塞思黑”囚禁于保定直隸總督府;以十四條大罪將胤禵褫奪爵位,圈禁于景山壽皇殿內。

胤禩在宗人府中的囚禁環境非常差,雍正特意為他修建了一個高墻單間,胤禩在這里待遇非常不好,環境奇差,還缺醫短藥,因此半年多之后胤禩就咳血而亡。

其實雍正給胤禩安的四十條大罪基本上都靠不住腳,比如雍正給胤禩安的罪名之一就是收買江南士子人心,而這個罪名中胤禩的行跡居然是他托了自己的書法老師何焯回江蘇老家時買了一些古籍珍本圖書,胤禩托何焯在南方買書甚多,這些南方的文士都說胤禩極是好學,極是好王子,所以這就成了收買江南士子人心。

胤禩本人喜好藏書,這是當時王公貴族再普通不過的喜好,就因為他托人在江南買了些圖書,被江南的讀書人夸了一通,所以雍正就吃醋了,江南讀書人為什么不夸朕,夸胤禩那就是胤禩收買人心。

總得來說雍正給胤禩定下的四十條大罪幾乎都沒有明顯的實質性罪責,其實雍正收拾胤禩更多的是出于嫉妒和忌憚胤禩深得人心,人望太高。

據《雍正朝起居注》記載,在雍正二年處理完胤誐后,雍正就特意和群臣置氣說過一番話,雍正說:“爾諸大臣內,但有一人,或明奏或密奏,謂允禩賢于朕躬,為人足重,能有益于社稷國家,朕即讓以此位,不少遲疑。”

雍正說的這番話明顯就是置氣的話,其實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胤禩在朝廷上下太深得人心了,他對雍正的威脅不存在于政變或暗殺等因素,主要在于雍正與他斗爭中,雍正作為皇帝卻很孤立,諸王大臣對于雍正打擊胤禩是敢怒不敢言,也正是這種關系使得雍正對胤禩越發不能容忍和憎惡。

試想一下,皇帝之側總有這么一個比皇帝還深得人心還有威望的弟弟存在,皇帝如何能安心?皇權如何能有保障?

寫在最后

其實就是胤禩卓越的能力外加超高的人望就注定了他即便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謀逆之舉也讓雍正如芒刺在背深感不安,所以雍正必須將胤禩除之而后快。

而雍正一直到繼位之后第四年才除掉胤禩,其一是繼位之初人心不穩,為了安穩人心,不能立刻除掉胤禩;其二胤禩很快就被雍正架空,隨時處于雍正宰割的地步,雍正只是需要根基穩定之后就可以收網了。

雍正繼位時已經45歲,他當時已經是一位政治手段非常成熟的皇帝,他銳意進取推行新政改革社會積弊,本來就是觸動根基的事情,因此他在處理胤禩時就必須要穩,因為胤禩太深得人心,如果處理不穩容易引發政局動蕩,這是不利于雍正新政推行和發展,所以雍正必須要等自己徹底把根基扎穩,局勢穩定了再除掉胤禩。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不管怎么說,,雍正是一個值得欽佩的皇帝

  2. 你把老八說得那么好,康熙為何不傳位于他!?

  3. 有歷史依據嗎

  4. 如果康熙傳位于嬴祀,也許晚清不會腐敗不堪!

  5. 雍正得位絕對不正

  6. 其實老八挺冤枉的

  7. 隆科多不是佟國維的侄子嗎?

  8. 雍正其實在與老八斗爭中還是很孤立的,老八太得人心了